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2),共9页。
友情提示:所有的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内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7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每空 1 分)
(1)随声附和. ()(2)啜.()泣 (3)júe() 别 (4) yàn() 语 2.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鸟类是自然生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②所以,应当严格执法,制止滥捕野生鸟类的行为。
③不少鸟类还是种子、花粉的传播着,它们消失了,很多植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那么就 连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④要是鸟类消失了,老鼠、害虫就会失去天敌,肆虐为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B、虽.有嘉肴(虽然)
C、不亦颠.乎( 通“癫”,疯狂)D、其家甚智.其子(认为……聪明) 4.诗文默写。(每条横线 1 分,共 l0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2) ,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3)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孟浩然)
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晏殊)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朱自清)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这两 句诗是: ,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名著阅读(4 分)
请简要概括《伊索寓言》中“驴和蝉”的故事情节,并写出其寓意。
情节(2 分,字数[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 80 个字):
(2) 寓意(2 分):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5 分)
图书卡片
书名:
作者:
内容简介:
推荐理由:
学期末,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北中学七年五班,准备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一个项目是“好书一起分享”,要求制作一张图书卡片,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喜爱的一本图书 假设你是他们班上的一员,请填写下面一张图书卡片。
二、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 7—10 题。(]3 分)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诗中的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试简单分析。(3 分)
【古文阅读】
(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
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乙):蚌方出曝(pù) ①而鹬②吸其肉,蚌合而钳③其喙④。鹬曰:今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鹤。”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注释】①曝:晒 ②鹬:水鸟名③钳:夹住④喙:鸟类的嘴“今日不雨,明日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一句标一处,2 分)
近 塞 上 之 人 有 善 术 者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2)蚌 方 出 曝 而 鹬 吸 其 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人皆吊.之(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死者十.九.(4) 今日不雨. 1.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 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着得而并擒之。
写出由这则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2 分)
甲文:
乙文:
(二)阅读《父爱没有残缺》(有删改),完成 l2-14 题 (8 分)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她还小的时候,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 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在她的记忆里,从未和父亲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的样子太“不 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乐呵呵的一个劲地和人讲,闺女越来越有个性 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 “咬牙切齿”。
她从不把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 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 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都拒绝其他同学来家里玩。
在她 8 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做了一次矫正手术。很长一段时间, 父亲都需要借助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是,无论如何努力,都够不着她的手臂。
她几乎绝望了,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
“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待她抓住拐杖后, 父亲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没有。只见父亲脸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 “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 的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 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
“考不好谁都难受,但更重要的是接受现实。你知道小时候当我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时,心情有多糟糕吗? 但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唯千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对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你微笑。”第二天父亲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还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
最后,她决定参军。前往军营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怕父亲跟不上送别队伍。(16)就在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
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
(17)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 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她为那可怜的自尊而对待父亲的三件事。(每件均不得超过 15 字) (1)
(2)
(3)
文中父亲的形象十分丰满,请按照下面格式任选一点进行评析。(3 分)
这是一个 的父亲,因为
。14.为什么说父亲“螺旋着腿,拄着拐”的滑稽可笑的样子是她看过的最美的风景?(2 分)
(三)阅读《两颗钉子》,完成 15-l8 题 (9 分)
两颗钉子(选自《读者文摘精华》,有删改)
