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压轴练习(三 )(word版 含答案)
展开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三
一、选择题
1.有一根长20米的钢管,钢管内装满水,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v气=340m/s;v水=1500m/s;v钢=5200m/s)
A.一次响声 B.两次响声 C.三次响声 D.四次响声
2.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3.如图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t只要比之前甲试管水的初始温度高就可以说明液化放热
C.将烧瓶内部分开水倒入乙中,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4.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改用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5.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6.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如图所示,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原因是( )
A.光把像照亮了
B.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更亮了
C.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D.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觉得更亮了
7.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60°
B.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30°
C.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60°
D.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30°
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更小的实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9.如图,小球从 A 点以 3m/s 的速度向 C 点运动,AB 段做匀速运动,BC 段做减速运动,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 2m/s。然后再使小球从 C 点以 3m/s 向 A 点运动,CB 段做减速运动(运动情况与 BC 段相同),BA 段做匀速运动,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为 2m/s。若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比从 C 点运动到 A 点的时间少 0.6s,则 AB 间的距离为( )
A.3.0m B.3.6m C.4.2m D.4.8m
10.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A车向右,B车向左,相向而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A车的速度小于B车 B.30s~40s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
C.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右运动 D.0~70s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酒杯杯口摩擦会听到声音,若在酒杯中不断加水,发声的音调将逐渐____(变高、变低或不变);如图乙,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水量变多,发声的音调将____(变高、变低或不变);如图丙,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将____(变高、变低或不变)。
1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若该温度计示数为32℃,则实际温度是_____,若实际温度为20℃,则它测得温度为_____。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激光,该激光与水平面夹角为45°,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B点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当A点与水面相距3 m时,A与它在水中的像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若水位下降0.5 m,则光斑B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了_______m.
1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说明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小明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1)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2)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图乙),小明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哪种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理由是什么?______
15.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洞穴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α表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则α_______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角应适当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6.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焦距___________O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1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出发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图像是图线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_________ (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
(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 (______)
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
(3)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 (______)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M相遇
(4)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___________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5)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 (______)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故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周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沸点变化的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 -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上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______;且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
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部分高档汽车上安装了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甲所示。则该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______图所示的玻璃(内有PVB夹膜);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C.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22.(1)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该透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凸”“凹”),光线a透过玻璃砖,照射在木板上,画出______:
①光线a穿过玻璃砖的大致光路;
②木板M点在玻璃砖AB平面成的像M'。
(2)如图所示,烛焰S点发出三条光线(图中没画出),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S点。
①请画出图中三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及烛焰S点______;
②烛焰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区间测速
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如图甲所示,区间测速采取计算平均车速的方法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机投机取巧的手段,更加科学公正。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某些车主采取部分路段超速、部分路段低速行驶,使得在测速区间平均速度不超速,因此在区间测速路段有固定的测速点还会设置瞬间测速,只要测速区间路段中某一时刻速度超过规定限制速度,仍然会判定为超速行驶,所以投机取巧不可取,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规范驾驶才是正道。
