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本试卷分三部分,共计 23 题。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 2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 分) 那咆 xi¨o 的洪峰,那 fén 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 jūn 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 n¨喊,一声声哭诉! 选自《明天不封阳台》 2、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2) ,塞上燕脂凝夜紫。 (3) ,灵旗空际看。 (4)乱花渐欲迷人眼, 。 (5) 请写出杜甫《望岳》中的两句对偶句。 , 。 (6) 坐潭上,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3、名著阅读。(3 分) 请你复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一个情节,并说一说从这个情节中你明白的道理。 情节: 道理: (二)运用(共 10 分) 4、仿照范例,完成词语转换(2 分) 示例:公园→ 乐园 →快乐→ 愉快转换:体育→( )→( )→修养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 6 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中国有句谚语:“谦受益,满招损。”流传千古,也最好地说明了人应该怎样运用 镜子的道理?人如果用了凸镜放大了自己,那么其自满可能导至“一叶彰目,不见泰山”, 致使自己停滞不前,遭到损害;因此,人如果错用了凹镜缩小了自己,那只会产生自卑情 节,做任何事情,总是畏畏缩缩,墨守成规,不敢“破格”,那又怎能把事情办好呢?因 此,只有平面镜,才能真实公正地反映了自己、他人和外界事物的真相,使人能认真切实 地办好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 6、口语交际。(4 分) 以下景点都来自课文中,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从中任选一个向游客作一番介绍。 (要求:在介绍自然景观的同时穿插进与此有关的人文知识。) 小石潭 承天寺 阿里山姊妹潭 圣马可广场上的叹息桥 (三)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某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一家修车店,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定会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相反,如 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家修车店,则第二个来此的中国人开的往往也是修车店。材料二: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如:六指手套、缺一只袖口的上衣、驼 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不会有竟争对手。材料三:一个人参加钓鱼比赛,结果他去晚了,没来得及报上名,结果他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挖了大量的蚯 蚓赚了很多钱。所得结论:
二、阅读理解(共 43 分) (一)阅读选文《幽径悲剧》,回答 8—12 题。(共 15 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 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 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 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 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 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 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 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 哭泣,哭泣……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有人认为这句话前后重复、罗嗦,你怎么看?(3 分)
10、作者在第①段中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而在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 分)
11、根据第⑤小节内容,说说作者认为古藤的哭泣只有他一个人能体会得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分)
12、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对材料中教授的行为作出评价。(3 分) 某一次,在北大报告厅的讲台上,当作报告的教授讲到人们为了做某个研究,而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结 果小白鼠由于中毒而死。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位教授在讲台上失声痛哭。
(二)阅读《哭泣的圆明园》,完成 12—17 题。(共 15 分)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 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 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 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
--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 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 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 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 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 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 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 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 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 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 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 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 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13、如果把文章的题目改为“今非昔比的圆明园”,你认为好不好?说说理由。(2 分)
1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5、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 的思想感情?(3 分)
16、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后联系本文说出你的发现。(3 分) 广岛 南京 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2001 年 8 月 6 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 221893 人,精确到个位。 大屠杀死难人数 36 万人以上,纪念馆“哭 墙”上只剩有 3000 个死者的名字。 每年 8 月 6 日,举行悼念大会,8 月 15 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大屠杀纪念大会从 1985 年才开始,1997 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 鲜见肃立默哀场面。参加纪念大会的有 5 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 1/21。 参加纪念大会人数 2000 左右,最多不到 1 万人,占人口的 1/2800 或 1/500。
17、阅读晓桦的诗,联系文章说出两文共同的写作目的。(2 分) 我希望 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勋爵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仍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在此\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立功的机会。18、阅读本文请你就如何对待历史写一段话。(3 分)
