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2 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5 分)
须臾.酣.睡 自诩.吞啮.霰.弹 yīng 惩 liè趄 桀à 莴 jù 戏 xuè
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2 分)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C.猫一溜烟似的稀里哗啦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 D.他的衣服,简直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 分)
A.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B.我从内心向你表示由衷的祝贺。
C.商场如战场,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彩电降价大战一触即发。D.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使校园的学习风气有了进一步的改观。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B.《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6.下列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2 分)
A.《皇帝的新装》—《格林童话》—格林—丹麦B.《童区寄传》—《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唐代
C.《李寄》—《搜神记》—干宝— 晋代D.《狼》—《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感受。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结尾是卒章显志,但又内涵深广,它是全文崇高基调的最强音,却又毫不剑拔弩张。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模仿下列几个句子,以“友谊”或“意志”(任选一个)为题写几个句子。(2 分) 理想: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 , 。10.请看下面的材料,作出回答。(6 分)
小亮是七年级(1)班学生。上小学时,他还是一名学校的三好生。进入中学后,他父母不在身边,他迷恋上了传奇游戏,悄悄地把父母给的生活费节省下来上网吧玩游戏,往往整夜不归,白天一上课就打瞌睡,甚至连续旷课。因为经常上网吧玩游戏,他的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昨天,他受到学校的“警告”处分。
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中学生拒绝网吧”的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 分)
请你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限在 20 字以内)。(2 分)
假如你是小亮的同学和好朋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至少说两点,字数限在 60 字以内)(2 分)
默写、填空:(13 分 每空一分)
① 《 登 高 》 一 诗 中 传 达 出 诗 人 韶 光 易 逝 、 壮 志 难 酬 的 感 怆 的 句 子是 , 。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 , 。
③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皆虎之类也,
,何足怪哉?
④ , 。隔水疏林几家。
评卷人
得分
⑤《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其 中 “ 天 净 沙 ” 是 ,“秋思”是 。这首小令被称为“ ”。
二、阅读理解(30 分)
(一)说虎(8 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 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解释加点的词。(2 分)
①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②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③则人之食于.虎也()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1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②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4.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二)猫的故事(10 分)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跨院的
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 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 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 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 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 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 只小猫在喂奶!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 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
了。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猱.升() 夤. 夜() 窥. 视()哗啷.()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大意。(2 分)
“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 好像”“ 显然”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为什么?(2 分)
结合语段中画线句子及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2 分)
简要评析语段结尾蕴藏了怎样的深意?(2 分)
(三)母亲(12 分) 莫言
①我 5 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 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 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 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 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 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 上 的 宝 贵 品 质 , 是 一 个 民 族 能 够 在 苦 难 中 不 堕 落 的 根 本 保 障 , 也 正 是 文 学 的 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2 分)
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 分)
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 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2 分)
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 40 字)(2 分)
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2 分)
评卷人
得分
三、作文(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30 分)
(一)转眼间,你在瓜州二中已经度过一学期了,回顾一学期来你面对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一定有许多与小学不同的真切而新鲜的感受,请以“初中生活印象”为题写一篇文章。立 足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2012 年 11 月 8 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一名大西北的新时代初中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能为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发展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请以“绿色、环保、低碳”“建设美丽学校(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不得出现真实的教师姓名、学生姓名、班级等,否则一律按作弊处理。
2 .题目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立足家乡,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切记胡编乱造,言之无物。
书写规范,字体漂亮,卷面整洁;围绕中心选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92),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9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9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