(1)如图乙,在不超速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不得少于___________min;
(2)在通过图乙区间测速路段时,有车主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法;前13.5km控制车速为90km/h,剩余测速路段控制车速为130km/h,则该车通过全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结合短文内容,可以断定该车主的应对方法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超速;
(3)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丙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5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___m,汽车速度是___________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声音通过钢管传播到乙同学处用的时间为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乙同学处用的时间为
可见两次时间间隔太短,乙同学只能听到一次响声。
故选A。
2.D
【详解】
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3.D
【分析】
考查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详解】
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水蒸气液化后的热水也留在甲试管中,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可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t高于乙中的水温,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故选D。
4.B
【详解】
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大小不变,那么铅笔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这时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5°,箭头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那么铅笔的像是逆时针方向转动,铅笔的像与平面镜的夹角也是45°,可知道铅笔与它的像夹角是90°,铅笔与它的像垂直,故B正确;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镜面,假设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铅笔的位置不变,那么铅笔与它的像,连线不垂直镜面,这不符合规律,假设不成立,所以铅笔的像不会向上移动,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若改用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大小不变,铅笔的像大小将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白纸是亮的。
故选D。
【点睛】
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6.C
【详解】
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故选 C。
【点睛】
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确定经过镜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进行分析物体的明暗。
7.D
【详解】
由题干中的图可知,作PQ的垂线NN′,如下图所示,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为法线,PQ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从图中可以看到,∠ POA=60°,所以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ON=30°,由图可知,折射角为
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这里折射角60°大于入射角30°,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下侧是空气,上面是玻璃,反射角大小是30°。
故选D。
8.B
【详解】
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错误;
B.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会使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之前提前会聚,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而且像变小,故B正确;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抽水后凸透镜的焦距变大,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弱,光线会比之前延后会聚,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远视眼的矫正,故C错误;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会遮住一部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仍会在光屏上成像,像仍完整但是会变暗,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由题意可知,小球从B运动到C和从C运动到B情况相同,故这两个过程所用时间相同,因此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比从C点运动到A点所用时间少0.6s,其实就是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少0.6s,设AB段路成为s,则有
解得
s=3.6m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A车前30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所以0~t1内,A车的速度为
B的速度为
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A错误;
B.30s~40s内,A车的速度为零,是静止,故A车的速度小于B车,故B错误;
C.t2~t3内,A车向左运动,B车也向左运动,此时A车的速度为
A车的速度快,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右运动,故C正确;
D.0~70s内,A车的平均速度为
B的速度一直不变,故平均速度也是,故D错误。
故选C。
11.变低 变低 变高
【详解】
[1]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酒杯杯口摩擦时,酒杯由于振动发声,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水量越多,杯子越不容易振动,杯子振动越慢,即振动的频率变慢,发声的音调变低。
[2]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水量变多时,杯子振动的频率变慢,发声的音调将变低。
[3]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声音是由试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变快,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12.30℃ 23℃
【详解】
[1][2]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而现在共有
95﹣5=90
等份
则此温度计每一等份所表示的实际温度值为
,
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为
(32﹣5)×=30℃
若实际温度为20℃,则测得的温度为
t'=5℃+=23℃
【点睛】
此类题的基本解法是先求出液柱上升每厘米或每等份(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再计算实际测量时液柱上升的长度或格数,从而求出测量的实际温度,或是据温度计刻度原理,列出温度变化量与相应液柱变化量成正比来求解。
13.6 向右 1
【详解】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也为3m,A与它在水中的像A的距离为
3m+3m=6m
[2][3]若水位下降0.5 m,即,因为入射光线不变,入射点下移,所以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两条反射光线平行,如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可知
则光斑B向右移动到E点,移动了1m,如图
14.折射 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详解】
(1)[1]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2]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15.45 增大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9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反射角是
也可以知道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而反射光线与水平线平行,可知道;
[2]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光线方向也发生变化,反射光线方向不变,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会变大,而这个夹角是等于α角的,即α角应适当增大。如下图所示。
16.凸 小于
【详解】
[1]由图示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凸透镜。
[2]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
