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0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0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细化课标
    素养要求
    1.识记城镇化的含义、进程及特点。
    2.比较并掌握不同区域城镇化的特点及其差异。
    3.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4.理解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1.综合思维:综合城镇化的图文材料,分析城镇化过程、特点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城镇化差异及原因,认识不同区域城乡景观的文化差异。
    3.人地协调观:认识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城镇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城市化)
    1.什么是城镇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镇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镇化也称城市化。
    2.城镇化的驱动力是什么?
    驱动力
    含义
    因素
    推力(乡村)
    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拉力(城镇)
    吸引人群来到城镇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标志。城镇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城镇化的意义有哪些?
    (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特别提醒]                                    
    城镇化不只是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多,还表现为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变化特点是什么?
    图示
    时间变化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B
    城镇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镇化问题
    C
    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2.世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是什么?
    (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镇化的C(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
    [易误点拨]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的区别                        
    前者主要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影响: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过快的城镇化会使城镇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主要表现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镇热岛效应;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等
    2.如何进行生态城镇建设?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镇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镇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保护和改善城镇环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镇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镇经济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产业。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镇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镇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四、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1)地域文化的含义: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2)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2.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感受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3.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关系是什么?
    (1)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比城镇更为直接,其景观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4.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有哪些?
    (1)影响建筑风貌: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2)影响建筑格局:城镇中的各种建筑,能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影响城镇的空间格局:城镇整体或局部的空间格局,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特别提醒]                                    
    城镇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镇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
    另外,城镇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如沿海、沿江、沿湖城镇多利用水体表现城镇特色。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如美国芝加哥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

    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用地规模增大、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
    (填“a”或“b”),右图中b曲线是________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3)左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__现象,其原因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a 发展中
    (3)逆城市化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升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2.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和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20
    100
    27
    41
    32
    (1)根据图示信息,A、B、C三地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城市规模和人口都较快增长,可能带来________、________等不利影响。
    (3)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对该城市带来最主要的问题是________,请你为该市缓解此问题献计献策。
    [答案] (1)A 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
    (2)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
    (3)城市内涝 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即可)
    3.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丙图所示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丁图所示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方 气候湿润 降水丰富
    (2)西北 气候干燥少雨 温差较大
    (3)黄土高原 气候冬寒夏热 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
    (4)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2020·海南新高考)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❶。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 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❷。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❶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❷目前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❸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图对比显示出,到2015年该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第二步:调用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区域内的城镇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 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 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A正确;与地域文化特色关系不大,B错;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高,C错;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高,D错。
    第(3)题,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①错;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②③⑤正确;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④错。
    [尝试解答] (1)B (2)A (3)C

    1.城镇化进程及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原因
    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镇
    人口
    比重
    大小

    较小
    原因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城镇
    化表
    现及
    原因
    表现
    逆城镇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镇化。
    表现为城镇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镇中心向郊区迁移,出现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镇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镇化。
    指城镇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或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镇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镇化。
    发达国家针对大城镇郊区化、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镇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镇复兴计划,使大城镇出现再城镇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考向一 结合要素统计图,考查城镇化的含义与特点
    (2020·福建龙岩模拟)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为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四个特征要素的年均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  )
    A.人均GDP波动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C.非农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
    D.建成区面积2004年达到最大值
    2.造成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技术水平提高
    C.生态环境改善 D.国家政策实施
    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
    A.非农劳动力过剩 B.土地供应紧张
    C.居民购买力停滞 D.交通快速发展
    [答案] 1.C 2.D 3.B
    考向二 结合区域发展历程,考查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2020·海淀区二模)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4~6题。


    4.据图推断该地(  )
    A.Ⅰ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B.Ⅱ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
    C.Ⅲ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D.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
    5.从Ⅱ时期到Ⅲ时期的发展(  )
    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6.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农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商业用地
    [答案] 4.B 5.D 6.C
    考向三 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考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2020·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联考)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空间上表现为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的结合,反映城市功能区覆盖到的空间范围。其大小可作为判定城市大小的主要依据。下表为2010年东、中、西部各级都市区数量及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都市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市区数量,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 ②都市区沿海、沿江、沿边密集分布的格局明显 ③与2000年相比,都市区人口向东部的集聚正在强化 ④与2000年相比,中部都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下列有关Ⅰ级都市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西部地区因为区域发展差异明显,Ⅰ级都市区更具发展优势 ②东部地区有区位及城市网络化发展等优势,Ⅰ级都市区数量最多 ③中部地区主要发展中小城市,导致Ⅰ级都市区数量较少 ④我国应大力发展Ⅰ级都市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7.D 8.A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0·天津等级考)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❶。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❷。读图文材料,回答(1)~(3)题。

