![安徽省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word版 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5762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word版 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5762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word版 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5762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 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 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2.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是葫芦科双子叶开花植物。原产于非洲,唐代引入新疆,五代时期引入中土。关于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瓜属于被子植物,胚乳提供胚芽萌发所需的养料
B. 在结构层次上,西瓜属于器官,瓜瓤和瓜皮都是子房壁发育成的
C. 在西瓜迅速膨大的季节,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进入细胞的液泡中
D. 西瓜脂肪含量低,含糖量高,这些成分主要在胃和小肠中被吸收
3.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 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 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4. 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知识出现错误的是( )
A. ③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胚
B. 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受精
C. 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③发育为稻谷
D. 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5. 下图所示的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②叶肉细胞
D. ⑤气孔的开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6. 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B. 实验前都不需要暗处理
C. 可用酒精溶解叶绿素 D. 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7.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水和无机盐 C. 有机物和氧气 D. 氧气和无机盐
8. 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 西瓜与西瓜籽 B. 小肠上皮与受精卵
C. 大脑与血液 D. 导管与变形虫
9. 概念框架图可以形象的反映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系统、细胞、组织 B. 细胞、组织、系统
C. 组织、细胞、系统 D. 细胞、器官、系统
10. 生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对如图所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相同的
B. 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
C. 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
D. 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11. 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最有效的药物。下列与疟原虫结构最相近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青霉菌 C. 埃博拉病毒 D. 草履虫
12.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描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与其明显不同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 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 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 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 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14. 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取事实与证据
15. 下列关于多细胞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的心脏属于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B. 动植物体内的导管、筛管、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植物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属于上皮组织
D. 植物体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而动物体不具有
16. 你见过图中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B. 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C. 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下运输到根部
D. 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
17.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 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D. 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18. 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C.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
19.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 试管与灯距离10厘米时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
C. 试管与灯距离4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少,原因是光照较弱
D.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20. 下列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任何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C. 衰老的叶片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强
D. 呼吸作用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21. 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C. 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D. 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22.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都能适应生存的环境,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环境
B.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既有互助也有斗争
C. 阳光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D. 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不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2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24.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
C. 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D. 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图1)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操作如图3所示,请你按照制作过程将它们正确排序(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的①步骤中,在载玻片的中央应该滴一滴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_而影响观察。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
(5)其中能量转换器位于细胞的[ ]____________中。
(6)结构③中含有_______。细胞在分裂时,③中_____的变化最明显。
26. 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
(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小薇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 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在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 是 方向流动的。
图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图一中的5对应图二中的 (填数字),水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 。
(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1小时后将甲装置透明塑料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 ,实验成功。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 。
(3)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四)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图五)。
图四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 ;在g点时,图五中箭头 (填序号)表示的过程不出现;当图五只有过程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段是 (填数字)。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四中的a点会向 移动。
27.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达州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图1装置放置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甲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最后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同时去掉甲上的黑纸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再分别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稍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图1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叶片是______。
(3)针对图1,对于大棚里种植的草莓采取______(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4)图2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大棚内CO2吸收相对量的变化曲线,那么该大棚内的草莓要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点。
(5)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3中的______生理活动。(填字母)
答案解析
1. 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在南方生长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是说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A.西瓜属于被子植物,有双受精现象,子叶提供胚芽萌发所需的养料,A错误;
B.西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据分析可见,瓜瓤和瓜皮都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的,B正确;
C.植物体无论在什么时候吸收的水分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D.西瓜脂肪含量低,含糖量高,这些成分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胃不能吸收糖类,D错误。故选B。
3.D
【解析】A.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因此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B正确;
C.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c表示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过程,“门户”是气孔,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去,增加了降雨量,这些降水又被绿色植物的根系吸收,通过植物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叶片,再经过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去,D错误。故选D。
4.B
【解析】解:A、①花粉中产生的精子与③子房中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A正确;
B、①是花药,②是柱头,③是子房。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传粉,B错误;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后,③子房发育为果实。C正确;
D、水稻花是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D正确。故选:B。
5.B
【解析】A.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
B.⑤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③叶脉是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B错误;
C.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②叶肉细胞中,因为叶肉细胞有大量的叶绿体,C正确;
D.⑤气孔的开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D正确。故选B。
6.B
【解析】解:A、甲装置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中就要装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甲组形成对照实验,所以上述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A正确;
B、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错误;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C正确;
D、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制造淀粉,因此加碘不变蓝;甲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加碘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D正确。故选:B。
7.A
【解析】西瓜中甜味物质是指糖类物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西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A.西瓜和西瓜籽都属于器官,符合题意;
B.小肠上皮属于上皮组织,受精卵属于细胞,不符合题意;
C.大脑属于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
D.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9.B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①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②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植物体直接由器官构成,而动物体由器官构成③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解:A、甲是植物细胞,乙是胃属于器官,是由动物细胞构成的,因此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不同的,A错误;
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B正确;
C、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C错误;
D、丙是植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丁是人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
A.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故A不符合题意;
B.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故B不符合题意;
C.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析】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春雨贵如油,说明植物生长都需要水分,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吃鸡,黄鼠狼和鸡这两种动物之间是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C。
13. A
【解析】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1是胚芽,2是胚根,3是子叶,4是种皮,A错误;
B.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B正确;
C.丙图中,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所以根就不断长长,C正确;
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D正确。故选A。
14.D
【解析】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题干中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是通过观察法收集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事实与证据。故选D。
15.A
【解析】A.心脏是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收缩和舒张,故A正确。
B.血管是结缔组织,故B错误。
C.分布于植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分布于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上皮组织,故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故D错误。故选A。
16.C
【解析】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A正确;
B.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导管中,B正确;
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上运输到叶,C错误;
D.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D正确。故选C。
17.C
【解析】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
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
C、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破坏环境,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C。
18.A
【解析】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起温室效应,A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
D.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D正确。
故选A。
19.B
【解析】A.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实验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氧气,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A正确;
B.由图可以看出: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
C.试管与灯距离4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少,原因是光照较弱,C正确;
D.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D正确。
20.A
【解析】A.只要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B错误;
C.一般衰老的叶片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弱,C错误;
D.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D错误。故选A。
21.B
【解析】白天适当升温可以提高光合作用,A的叙述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B的叙述正确。夜晚适当降温可以减弱蔬菜的呼吸作用,C的叙述错误。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光照无关,D的叙述错误。
22.D
【解析】A.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故A正确;
B.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共生、寄生,生物之间的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种内互助,故B正确;
C.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和能量来源,故C正确;
D.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故D错误。故选D。
23.A
【解析】A.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黄鹂和柳树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正确;
B.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等结构,错误;
C.柳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黄鹂鸟是动物,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二者的结构层次不相同,错误;
D.黄鹂是动物,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是植物,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错误。故选A。
24.B
【解析】 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胚生长发育,所以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减少;幼苗出土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不断增多。因此,从种子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A错误。传粉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子叶、胚轴、胚根,B正确。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该过程在胚珠中进行,C错误。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将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茎、根等器官,D错误。
25.(1)①⑤③②④
(2)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气泡
(3)⑥细准焦螺旋
(4)乙;甲;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④细胞质
(6)遗传物质;染色体
26.(1)转换器 细胞质 顺时针 线粒体 8 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蒜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3)d、c 0~6、18~24 下
27.
(1)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丙
(3)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4)N
(5)B。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青山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青山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定远县尚真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定远县尚真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