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学生的身高约15m B.石阡5月的平均气温约50℃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2.(2分)古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诗人能听出声音是钟发出的依据是( )A.音调 B.声速 C.响度 D.音色3.(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C.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4.(2分)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5.(2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6.(2分)小红和兰兰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红都比兰兰提前10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红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A.两人同时到终点 B.小红先到达终点 C.兰兰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7.(2分)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8.(2分)“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B.“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9.(2分)2013年某省遭遇了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积雪与冰冻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并造成多条供电线路中断。下列有关论述中,错误的是( )A.积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B.积雪虽然没有熔化,也会由于升华而使积雪层变薄 C.积雪能够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D.为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盐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可加快冰雪的熔化10.(2分)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 )A.甲温度计 B.乙温度计 C.丙温度计 D.无法判断11.(2分)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D.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12.(2分)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13.(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4:3,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物运动时间之比为( )A.2:1 B.1:2 C.9:8 D.3:114.(2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15.(2分)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看到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5分)基本测量工具的读数:(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2)如图2是小明使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则A尺测量的长度为 cm,B尺测量的长度为 dm。(3)如图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17.(2分)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则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是 。18.(2分)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19.(2分)声学知识在医学上有许多应用。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时,用手轻轻敲击,倾听声音,即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 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当给病人检查心脏时,使用听诊器,目的是 。20.(3分)改革开放40年以来青岛制造的“复兴号”高铁已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雨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列车的最高时速为360km/h合 m/s,某列车全长200m,以最高时速行驶,完全通过一隧道用了10s,则隧道的长度为 m。21.(2分)音乐会上台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 ,琴声通过 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观众根据声音 的不同可以听出还有什么乐器在演奏。22.(2分)现在不少餐厅的菜都利用干冰营造若隐若现的效果。这是因为干冰 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白雾形成若隐若现的效果,让食客有一种美的享受。23.(1分)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三、简答题(7分)24.(7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请问这些“白气”是怎样形成的?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5.(6分)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过程①如右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重做上述实验。结论②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音调越高。问题讨论③如右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封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可知 不能传声,推理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法。26.(6分)测量平均速度器材斜面、垫本、金属片、小车、刻度尺和 过程数据②保持斜面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C段和上半程AB段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数据如下:路段路径s/m时间t/sAB0.961.2AC0.480.8结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问题讨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因不便于测量时间因此斜面应保持较 的坡度。27.(12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水蒸气 B.小水珠(4)如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奈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10分)连云港市正在建设的“BRT”系统,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已知从起点海州站到终点墟沟站的距离约为34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29.(10分)阅读下表中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单位:m/s),回答问题:(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请你写出两条。(2)在长约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100水(常温)1500铁5200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1.6m,故A错误;B、石阡5月的平均气温约25℃,故B错误;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3m,故C错误;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符合实际,故D正确。故选:D。2.【解答】解:诗人能听出声音是钟发出的依据是音色。故选:D。3.【解答】解: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衣服上的水分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C、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B、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C、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故C正确。D、在8:20~8:30时间段内最低速度小于20千米/时,最高速度为60千米/时,则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故D错误。故选:D。5.【解答】解: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故选:B.6.【解答】解:设小红用的时间为t,因为v=,则速度为v小红=,兰兰的速度为 v兰兰==,第2次比赛时,s小红′=110m,s兰兰′=100m,因为速度不变,小红用时:t小红′===,兰兰用时:t兰兰′===,因为<,所以小红先到达。故选:B。7.【解答】解: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故选:D。8.【解答】解:A、“呼麦”中的声音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不是响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呼麦”中的高音和低音都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不是超声波和次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的高低没有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9.【解答】解:A、雪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华现象,是放热的,故A叙述错误。B、积雪虽然没有熔化,也会由于升华而使积雪层变薄,故B叙述正确;C、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因为积雪能够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故C叙述正确。