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5.宇宙航行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物理5.宇宙航行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内容,我的疑惑,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知道卫星运动的基本内容。
2.知道什么是同步卫星。
【预习内容】
1. 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1)由,得,即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半径越大(即卫星离地面越高),线速度越小。
(2)由,得,即,故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3)由,得,即,所以半径越大,周期越长,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5分钟。
2.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并且一旦发射后就再也没有补充能量,被发射物仅依靠自身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做功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动轨道(注意:发射速度不是应用多级运载火箭发射时,被发射物离开地面发射装置的初速度)。要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因此,第一宇宙速度又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贴近地球表面的卫星(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最小,就是其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根据可知,卫星越高,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度(环绕速度)就越小,近地卫星可认为,其他较高卫星的。
3.地球同步卫星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又叫通讯卫星。同步卫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且
(3)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4)要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平行,又由于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万有引力必须在轨道平面上,所以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即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定点在我国某地上空。
(5)同步卫星高度固定不变。
所有同步卫星的周期T、轨道半径r、环绕速度v、角速度及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均相同。
4.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1)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
(2)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因此,在卫星上的仪器,凡是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使用,同理,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也将无法进行。
【我的疑惑】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回收知识。
2.定量描述同布卫星。
3.能辨析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
【学习重点】卫星的运行、同步卫星
【学习难点】辨析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
【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探究1.卫星运行的基本量分析
例: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运行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周期
D.由于某种原因,a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a的线速度大小将保持不变
练习1.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5小时,火卫二的周期为30.3小时,则两颗卫星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小
C.火卫一的运行速度较小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练习2.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0 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如果要在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绕它的表面运行的卫星,其环绕速度为: ( )
A. B. C. D.
探究2.卫星的发射
例:如图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近地的圆周轨道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3上运动。a点是轨道1、2的交点,b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上的速度为v1,在轨道2上a点的速度为v2a,在轨道2上b点的速度为v2b,在轨道3上的速度为v3,则以上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a>v2b>v3 B.v1 < v2a < v2b < v3
P
Q
Ⅰ
Ⅱ
地
C.v2 a>v1>v3 >v2b D.v2 a>v1>v2b>v
练习1.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
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探究3.卫星变轨分析
例:2004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的协议,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伽利略计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欧洲和我们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结束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世界独占熬头的局面。伽利略系统将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预计于2008年投入使用。卫星的轨道高度为km,倾角为,分布在3个轨道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1颗在轨预备卫星,当某颗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若某颗预备卫星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预备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
B.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速度
C.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加速
D.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
练习1.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了最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质量密集区时,通过地面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察,“月球勘探者号”的轨道参数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 )
A、半径变小 B、半径变大 C、速率变小 D、速率变大
练习2.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加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
A.速度增大 B.周期减小 C.角速度增大 D.加速度减小
探究4.同步卫星
例: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⑵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练习1.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 )
A.“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发射速度大 B.“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线速度大
C.“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运动周期大 D.“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 的向心加速度大
练习2.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即飞行21小时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由以上材料可知:( )
A.“通信卫星”运行周期较“神舟”五号的大 B.“通信卫星”运行轨道半径较“神舟”五号的大
C.“通信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较“神舟”五号的大
D.“神舟”五号经过赤道上空时,也可以实现定点,与地球自转同步
练习3.2004年10月19日,中国第一颗业务型同步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这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速度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B.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C.加速度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 D. 处于平衡状态
探究5.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比较
例题: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b>ac>aa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D.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c>Tb
练习 同步卫星A的运行速率为,向心加速度为,运转周期为T1;放置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运转周期为T2;在赤道平面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C的速率为,向心加速度为,动转周期为T3。比较上述各量的大小可得:( )
A.T1=T2>T3B.>>C.<=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导学,范例精析,夯实基础,知能提升,出类拔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内容,预习自测,我的疑惑,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试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