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
A.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B.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C.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D.能代谢和排出废物
2.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A. B.
C. D.
6.下列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甘薯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甘薯堆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发热。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甘薯细胞里的哪一个结构完成的( )
A.细胞膜、细胞质 B.叶绿体、线粒体
C.液泡、细胞质 D.叶绿体、液泡
8.骨骼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癌变
9.以下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部分实验步骤,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C.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将其涂抹到的液滴中
D.盖上盖玻片并用稀碘液染色,之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0.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B.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1.我国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 )
A.世界无烟日 B.世界水日 C.植树节 D.世界环境日
12.下列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3.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4.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主要特征,并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图中四种植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代表被子植物 B.②代表苔藓植物
C.③代表藻类植物 D.④代表蕨类植物
15.下列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运用环割技术,增加果实产量
16.下列关于人工辅助授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首先需要采集花粉
B.人工辅助授粉一定是自花传粉
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
D.人工辅助授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17.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种庄稼都需要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防止肥料流失,利于种子萌发
18.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并继续生长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19.如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水果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图,你认为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一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适当( )
A.A B.B C.C D.D
20.下列图解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Ⅱ表示菜豆种子,Ⅲ表示玉米种子
B.图中Ⅰ表示种皮和胚
C.Ⅱ表示的种子中子叶有一片
D.Ⅲ表示的种子中遇碘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7分,23题8分,共20分)
21.(5分)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 的地方。
(2)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为鱼提供有机物和 ;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 分解之后,再被水藻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 。
(4)请你写出一条生物链 。
22.(7分)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色。
(1)步骤①的作用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脱去 。
(3)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3.(8分)图甲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桃子(果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甲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则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和产生的有机物都是由[3] 运输的。
(2)乙图中①和②所组成的结构是 ,① 中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③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传粉后还要经过受精,这一过程是指花粉管中的 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后乙图⑤中的胚珠发育成丙图的[ ](填“A”或“B”)。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
A.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B.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C.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D.能代谢和排出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上所述,由小长大,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但是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因此选项C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故选:C。
【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
2.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
【解答】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C。
【点评】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以对象总体中抽出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考察,并由样本情况推断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该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区分为随机抽样调查与非随机抽样调查。
3.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分析】(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解答】解:A、生活在炎热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
B、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是为了适应沙漠中缺水的环境,是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A. B.
C. 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可从鼠妇的生活环境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中生活,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B曲线数量虽然增多,但是鼠妇不会在短时间内都进入较暗环境中,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6.下列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1)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名称
分布
功能
特征
上皮组织
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呼吸道的表面等;
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
肌肉组织
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
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结缔组织
如骨骼、血液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广泛,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
神经组织
如大脑皮层、脑、脊髓
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
(2)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解答】解:动物的主要组织有④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③结缔组织。而①保护组织、输导组织、②营养组织都属于植物组织。
故选:D。
【点评】动物的组织和植物的组织很容易发生混淆,一定要仔细区分。
7.甘薯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甘薯堆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发热。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甘薯细胞里的哪一个结构完成的( )
A.细胞膜、细胞质 B.叶绿体、线粒体
C.液泡、细胞质 D.叶绿体、液泡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一般地说,通过细胞质的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其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故选:B。
【点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8.骨骼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癌变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解答】解: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特点。
9.以下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部分实验步骤,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C.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将其涂抹到的液滴中
D.盖上盖玻片并用稀碘液染色,之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滴加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的液体浓度大于清水溶液的浓度就会吸水膨大变形,为了使细胞不至因吸水而膨大,应选用浓度为0.9%生理盐水,因动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不大。所以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选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10.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B.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
【解答】解:A、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视野的改变与放大倍数有关;A选项错误;
B、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选项正确;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选项正确;
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
11.我国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 )
A.世界无烟日 B.世界水日 C.植树节 D.世界环境日
【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解答】解:我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故选:C。
【点评】世界组织、国家为提倡、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而规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时间要记清。
12.下列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分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解答】解:苔藓植物,其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B。
【点评】明确苔藓植物的特征.