17.折射 虚 右 虚
【详解】
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即光的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我们看到的另一条鱼变大,这是因为鱼缸的右侧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鱼在焦距以内,所以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8.a 1m/s 2m
【详解】
[1]根据题意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所以甲的速度是1m/s,甲比乙先运动2秒,则乙运动4秒,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则乙运动的路程为4米或8米,根据所给图像乙的图线是a。
[2]由图线可知
[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仍是2米。
19.左右 A B 小于 C
【详解】
(1)[1]图甲中,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会引起两侧空气的疏密相间的变化,因此,音叉两侧的空气也会左右振动。
(2)[2]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一会儿变密,一会儿变疏,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故音叉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故只有A说法正确,故选A。
(3)[3]由题干中的表述可知,“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对照选项可知
A.P与Q相遇属于两列声波的“密部”相遇,故A不符合题意;
B.P与N相遇符合“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相遇”,消声效果会明显,故B符合题意;
C.M与N相遇属于两列声波的“疏部”相遇,故C不符合题意;
D.P与M相遇属于自身的“密部”与“疏部”相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4]由上述“消声”原理可知,声音从A处传来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因此,A处声音的响度大于B处声音的响度。
(5)[5] ABD.对照图象可知,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B响度为40dB,频率为200Hz,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所示的声音,在消声后所对应的坐标位置都不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的声音在消声后所对应的坐标位置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消声达标,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D A B 120(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 升高
【详解】
(1)[1]通过表格数据分析知道,防冻液含量从30%逐渐增大到60%时,混合液的凝固点从-17℃降低到-49℃;当防冻液含量由6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的凝固点从-49℃升高到-28℃,所以防冻液含量从30%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再升高,故选D。
[2]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知道,沸点变化的情况是逐渐升高,故选A。
(2)[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根据“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25℃~-30℃,由表格中的信息知道,应选防冻液含量为40%的混合液,故选B。
(3)[4]根据表中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数据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5]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约为120℃。
(4)[6]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而防冻液不易挥发,就会导致防冻液含量增大,由表格中的信息知道,混合液的沸点随着防冻液含量增大而升高,所以,混合液的沸点会升高,即其原因是水会因为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21.反射 丙 45 远离 B
【详解】
(1)[1]根据题意知,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2]汽车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若挡风玻璃两面是平行的,由平面镜成规律,所成的两个像都在正前方,相对于镜面的距离不同,人看到的是重影,影响观看信息。为区分玻璃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挡风玻璃两个面不能平行。而靠近驾驶员玻璃的一面作为反射面成像效果较好。图甲、乙中,靠近驾驶员玻璃的一面向上倾斜,由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成的像要比正常位置偏下,远离驾驶员玻璃的一面向下倾斜,所成的像要比正常位置偏上,虽然两像能分开,但偏上的像成像效果不好;图丙中,靠近驾驶员玻璃的一面向下倾斜,由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成的像要比正常位置偏上,且成像效果比较好(不用向下看),故图丙符合题意,图甲、乙不符合题意。
故选丙。
(3)[3]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即车辆HUD显示器(物)与所成的像垂直,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4)[4]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要适当提高像的位置,故就需要将显示器(物)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
(5)[5]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物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故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可达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
C.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虽然增大了物与像面的距离,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不可能投射在正前方,同时由于受车内座位靠背和车内乘客的遮挡有可能不能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凹 缩小
【详解】
(1)[1]由图示知,光线经过透镜被发散了,所以经过的透镜是凹透镜。
[2]光线a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在玻璃砖中继续传播,在AB界面斜射入空气中,此时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第二次折射时的入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时的折射角,据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知,第二次的折射角等于第一次的入射角,所以从玻璃砖折射出来的光线与光线a平行。
木板上的M点在玻璃砖的AB面成像,这时的AB面相当于平面镜,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先将AB面反向延长,然后过M点作AB的垂线,据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确定像点M'的位置。作图如下:
(2)[3]由图示知,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三条光线中:一条经过焦点,此光线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一条经过光心,此光线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与折射光线相同,这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烛焰S点,连接S与第三个入射点,即为第三条入射光线。所以作图如下:
[4]由作出的图示知,烛焰经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所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3.10 100 不会 34 40
【详解】
(1)[1]由图乙知,区间测速长度为20km,限速为120km/h,在不超速前提下,由可得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不得少于
(2)[2][3]前13.5km控制车速为90km/h,这段路程用时
剩余测速路段控制车速为130km/h,剩余路段用时
则该车通过全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可以断定该车主的应对方法不会超速。
(3)[4][5]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这34m共用时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压轴冲刺训练三(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压轴冲刺训练三(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三轮复习压轴题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三轮复习压轴题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仿真卷三(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仿真卷三(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