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7 记念刘和珍君测试题
展开《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
时间 40分钟 分数 65分
一、夯实基础:(18分)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3分)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3分)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9分)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3分)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3分)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3分)
二、拓展训练:课文语段阅读理解(15分)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4.下列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5.“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包括( )(3分)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
B.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
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
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6.“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包括( )(3分)
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
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
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
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7.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约有关句子是( )(3分)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三、链接高考:(3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强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9.选出对本文思路分析正确的一项(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根据全文,写出开篇“真是晴天霹雳”写法上的特点及效果。(5分)
11.依据原文,写出“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尚可以有为”的根据。(5分)
12.写出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13.第⑥自然段空格处所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4分)
A.爱戴 崇仰 拥护 B.拥护 爱戴 崇仰
C.爱戴 拥护 崇仰 D.崇仰 拥护 爱戴
14.写出本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15. 仿照“沉默呵……灭亡”的句式,以“斗争”为开头,写一句话。(5分)
参考答案
1.B 2.D 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 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三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4.D 5.BCE 6.BD 7.A 8.B
9.B(第一段写听到鲁迅逝世的消息时的心情及奔丧过程,第二段写在殡仪馆见到的情景,第三段写作者由鲁迅的死及人们的表现而生发的感受,第四段写丧葬结束,并展示光明前景)
10.特点:开门见山,倒装。
效果:①制造悬念 ②表明鲁迅逝世的突然 ③抒发自己的震惊、悲愤。
11.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12.写鲁迅死后其伟大精神更给人们带来启迪鼓励。
13.B(注意轻重顺序)
14.鲁迅的伟大精神、思想给黑夜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15.斗争呵,斗争呵!不在努力斗争中走向光明,就在放弃斗争中陷入黑暗。
高中人教统编版6.1 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6.1 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7 记念刘和珍君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7 记念刘和珍君达标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7 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 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