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课时作业
展开(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二)
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⑥。
(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指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⑥紫衣:唐以后,朝廷以赐僧人紫色袈裟表示荣宠。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 并:一起
B.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曳: 拖,拉
C.湮于沙上 湮:埋没
D.但知其一 但:但是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语段(一)中两次写到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刻画出人物怎样的特点或心理?
4.为什么老河兵能得出正确结论,怀丙能够捞出铁牛?结合语段(一)(二)谈一谈你的收获。
【答案】
1.D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3.①讲学家的笑,显示出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觉高明而轻视他人的性格特点。②老河兵的笑,显示出老河兵对讲学家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4.①老河兵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石兽的比重以及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事物的相互作用有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怀丙充分考虑到水、铁牛以及沙和船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浮力捞出铁牛。收获: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认识,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D.句意:只知道其中之一。但:古今异义词,只,只是。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古今异义词,事物的道理。是:古今异义词,这。非:不是。岂:怎么。为:被。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洪水”的翻译要正确。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结合讲学家的话“尔辈不能究物理”可以看出,讲学家自恃甚高,看不起别人。但实际上他却也是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人,因此讲学家的笑,显示出他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觉高明而轻视他人的性格特点;
由老河兵的话“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可知,老河兵常年与河打交道,深知河的属性,因此,他的笑,一方面是对讲学家自以为是的否定,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评析和拓展探究的能力。
老河兵“实践出真知”,他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方方面面都有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遂反溯流逆上矣;怀丙深谙浮力道理,充分考虑到水、铁牛以及沙和船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利用浮力捞出铁牛。
收获:(一)文结合最末的议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结合实例,可得出启示: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要做到既知其一,也要知其二,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
【译文】:
(一):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二):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断了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朝延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转运使张焘听说了这件事,赐给他一件紫色袈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石之铿然①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石钟山独以钟名,何哉?余甚疑之。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闻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③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有窾坎镗鞳④之声。因笑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有删改)
【注】①铿(kēng)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②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③噌(chēng)吰(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④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_
(2)棹数小舟 棹:____________
(3)转转不已 已:____________
(4)而石钟山独以钟名 名: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古之人不余欺也!
7.按照选文内容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每空填写不多于15个字)
甲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_____________展开,先讲_____________;再讲_____________;最后,老河兵凭借实践经验,逆流找到石兽。甲文正是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
8.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中内容作分析。
【答案】
5. (1)倒塌; (2)划(船); (3)停止; (4)命名。
6.(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7. ①石兽的搜寻工作; ②和尚等人依常规顺流找石兽无果; ③学者按书本知识推理寻兽失败。(对情节进行简单概括,言近即可)
8.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正确的看法,说明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乙文中苏轼对石钟山山名的由来存疑,他经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启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事物的发展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它是发展变化的。“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我们要不断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任意说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圮:倒塌;
(2)句意:划着几只小船。棹:划(船);
(3)句意:像这样不停地转动。已:停止;
(4)句意: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名:命名。
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是(这),杮(削下来的木片),岂能(怎么能),为(被),暴涨(洪水)”(2)“余(我),欺(欺骗)”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7.本题考查概括情节的能力。要读懂全文,了解内容,结合语境分析概括。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所以第①空填“石兽的搜寻工作”。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所以第②空填“和尚等人依常规顺流找石兽无果”。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所以第③空填“学者按书本知识推理寻兽失败”。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8.本题考查理解主旨并谈启示的能力。要读懂文章,了解内容,把握主旨。甲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乙文是作者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启示示例: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要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不断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弄清事情的本质。
【参考译文】
【甲】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我慢慢地观察,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
欧阳公①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②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③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④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⑤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丞相正肃吴公:吴育,北宋大臣。他官至参知政事,故称“丞相”,谥号“正肃”。③披哆(chǐ):展开,散开。④房:花冠。⑤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转转不已 日已三竿
B.一老河兵闻之 举世闻名
C.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浅尝辄止
D.此善求古人笔意也 尽善尽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1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猫 眼 早 暮 则 晴 圆 日 渐 中 狭 长 正 午 则 如 一 线 耳
12.中国古代思想中,“求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上面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这方面的追求。结合两文内容,分析两文的“实”分别是什么。
【答案】
9.B
10.(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2)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11.猫 眼 早 暮 则 晴 圆 / 日 渐 中 狭 长/ 正 午 则 如 一 线 耳
12.甲文中老河兵不做主观臆断,全面分析了石兽,泥沙和流水三者的关系,最终找到石兽,文中的实指的就是石兽,泥沙和流水三者的关系。乙文中吴公善于观察,发现了牡丹花朵的形状与颜色和猫眼都会随时间不同而改变,这里的实指的就是牡丹花朵早上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正午松散下垂颜色发干;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
【分析】
9.A.已:停止/已经;
B.闻:听到;
C.尝:曾经/尝试;
D.善:善于/完善;
故选B。
10.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
(1)如:依照,按照;果:果然;于:在;“果得于数里外”是状语后置,翻译时调整为“果于数里外得(之)”。
(2)黑睛:瞳孔;如线,像一条线。“此正午猫眼也”是判断句式。
11.考查文言断句。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句子写出了猫眼的三次变化,由此断句为: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12.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求实”,指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甲文中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这里的“实”就是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乙文中吴公从花下的猫的眼睛判断所画的是“正午牡丹”,因为猫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了。猫的眼睛比较怕光,正午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里的“实”就是牡丹花朵的形状与颜色和猫眼都会随时间不同而改变。
【译文】
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啊。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11课《台阶》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11课《台阶》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精练,文件包含第17课《爱莲说》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17课《爱莲说》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5课《黄河颂》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5课《黄河颂》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