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10,图11,图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
1.按图2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这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纸带长度应选用60 cm左右为宜,应选用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题型一 实验数据的处理[例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m=1.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
如图3所示,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7.62 7.56
题后反思本例中,我们以第一点(起始点)为基准点进行验证,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ΔEk=ΔEp,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值得注意的是C点瞬时速度的求法: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变式1—1 (1)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2 s,重力加速度g=9.8 m/s2;重锤的质量为m,已知x1=0.98 cm,x2=1.42 cm,x3=1.78 cm,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EkB=________J(用字母表示),记录C点时重锤的动能EkC=0.32m J;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__ 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__ J.从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自由落下的重锤质量要大一些,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②实验中________测定重锤的质量(填“需要”或“不需要”).
③实验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因此想到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根据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电源的频率为f,又测量出物理量________.他(她)们用这些物理量求出了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2010·四川理综)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 m/s2)( )
A.61.0 mm 65.8 mm 70.7mmB.41.2 mm 45.1 mm 53.0 mmC.49.6 mm 53.5 mm 57.3 mmD.60.5 mm 61.0 mm 60.6 mm 解析: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相邻两段位移差为△h=s2-s1=s3-s2=g△t2=9.791×0.022 m≈3.92 mm,只有选项C中数据符合要求.答案:C
2.(2010·课标全国理综)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B.秒表C.0~12 V的直流电源D.0~12 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写出两个原因)
解析:(1)本实验需测量长度,但不需要计时,选项A正确而B错误;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选项C错误而D正确.(2)摩擦和长度测量读数问题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答案:(1)AD(2)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
3.(2010·安徽理综)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解析:由于摩擦阻力等因素的存在,物体加速度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新课标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 6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单摆复习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二图象法图2,图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10,图11,图12,图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