D、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D叙述正确。故选:A。10.【解答】解:甲放在空气中时,它所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它的显示的是瓶中酒精的温度,因为是密闭的,因此它的温度等于外边空气的温度;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酒精要蒸发,蒸发要吸热,使丙玻璃泡的温度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由此可以判断,甲、乙两只温度计的刻度是正确的,而丙的示数应该比其它两支的示数要低才对,现在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故丙是不正确的。故选:C。11.【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B符合题意;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是纵波,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大,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解答】解:A、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B、路程图象是直线,其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物体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路程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该变,做不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B。13.【解答】解:由v=得,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故选:C。14.【解答】解: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15.【解答】解:A、擦地后,开窗通风加快了屋内空气的流通速度,使蒸发加快,地面变干地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中取出的温度较低的汽水瓶,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变为小水珠,我们看到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变为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灯泡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发生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的钨蒸汽,熄灯后,温度降低,钨蒸汽又发生凝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附着在灯泡玻璃壁上,使灯泡看起来变黑,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解答】解:(1)图1中甲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2)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A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3.31cm﹣1.00cm=2.31cm;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3.3cm﹣1.0cm=2.3cm=0.23dm;(3)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60s+37.5s=337.5s。故答案为:(1)乙;﹣4;(2)2.31;0.23;(3)337.5。17.【解答】解:(1)小刚买书前走的路程为s=vt=15km/h×=3km,小刚买书后走的路程为s1=s总﹣s=12km﹣3km=9km,买书后至到达外婆家的时间为t1==0.5h=30min,那么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2====15km/h,(2)小刚在路上一共花费的时间为12min+6min+30min=48min,由于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外婆家,所以他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应是9:48。故答案为:15; 9:48。18.【解答】解: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朵的位置在改变,就会感觉云朵是向西运动的;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的位置在改变,就会感觉月亮向东运动。故答案为:月亮;云朵。19.【解答】解: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听诊器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答案为:音调;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20.【解答】解:小雨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列车速度:v=360km/h=360×m/s=100m/s;某列车全长200m,以最高时速行驶,完全通过一隧道用了10s,总路程s=vt=100m/s×10s=1000m,则隧道的长度s隧道=s﹣s车=1000m﹣200m=800m。故答案为:高铁;100;800。21.【解答】解: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振动产生优美的琴声;琴声通过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耳中;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观众根据声音音色的不同可以听出还有什么乐器在演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22.【解答】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餐厅中的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答案为:升华;液化。23.【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时,教室的实际温度℃×(32﹣5)+0℃=30℃。故答案为:30℃。三、简答题(7分)24.【解答】答: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不会沸腾。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5.【解答】解:根据实验可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封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据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推理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实验推理法。故答案为:快;真空;实验推理。26.【解答】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中需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行驶的时间;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0.8m/s,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v′===0.6m/s,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是:v″===1.2m/s,比较可知v′<v″,所以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变大;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故答案为:秒表;0.06;变大;小。27.【解答】解:(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从图象可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时间用秒表;(3)烧杯中有“白气”冒出,这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选B;(4)由图象可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用时25min﹣10min=15min。故答案为:(1)能使试管受热均匀;慢;(2)秒表;(3)B;(4)不变;15。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解答】已知:从起点海州站到终点墟沟站的距离约为s=34km,专用车的平均速度为v1=80km/h,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v2=40km/h求:(1)专用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t1=?;(2)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t=?解:(1)∵v=∴专用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t1===0.425h=25.5min;(2)乘坐轿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t2===0.85h=51min,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t=t2﹣t1=51min﹣25.5min=25.5min。答:(1)专用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25.5min;(2)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25.5min。29.【解答】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0℃)中传播时,声速为:331m/s;声音在空气(15℃)传播时,声速为:340m/s,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由表中数据:声音在煤油(25℃)中传播时,声速为:1324m/s;声音在水(常温)中传播时,声速为:1500m/s,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空气===2.6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金属=t空气﹣Δt=2.6s﹣2.43s=0.17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金属===5200m/s。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答:(1)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中考物理质检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