①每晚 8 时左右,有一位衣着褴褛然而神情坦然的老头,总会准时来到大院捡破烂,然后就默默离去,从不晚点,也不久留。
②第一次见到老头时,他正在与门卫大吵大闹。他要进来捡破烂,门卫不让,说这是县委大院,而且又是晚上。老头便粗着脖子说:“我靠自己的双手捡点破烂糊口,凭啥
不让?当我是小偷不成?!”老头很瘦,脖子上扯起根根青筋。他的缕缕白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③我当时认为老头有些倚老卖老,无理取闹的意味。然而几天后,我发现自己错了。
④后来也不知门卫怎么就让老头进来了。老头每天都来大院垃圾箱里翻找破烂。但与别 的捡破烂的不同,他每次都在天黑以后才来,自天从不进来,而且他捡垃圾就是捡垃圾,除 垃圾之外的东西秋毫无犯。这对一度饱受 “顺手牵羊”之苦的大院住户来说实在是个惊奇的发现。
⑤后来,我们知道了关于他的一段凄楚的身世:老头是某国营工厂的退休工人,由于老 伴长年体弱多病,老两口没少受儿媳的气,倔强的老头不甘过仰人鼻息的日子,与老伴租了 间破房相依为命。由于原单位倒闭了,生性高傲的他为了凑足妻子抓药的钱,不得不背上了 捡破烂的蛇皮袋。
⑥了解了这段隐情后,大家都唏嘘不已 从此看他的眼光中就多了几分同情与敬重。一次,邻居大伯担心他晚上捡不到什么,便将一袋上好的桔子递给他。老头一楞,随即嘟哝了 一句:我是捡破烂的,不是乞丐。拍拍手,提着瘪瘪的蛇皮袋起身就走。接下来的好几天里
他都没再来。
⑦大伯默然。几天后;老头终于又出现在大院的垃圾堆旁。趁他离去时,大伯回屋拿出 铁锤。在垃圾旁的大树上一上一下钉了两颗铁钉。第二天黄昏,大伯将一些包扎好的
食品,挂在上面的钉子上。又将一些旧书、旧报捆扎在一起挂在下面的钉子上。第二天,捡 破烂的老头来了,他取走了挂在树上的那两个食品袋。他当它们是别人舍弃不要的垃
圾了。
⑧后来,大院里的许多住户都知道了这一秘密,于是树上的钉子上便常常多出许多胀鼓鼓的食品袋来。门卫也很默契,晚上除了让老头进来外,对其他捡破烂的则一律拒之门外。每天晚上老头进来后总要在垃圾堆里翻找一通后,再去取那些食品袋;据经常晚归的小王讲, 一次他看到老头在取那些食品袋时,竟然泪流满面。
⑨尊严无价!面对他人脆弱易碎的尊严,存时无声的呵护更胜过万语千言。
⑩多年以后,这两颗钉子仍然一直罕牢地钉在大院里,钉在大家的心里。
选文第④段中提到捡破烂老人“却与别的捡破烂的不同”,请你从文中找出捡破烂老人与 别的捡破烂的不同之处(至少两处)。(2 分)
情节
对老人的态度
第一次看到老人与门卫大吵大闹时
认为老头有此倚老卖老无理取闹的意味
了解老人捡破烂的隐情后
(1)
得知老人拒绝大家的施舍后
(2)
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对捡破烂老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表格。(2 分)
第⑤段运用了 (顺叙、倒叙、插叙)叙事方式。其作用是
(3 分 ) 18.文章结尾说“多年以后,这两颗钉子仍然一直牢牢地钉在大院里,钉在大家的心里。”这是在提醒大家(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分) 三、作文(43 分,其中书写 3 分)
19.请以“那一次,我真的很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处加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主题健康 ,情感真实
3、字数不少于 600 字
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7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每空 1 分) (1)随声附和 ( hè )(2)啜 (chuò) 泣
(3)júe (诀 )别(4) yàn (谚) 语 2. C (2 分)
3. B (2 分)
4.诗文默写。(每条横线 1 分。错一字扣 1 分。共 l0 分。) (1)思而不学则殆
烈士暮年(3)青山郭外斜(4)禅房花木深
(5)似曾相识燕归来(6)春天像小姑娘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名著阅读(4 分)
(1)情节(2 分,字数[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 80 个字):驴希望自己能够发出和蝉一样悦耳的歌声,就向蝉请教,蝉告诉它是喝了露水的缘故,于是驴等了几天,但没有见到露水,最后 饿死了。(意思相近即可,字数超标酌情扣分)
(Z)寓意(2 分):
有些人想得到分外之物,不但得不到,反会遭到极大的不幸。(意思相近即可) 6.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5 分)
书名没有分数,但没写书名,本题全部不得分。
作者 1 分,内容简介 2 分,推荐理由 2 分(推荐理由必须言之有据,如可以从主题、情节、结构、写法、语言等万面进行介绍,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如“很好看”等不得分)。
二、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 7-11 题。(l3 分)
从诗中的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试简单分析。(3 分)
可以抓住“初平”(或“初”“早莺”(或“早”)、“新燕”(或“新”)、“浅草”(或“浅”)、 “渐欲”、“才能”这几个词语进行分析。写出三个词语并简单分析即可得满分,两个 2 分,
一个 1 分。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一句标一处,2 分)
9.(1)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带领
十分之九
下雨12 军
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11.写出由这则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2 分)
甲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乙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二)阅读《父爱没有残缺》(有删改),完成 l2-l4 题 (8 分)
12.(3 分)(1)放学回家时,故意绕开父亲的拥抱。(从未和父亲真正深情地拥抱过。)(2)老师家访时,她骗老师说父亲是卖酒师傅。(从不把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3)暑假时, 拒绝其他同学来自己家里玩。
13.(3 分,父亲的形象 1 分,理由 2 分)
善解人意;因为他懂得女儿的自尊,所以从不到学校去找她,不在老师面前说自己是女儿的父亲。(2)疼爱孩子;因为他为救女儿而让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彻夜不眠。(3)乐观开朗;因为不管是女儿不让他拥抱还是骗老师说是卖酒师傅时,他总是乐呵呵的笑着,为救女儿受伤时脸上依旧堆着笑以及微笑面对自己的残疾。(4) 善于教育引导孩于;因为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并没有责骂,反而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引导孩 子要乐观对待。
14.(2 分)因为女儿已深深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此时的父亲在她的眼里,无论样子如何,
都是最美的。(因为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三)阅读 《两颗钉子》,完成 15-18 题 (9 分)
15.(2 分,一点 1 分,任选两点即可)
每晚 8 时左右,有一位衣着褴褛然而神情坦然的老头,总会准时来到大院捡破烂,然后就默默离去,从不晚点,也不久留。
他要进来捡破烂,门卫不让,说这是县委大院,而且又是晚上。老头便粗着脖子说:“我靠自己的双手检点破烂糊口,凭啥不让? 当我是小偷不成?!”
他每次都在天黑以后才来,白天从不进来,而且他捡垃圾就是捡垃圾,除垃圾之外的东 西秋毫无犯。
一次,邻居大伯担心他晚上捡不到什么,便将一袋上好的桔子递给他。老头一楞,随即 嘟哝了一句:我是捡破烂的,不是乞丐。拍拍手,提着瘪瘪的蛇皮袋起身就走。
16、(2 分) (2)同情与敬重 (2) 理解和呵护 (意思相近即可)
17、(共 3 分) 插叙 (l 分),其作用是:补充介绍了老人捡破烂的原因(l 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老人的人物形象 (1 分)。
18.(2 分)尊严无价!面对他人脆弱易碎的尊严,有时无声的呵护更胜过万语千言。(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
三、作文 (43 分,其中书写 3 分)
作文质量分为 40 分,建议 30 分为切入分。达到切入分基本条件:主题健康 、明确,字数达标,文体特征鲜明,扣题较紧,语言较通顺。文采较佳者可酌情加分。语言富有个性者 酌情加分。另外,这里的记叙文指广义的记叙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42),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请勿将食品,名著阅读,商用的字号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42),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