    动漫产业园区   智能公交站

    南堤滨海步道公园 太阳能发电设施
    (1)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2)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
    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  )
    A.受风沙影响小 B.盐碱化程度低
    C.受干旱影响小 D.热量条件较好
    [思维流程] 
    第一步:提取信息
    ❶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
    ❷图中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
    ❸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
    第二步:调用知识
    城市化过程中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及生态产生不利影响,会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但合理的布局规划城市建设,会有力地促进区域生态的发展。
    第三步:综合判断
    第(1)题,动漫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动漫产业园发展特色是高新产业;智能公交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特色;南堤滨海步道公园体现了生态宜居特色;太阳能发电设施体现了低碳环保特色。
    第(2)题,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下游入河河道,夏季降水集中,易发洪涝,公园内的湖泊可以在汛期分流洪水,调节地表径流。
    第(3)题,华北地区多盐碱地,林木种植在低洼地,盐度较高,不易存活,种植在高地,盐分不易在地表集聚,可以随着水下渗至地下,因此利于林木成活。
    [尝试解答] (1)C (2)A (3)B

    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要素
    成因
    应对措施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大气污染
    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2)有利影响。
    要素
    影响
    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①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考向一 联系城市热岛效应变化,考查城镇化的影响
    (2020·济南市三模)城市热岛现象是下垫面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表现。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政府行为的改变,区域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明显(下图)。近几年,武侯区和成华区等市中心地带建成了一些绿化小广场和公园绿地,绿化环境的改善使该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甚至出现冷岛现象。据此完成1~2题。

    2013-2018年成都市各城区热岛效应变化图
    1.成都市2013-2018年发展最快的城区是(  )
    A.金牛区、温江区 B.锦江区、龙泉驿区
    C.青羊区、郫都区 D.新都区、龙泉驿区
    2.冷岛现象对市区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城郊间温差 B.夜晚易形成“夜雨”
    C.促进城区气流流动 D.带动城市热风上升
    [答案] 1.B 2.C
    考向二 结合理论研究,考查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020·珠海市三模)20世纪末,针对城市无限制、低密度扩张的问题,美国城市规划协会以波特兰市为样板提出“精明增长”理论。波特兰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严格划定了城市增长边界,要求新开发用地集中在城市边界以内,增加了绿地空间,大力推进公交和慢行道路系统(下图)的建设,探索出了集约、生态的城市发展模式。据此完成3~5题。

    3.“精明增长”理论核心是限制城市的(  )
    A.人口密度 B.服务种类
    C.地域面积 D.服务范围
    4.“精明增长”理论在波特兰市的具体表现是(  )
    A.保护了市郊农场 B.解决了交通拥堵
    C.降低了公共支出 D.促进了产业升级
    5.“精明增长”理论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是(  )
    A.大幅提高城区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快速推进地铁、轻轨建设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答案] 3.C 4.A 5.B


    聚焦我国的“半城镇化”现象
    1.概念
    “半城镇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其主体是农民工)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处于一种“中间人”状态下的不彻底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还有明显的隔离,他们对城镇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孤立和边缘化。
    2.我国的“半城镇化”状况与成因

    2000-2008年城市化率差值趋势图
    注:城镇化率差值是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与非农业人口城镇化率之差。
    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镇化率到2008年已达到45.68%,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而按照非农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3.28%,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到中期高速发展阶段之间。两者之间的差值高达12.4%,而且随着每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差值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
    造成中国出现“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定,使进入城镇的农民既不能成为城镇人,也享受不到附着在户籍之上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目前,中国约有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有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待遇的农民工,以及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所以说,中国目前的城镇化仍属于“半城镇化”,距离真正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3.消除“半城镇化”现象的措施
    解决“半城镇化”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承担相同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市民。
    政策层面,围绕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机制建设,研究创新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确保农民工享受到城镇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社会层面,建立完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市场化机制。让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市场化,在社会层面寻求更多机构、企业、个人的参与和投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支持的双向结构和良好运转模式。
    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各类社会服务和支持机构,为农民工在转变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充分的援助和指导,起到转变一个、安定一家、带动一群的效果。

    “半城镇化”人口是指人在城镇、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镇、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镇化”率(M),“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镇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 B.城镇化速度
    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镇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
    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镇化”率高,有利于(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D.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1)A (2)D (3)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的人口本质是没有城镇户口而生活在城镇的农民,这是因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的。第(2)题,读图可知,辽宁、四川、新疆三省区“半城镇化”率较低,这是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少所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三省区的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对农民吸引力较弱。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城务工的农民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进城农民由于没有城镇户籍,难以与市民一样获得相同的福利待遇;进城农民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导致城镇的人居环境变差。]

    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也包括土地的城镇化,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中,不但表现出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规模扩大,也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转变,因此分析认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时,城镇人口比重、产业结构状况、第三产业发展特征、人口结构特征、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等都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讲 城镇化与城乡景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讲 城镇化与城乡景观(含解析),共3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6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6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含解析),共1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第2节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第2节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第2讲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