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8盐化肥完美课件PPT
展开一、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1.定义:组成里含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统称为盐(食盐是盐,但盐不一定是食盐)。2.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1)氯化钠(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有咸味,可作调味品、防腐剂、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消除积雪等。(2)碳酸钠(Na2CO3):俗名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用于生产玻璃、洗涤剂、造纸、纺织等工业。(3)碳酸氢钠(Na2HCO3):俗名_________,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___;可作发酵粉、汽水,治疗胃酸过多症。(4)碳酸钙(CaCO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实验室中用来制取_________可用作补钙剂,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3.盐的溶解性(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易溶。(2)氯化物中氯化银不溶。(3)硫酸盐中硫酸钡不溶,硫酸银、硫酸钙微溶。(4)碳酸盐中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易溶,其余大多数不溶。
【速记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放入水中易溶完。硫酸盐类也易溶,但要除去钙钡银。盐酸盐除银亚汞,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4.盐的化学性质(1)置换反应:盐+金属→______________如:FeSO4+Zn===ZnSO4+Fe
(2)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②条件:有沉淀、气体或_____生成。 ③特点:“二换二”;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3)举例 ①盐+酸→新盐+新酸 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盐+碱→新盐+新碱 如: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盐+盐→新盐+另一种新盐 如:Na2SO4+BaCl2===BaSO4↓+2NaCl。
AB+CD→AD+CB
5.粗盐提纯的原理: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精盐。二、化学肥料1.种类及作用(1)氮肥 ①概念: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__________的化肥,如:NH4NO3、CO(NH2)2、NH4HCO3。 ②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缺乏时叶色发黄,枝细叶小。 ③性状: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于水。
(2)磷肥 ①概念: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磷元素的化肥,如:Ca(H2PO4)2和Ca3(PO4)2。 ②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根系发达。缺乏时,生长迟缓,产量低。 ③性状:灰色粉末,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3)钾肥 ①概念: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_________的化肥,如:KCl、K2SO4。 ②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缺乏时,植物茎秆细软,易倒伏。 ③性状: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于水。
【速记口诀】钾长茎秆,氮长叶,开花结果用磷肥。
(4)复合肥①概念:含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如:KNO3,NH4H2PO4。②作用: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2.氨态氮肥的检验及使用(1)检验:加__________研磨:若能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含有铵根离子,即为铵态氮肥。(2)使用注意事项:不能与____________混合使用,因为混合后会放出氨气而造成资源浪费。3.化肥施用(1)过量施用:①污染大气(产生氮化物和硫化物的气体)。 ②污染水体(使水体含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 ③污染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2)不合理施用: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同时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1.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特殊的复分解反应,因此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2.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3.农田施肥时,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用的原因:草木灰呈碱性,会和铵态氮肥反应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4.化肥的鉴别注:加熟石灰研磨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一定是铵态氮肥。
实验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1)溶解:称量粗盐,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2)过滤:将粗盐水用玻璃棒引流到提前铺好滤纸的漏斗内,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
过滤操作: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漏斗内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a.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c.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___________,防止液滴溅出。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3)蒸发结晶:将过滤好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当有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晶体移到纸片上称量,计算出精盐的产率。产率=3.实验误差
例1 [2017常德]如图是某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操作:(1)D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实验中称取了5.0 g粗盐,为使粗盐充分溶解。计算理论上所需蒸馏水的体积应为________mL(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实验操作C中有两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1处)。(3)如图2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数字序号)。
漏斗下端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或没
(4)老师建议:在实验操作B和C之间增加“溶液静置”的步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计算结果显示精盐产率偏高,其可能的不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使不溶性物质沉降,防止堵住滤纸上的小孔,以便加快过滤速度
蒸发时,精盐没有完全蒸干就称量
【解析】(1)D的操作是蒸发,假设5 g全是氯化钠,设要溶解这些盐至少需水的质量为x,则100 g∶36 g=x∶5 g,x≈14 g,所以理论上需蒸馏水的体积为14 mL。(2)过滤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图中一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二是漏斗下端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3)制作过滤器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4)刚溶解所得的液体中,还有些细小颗粒物悬浮在溶液中,若不静置直接过滤,这些细小的颗粒物会堵住滤纸上的孔隙,使过滤速率变慢。(5)如果所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可能原因之一是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量,也可能是过滤时滤纸破损,所得滤液浑浊,或是称量有误等。
制备精盐的过程(1)流程图(2)加入试剂的作用Ⅰ.氯化钡——除去Na2SO4,其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 BaSO4↓+2NaCl。Ⅱ.氢氧化钠——除去MgCl2,其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Ⅲ.碳酸钠——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 CaCO3↓+2NaCl、BaCl2+Na2CO3=== BaCO3↓+2NaCl;Ⅳ.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其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Na2CO3+2HCl=== H2O+CO2↑+2NaCl。
例2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1)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加入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试剂Y的化学式是_____,请分别分析:Y不足量或过量时,对本实验是否有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Cl2=== CaCO3↓+2NaCl
不足时,得到的精盐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过量时,由于氯化氢蒸发时挥发掉了,对精盐纯度没有影响
Na2CO3+BaCl2=== BaCO3↓+2NaCl,
【解析】(1)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除尽硫酸钠。(2)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的试剂X是碳酸钠,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3)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试剂Y的化学式是HCl,稀盐酸不足量不足时,得到的精盐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过量时,由于氯化氢蒸发时挥发掉了,对精盐纯度没有影响。
考 点 1 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
例1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2CO3的部分化学性质。(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___色。(2)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反应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Ca(OH)2+Na2CO3=== CaCO3↓+2NaOH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CaCl2 B.BaSO4 C.NaCl
【温馨提示】Na2CO3属于盐,但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这是Na2CO3的特性。
【解析】(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2)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3)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4)A.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用于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B.硫酸钡难溶于水,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于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C.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
考 点 2 化学肥料
例2 [2017六盘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刺激性的气味产生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
【方法指导】1.鉴别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 2.只有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气。
【解析】(1)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白色的固体,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色粉末,故与其他化肥从外观就可以区分出来。(2)稀盐酸能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铵、硫酸钾均不反应,故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氢铵。(3)剩余的两种化肥中氯化铵是铵态氮肥,遇碱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硫酸钾不能;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氯化铵。
考 点 3 粗盐提纯
例3 [2017来宾]在粗盐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D.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解析】A.称量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应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故正确。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故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错误。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正确。
[2017上海]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 g水。(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______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4)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____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 g,加入约30 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解析】(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 g/100 g水。(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过滤。(3)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故正确。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故错误。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故正确。d.加热过程中不能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故错误。(4)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30 mL,理由是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 g,加入约30 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2HCl+Na2CO3=== 2NaCl+H2O+CO2↑
HCl+NaHCO3===NaCl+H2O+CO2↑
本讲涉及的重要化学方程式整理:
盐和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盐和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盐化肥,思维导图,真题演练,LiOH溶液,CO2,试管中没有物质残留,试管中有物质残留,NH4Cl,金属离子,小苏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盐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主干回顾,几种常见的盐,小苏打,白色固体,酸根离子,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另外两种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盐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