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大全
展开一到六年级概念大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画一画,剪一剪。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对称轴图形。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1)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算单位(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的产生(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零表示零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十进制计数法(4)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算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线段 直线 射线(1)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2)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3)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角(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分类(5)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6)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36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课时(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第五课时 (2)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于垂直(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第二课时(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7)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的数叫做积。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叫做加法的交换律。(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3)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3)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下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4)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循环小数(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1.方程的意义(!)像100+x=250,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2.解方程(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会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2 .2、5的倍数的特征 (2)整数中是二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3)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4)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5)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他们叫做容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2.真分数和假分数(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3)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4)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1)这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第五单元圆1、圆的认识(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店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2、圆的周长(2)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等于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4、扇形(3)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4)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第六单元百分数(一)(1)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2)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税率(1)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缴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利率(2)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1)圆柱体,简称圆柱。(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第四单元比例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比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二、正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6)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三、比例的应用比例尺(7)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