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2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2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②卷面、书写共 4 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写错别字。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根据提示填空。(16 分)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山尖全白了, 。(老舍《济南的冬天》)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2.给下面词语中划线部分加入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出 谋 策 祈. 祷 颤. 栗 陈词 调
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2 分) A.明天就开始期末考试,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看电视。 B.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冬季体育长跑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这可真是骇.人.听.闻.。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知识。
下列一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 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通过“三城联创” 签字仪式,使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B、“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灯月交映、水波粼粼,西河乐园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6.语言运用题(4 分)
①交际活动: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小东,李小东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 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2 分)
②某皮鞋店门口挂起广告牌,上写“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行人见了笑之。请写出店家和行人的不同理解。(2 分)
店家的用意:
行人的理解:
7、仿写(2 分)
例: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更是处处涟漪;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人生如泉,每一掬 都是清爽的; , 。
8、《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他是 国人。 “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 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这件事指的是: 。(3 分)
二、阅读(共 41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每题 1 分,共 6 分)。
(1)人不知而不愠.(2)遽.契其舟 (3)贻.以金钗
(4)夏水襄.陵 (5)林寒涧肃.(6)项为之强.
翻译下列句子(每题 2 分,共 6 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何不试之以足?
在《三峡》一文中,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答: 。
12 .在《刻舟求剑》一文中,那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 分) 答: 。
1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你自选角度,进行赏析。(2
分)
答:
(二)阅读《社戏》片段,回答 14~18 题:(12 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 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 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4、文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来写,请从选文中各摘抄一句。(3 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
15、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 、 、 ,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的特点。(3 分)
16、第二段中加粗加点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 分)
17、这两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怎样的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2 分)
18、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三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 19~23(11 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 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 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 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 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残疾的同胞, 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9、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 分)
(选文有改动)
20、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3 分)
21、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2 分)
22、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根据提示填空。(16 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八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_随风至到夜郎西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山尖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老舍《济南的冬天》)
(1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部分加入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出谋 划策祈.qí祷颤.zhàn栗陈词 滥调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2 分)
A.明天就开始期末考试,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看电视。 B.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冬季体育长跑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这可真骇.人.听.闻.。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知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2 分)
A、通过“三城联创” 签字仪式,使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B、“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灯月交映、水波粼粼,西河乐园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语言运用题(4 分)
①交际活动: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小东。李小东向他借钱去网吧,张 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2 分)
答:提示:答案要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例:小东,你向我借钱可以,我也很乐意借给你,但如果我借钱给你你去玩游戏,我就是害你啊!(2 分)
②某皮鞋店门口挂起广告牌,上写“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行人见了笑之。请写出店家和行人的不同理解。(2 分)
店家的用意:在商家看来,这家店的产品质量可靠,皮鞋是绝对的牛皮制造的。(1 分) 行人的理解:在行人看来,这家店的产品质量可靠绝对是吹牛皮的。(1 分)
7、仿写(2 分)
例: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更是处处涟漪;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人生如泉,每一掬 都是清爽的;人生如歌,每一曲都是激昂的;人生如画,每一幅都是多彩的;
8、《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马克•吐温 ,他是 美国人。“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 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这件事指的是: 刷墙 。(3 分)_
二、阅读(共 41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每题 1 分,共 6 分)。
(1) 人不知而不愠. 恼恨,怨恨(2)遽.契其舟 立即,匆忙
(3) 贻.以金钗 赠给(4)夏水襄.陵 上
林寒涧肃. 寂静(6)项为之强. 同“僵”,僵硬 1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 2 分,共 6 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感到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3 )何不试之以足?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11.在《三峡》一文中,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答:作用是①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②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③表现了渔夫的悲惨生活。(2 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12 .在《刻舟求剑》一文中,那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 分) 答:答:惑的原因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没有认识到剑是静止的,而船是前进的。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我们的启示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 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 看待问题。(意思答对即可。)
1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写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你自选角度进行赏析。(2 分)
答:1.透露出自然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3. “生,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升起的情景,富有情趣。
(答对一点得满分)
(二)阅读《社戏》片段,回答 14-18 题: (12 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 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4、文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来写,请从选文中各摘抄一句。(3 分)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找到其他句子也可得满分。)
15、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点、 磕、 退、 上前,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技术娴熟,聪明能干 (意思对即可)的特点。(3 分)
16、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 分) 答:“飞”都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
17、这两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怎样的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2 分)
答:写出了我“轻松、喜悦、急切”的心情。从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看出轻松;从“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看出喜悦;从“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其实并没有听到,表达作者的急切心情。
18、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船跑得快以及我去看社戏时的急切心情。 (三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 19——23(11 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 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 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
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 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 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残疾的同胞, 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9、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 分)
答: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22、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答: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
23.本文结尾满含深情地写道:“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这是向世人发出的呼吁,呼吁我们这些明眼人,应该像文中的方老师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盲 人,给这一个“弱势群体”带来方便和安全。
三、写作(40 分)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 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
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少于 500 字,不出现(或暗示)真实校名、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等级
标准
说明
书写
一类作文
(36-40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结构合理完整,感情真挚细腻,描写刻画细致,语言优美, 行文流畅。有 2-4 处语病,错别字在 2-4
个以内。
以 38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入书写项的得分
4 分
字迹优美,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个别修改在 3 个以内
二类作文
(32-35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 条理比较清楚,详略比较得当,结构比较合理完整,感情比较真挚细腻,描写刻画比较细致,语句比较通顺,行文比较流畅。有 3-5 处语病,错别字在 3-5
个以内。
以 33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入书写项的得分
3 分
字迹工整,书写比较规范,卷面比较干净。个别修改在 5 个以内
三类作文
(28-31 分)
符合基本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基本具体,条理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 结构比较完整。有 5 处以上语病,错别
字在 5-7 个以内。
以 30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入书写项的得分
2 分
字迹基本清楚,可以辨认。个别修改在 5
个以上
四类作文
(24-27 分)
结构基本完整,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
以 26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入书写项的得分
1-0 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五类作文
(20 分以下)
结构不完整,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
以 20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
入书写项的得分
视书写情况只能得1-2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2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23),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2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课内外古诗文填空,名著阅读,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