13.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解答】解: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4.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主要特征,并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图中四种植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代表被子植物 B.②代表苔藓植物
C.③代表藻类植物 D.④代表蕨类植物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用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因此一般比较高大,用孢子繁殖后代。
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
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解答】A、①马尾松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错误;
B、②葫芦藓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B正确;
C、③水绵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C正确;
D、④贯众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了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掌握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运用环割技术,增加果实产量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解答】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对移栽的植物遮阳,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运用环割技术,增加果实产量是为了切断有机物运输的途径,使有机物运输到花、果实。
故选:D。
【点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16.下列关于人工辅助授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首先需要采集花粉
B.人工辅助授粉一定是自花传粉
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
D.人工辅助授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分析】1、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两性花的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的过程叫异花传粉。
2、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量增加柱头上的花粉粒,受精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方法,在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样,一般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撒到雌蕊柱头上,或者将收集的花粉,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加以贮藏,留待以后再用。
【解答】解:A、人工辅助授粉一般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撒到雌蕊柱头上,A正确。
B、人工辅助授粉是异花传粉而不是自花传粉,B不正确。
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C正确。
D、人工辅助授粉受精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的特点、人工辅助授粉的概念和意义。
17.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种庄稼都需要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防止肥料流失,利于种子萌发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A正确;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C、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正确;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还有保湿作用,利于种子萌发,D错误。
故选:D。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掌握。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
18.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并继续生长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因为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A。
【点评】此题中涉及到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是学习的难点,更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扎实掌握。
19.如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水果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图,你认为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一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适当( )
A.A B.B C.C D.D
【分析】贮藏过程中的水果仍然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水果的品质变差;因此水果在贮藏过程中要尽量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解答】解:水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碳,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在B点时,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即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B点时最好。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生物呼吸作用的因素。
20.下列图解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Ⅱ表示菜豆种子,Ⅲ表示玉米种子
B.图中Ⅰ表示种皮和胚
C.Ⅱ表示的种子中子叶有一片
D.Ⅲ表示的种子中遇碘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分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如图所示: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据此解答。
【解答】解:A、Ⅱ无胚乳表示菜豆种子,Ⅲ有胚乳表示玉米种子,A正确;
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所以图中Ⅰ表示种皮和胚,B正确;
C、Ⅱ表示菜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子叶有两片,C错误;
D、Ⅲ表示玉米种子,其中的营养物质存在于胚乳,所以遇碘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D在。
故选:C。
【点评】掌握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及探究种子成分蛋白质的识别。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7分,23题8分,共20分)
21.(5分)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 有光 的地方。
(2)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为鱼提供有机物和 氧气 ;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 分解者 分解之后,再被水藻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 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 。
(4)请你写出一条生物链 水藻→小鱼 。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有光的地方;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之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再被水藻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
(4)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一种关系,故其中的食物链:水藻→小鱼。
故答案为:(1)有光;
(2)氧气;分解者;
(3)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
(4)水藻→小鱼。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2.(7分)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绿 色变成 黄白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蓝 色。
(1)步骤①的作用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 淀粉 运走耗尽。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脱去 叶绿素 。
(3)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绿色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淡黄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1)步骤①的作用:将原有淀粉耗尽或运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因此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故答案为:④绿;黄白; ⑥蓝
(1)淀粉
(2)叶绿素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3.(8分)图甲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桃子(果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甲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则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5 ] 气孔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和产生的有机物都是由[3] 叶脉 运输的。
(2)乙图中①和②所组成的结构是 雄蕊 ,① 花药 中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③ 柱头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传粉后还要经过受精,这一过程是指花粉管中的 精子 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后乙图⑤中的胚珠发育成丙图的[ B ](填“A”或“B”)。
【分析】图甲中1上表皮,2叶肉,3叶脉,4下表皮,5气孔;图乙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图丙中A果皮,B种子。
【解答】解:(1)图甲中叶片的结构由1、4表皮、2叶肉和3叶脉组成.叶肉中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5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其中叶脉中有输导水分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2)根据花的结构图,花的雌蕊是由甲图中的③柱头、④花柱和⑤子房组成,雄蕊是由①花药和②花丝组成。图乙中①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③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传粉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被子植物完成开花后要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传粉和受精,此后各部分的发育过程。①中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③上,这个过程叫传粉。传粉后一般只有子房继续发育为果实,其余部分凋落。
。
从图中看出,⑤子房继续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B种子。
故答案为:(1)5 气孔;叶脉
(2)雄蕊;花药;柱头
(3)精子
(4)B
【点评】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