(三)阅读《治水必躬亲》,完成 18—20 题。(共 13 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 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泥于掌故 (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3)未尝横索一钱 ( ) (4)事可举也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 21、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4 分) 22、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4 分) 禹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因父亲治水不成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致费于沟淢(x 沟渠)。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āo 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山行乘榉(jǔ)。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通九道,陂(bēi 添塞)九泽,度(du 翻越) 九山。令益(人的名字)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潮湿、低洼的地方)。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史记》) (1) 请你从本文中摘录能够证明观点“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的原句在下面横线上。(2 分) (2) 阅读文章,请你列举出禹值得我们学习的举动(2 分) 三、作文(共 30 分)
23、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受到了精神上的熏陶;走近自然,我们学会了平等,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走近生活,我们收获了感动,受到心灵上的震撼;走近古人,我们穿越了时空,受到灵魂上的洗礼…… 请以“走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题目: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 24 分) (一)(共 12 分) 1、哮、焚、龟、呐 (2 分。答对两个得 1 分。) 2、(1)自缘身在最高层(2)角声满天秋色里(3)毅魄归来日(4)浅草才能没马蹄(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或者,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6)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共 8 分。一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3、不设统一答案,情节 2 分,道理 1 分。 例如:情节:在“筑路”这一章节中,保尔和战友们在秋雨、泥泞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筑路,他们 面对艰苦的条件统一认识与袭击工地的土匪进行斗争,最终获得胜利。道理: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历经艰辛,不畏艰难。 (二)(共 10 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教育,教养;培育,培养(1 空 1 分) 5、修改参考: 第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流传千古”前缺少主语,加“它”或者“这句话”,“彰”应改为“障”,“导至”应改为“导致”“因此”改为“但是”,“情节”改为“情绪”,“反映了”改为“反映出”,最后的“或”改为“和”。(4 分。改对 1 处给 1 分,给满 4 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6、不设统一答案。(自然景观 2 分,人文知识 1 分,礼貌称呼 1 分。)参考:以小石潭为例: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小石潭,这里十分幽静,水非常清澈,大家看,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大家注意观察潭中的游鱼在日光的照射下十分有趣。唐代的柳宗元曾经在被贬官以后来此地游玩,并且饶有兴趣地写了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三)(4 分)
7、①做别人不做的事或认为不屑于做的事;②生活中、工作上应该有创新意识;③不能盲从;要独立地创造,勇于做第一个……其它答案只要有道理皆可以。(4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共 44 分)(一)(共 15 分) 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面对一棵古藤被无端砍掉,我十分悲哀。 9、不设统一答案;既可赞成也可反对。参考要点:不重复,这种说法是一种强调,更加能够表现出作者的不愿意成为像自己提到的那种“伟人”;重复,前一句话的意思已经含盖了后一句话的意思,后一句显得多余。10、作者说“人生不全是荆棘丛”是针对春天的时候自己在悲愤、惆怅的时候,还能够从这一棵古藤上获 得安慰。而“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是针对这一唯一的安慰也遭到了毒手而谈的。(只要围绕这两小节内容来说,言之有理即可)1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因为人们都争名于朝,争名于事,无暇顾及古藤的存在。 12、不设统一答案。要点:能答到教授的行为表明其有爱心,关注小生灵的生长,把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 当成跟我们人类一样平等的生命皆可以。(二)(共 16 分) 13、不好,“哭泣的圆明园”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悲痛心情。 14、面对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15、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园明圆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2 分) 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为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4 分) 16、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差距很大;日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比我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更深刻、更细致、更具体;跟日本这个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对历史的耻辱记忆的不够深刻。 我们很多人对历史遗忘得很快。其它的答案只要合理也可以。17、两文的作者都希望人们能不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最起码的做法是要记住历史。 1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要点:围绕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历史的遗迹,应该以史为鉴来谈。 (视表达的内容给 4、3、2、1 分)(三)(共 13 分) 19、(1)拘泥于 (2)因此、所以 (3)未曾、不曾(4)取得成功 (2 分。答对两个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20、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
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3 分。意思对即可。) 21、(1)、好逸恶劳、见利忘义(4 分。每个 2 分。) 22、(1)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2)至少两点,答对一点得一分。面对困难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某利益,有节俭的精神,做事情讲究方法。三、作文 23(30 分) 一类卷:27——30 二类卷:23——26 三类卷:19——22四类卷:18 分以下慎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4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4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C 2,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