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第1页
    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第2页
    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品味关键词-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方法技巧透析,答题技巧与步骤,考点典型例题精讲,习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品味关键词古人作诗壤词都很讲党练字,经过作者错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剧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报声词、语气词等。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一、考点方法技巧透析[考试题型]考题设问模式:1.设问型-某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探究型——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比较型——本诗(词)的某字换成另一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二、答题技巧与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现情境。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出怎样的意境,表达出怎样的感情,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答题模板]某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xxx,它运用了xxx的手法,写出了xxx的景象(或描绘了一幅xxx的画面),表达了xxx的思想感情。 三、考点典型例题精讲1动词动调是古诗调中最常遇到的炼字类型,具有根强的概括性,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
    (唐]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着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赢客塞城。 [问题呈现]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解题指津]本题可以按照答题的“三步走”来进行。第一步:解释“背”字在旬中的含义;第二步,将“背”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该句景象;第三步,点出“背”字所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背”是背着的意思,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用返乡的大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步骤三)。 2.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但需注意两种特殊情况:一是形容词重叠运用;二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例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以下问题。鹦鹉曲 农夫渴雨[]冯子振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问题呈现]“看一片闲云起处”中的“闲”和唐代诗人来鹄绝句“无限早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中的“闲”意思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解题指津]在这首曲子中,首先看“闲”字有没有上述的两种特殊情况,再判断两处“闲”的意思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按照赏析关键词的“三步走”来分析;若不一致,则分则指出二者的不同,再按照“三步走”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一致。两个“闲”字都是“悠闲”的意思(步骤一),都描写了无视农夫的焦虑不肯下雨的云彩(步骤
    二),表现了农夫对这种您闲的云云影的恼怒之情(步骤三)。 3.副词副调常用来限制或修饰动调、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它在典诗歌中一般居于辅助地位,但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内容变得深刻,可起普通实词起不到的作用。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谒金门.示知命弟黄庭坚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注]①本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贬所黔州。知命是其弟,自芜湖登舟至黔州看望黄庭坚。②吴头楚尾:即豫章,今江西,春秋时为吴国之西界,楚国之东界。[问题呈现]请简要赏析《谒金门.示知命弟》首句中的“又”字的表达效果。[解题指津]解答这道题需要结合注释中的写作背景来考虑。[参考答案] “又”字表示重复和继续 (步骤一),过了一座山,又是一道水,山水不断,路程迢迢(步骤二)。“又”字写出了弟弟知命万里远来,行路艰达了词人对弟弟前来看望自己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步骤三)。 4.数词效果。数词可以表达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会收到出人意料的表例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早梅[唐]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样开。
    风遇幽香由,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①齐已:唐末著名诗僧。早曾热心于功名任进,然西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问题呈现]早梅》(齐已)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晚唐诗人郑谷将原句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的原因是什么?[解题指津]在本诗中,“数枝”梅花和“一枝”梅花相比,那“一枝”梅花傲然怒放于皑皑白雪中,愈发显得梅花是那样的清奇、香绝、孤艳,极富意境美。所以这个“”字,看似平常,却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妙传了人物心绪,还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换了“数”字,绝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同时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5.色彩词鉴赏古代诗歌时,要注意色彩词语的搭配和组合,这些词可以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进而折射出作者的主观情绪。例5.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小桃红 秋江[元]倪瓒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苹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问题呈现]这首曲子描绘了意境曲远的秋水景色,读来如同欣赏-幅引人入胜的画卷。请从色彩方面对这首曲子进行赏析。[解题指津]诗歌中常常借助色彩词形象地描摹景物、表情达意。这首曲子中“雪晴天”两句就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萍、粉红色的蓼花高低不齐地长在水边的图景。作者将白、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生动形象、异常绮丽。[参考答案]“雷晴天”两句将白、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级得生动形象、异常结丽。 6.叠音词叠音词除了形象地摹拟声音形态,营造意境,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外,还起到了舒缓音节,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的律感的作用。例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元八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注]①元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问题呈现]简析这首唐诗中首句两个叠音词的作用。[解题指津]从描绘意象和营造意境上分析,“溪岚”是指山溪的水汽雾气,用“漠漠”来形容“溪岚”的特点,那么“漠漠”即水汽蒙蒙之意,给人迷蒙之感,而“树重重”则给人树木茂盛之感,这就足见此地环境之
    幽美。而从音韵的角度来看,我们还需考虑“漠漠”“重重"作为叠音词的韵律美。[参考答案](1)    “漠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溪岚的迷蒙,“重重”准确鲜明地表现出了树木的茂盛。(2) 展现了友人溪居景色的幽美。(3) 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7.拟声词拟声词是革拟事物声音的词语,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拟声词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洮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荤确:山多大石。[问题呈现]请结合全诗赏析 铿然”一词的妙用。[解题指津]第一步,分析“铿然”一词的含义;第二步,指出“铿然”所用的手法,再现情景;第三步,点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步骤一),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曲形成鲜明对比(步骤二),表达出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步骤三)。8.语气词语气词主要用来标示句子的各种语气,在古代散文中较为常见。在讲究含蓄蕴藉的诗词中,恰当地运用语气词,也能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例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令[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问题呈现]请探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也”字的作用。[解题指津]此题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和当时的背景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也” 字表达了词人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的感叹。
    五、习题链接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拟古(其三)陶渊明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注]①遘:遇。②本旬化用 《诗经.柏舟》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一句,其意为“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随便移动”[问题呈现]“草木纵横舒”一句中“舒”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问好在哪里?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宋]张元干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问题呈现]请分别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题呈现]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请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长安君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问题呈现]请赏析颔联中的叠词妙用。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①[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①诗中的“十五夜”,指中秋之夜。[问题呈现]《全唐诗》收录此诗时,把“落”字写成了“在”字,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哪一个更好?并说明理由。    6.特别题型:一词领全诗题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个字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金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 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 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附答案1“舒”意为“舒展”。一个“舒”字,形象地i写出春回大地、草木舒展身姿、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流露出诗人难以抑制的欣喜之2. (1)“湿”是“打湿”“沾湿”之意,描写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沉重的心情。(2)“迷”是“迷失”之意,描写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3.示例1:“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示例2:“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帐惘的心绪;而“应有”三字却不能道出此意。4.“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的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5.用“落”字好。“落,字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酒落人间。“在”字就显得平淡寨味,不够形象生动。 五、中考真题湖南郴州市】(二)古诗鉴赏(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2分)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9.(2分)比喻 水中映月。(每空1分,第二空答案与”“相关即可。)10.(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湖南省衡阳市】(一)阅读《诉衷情》,完成7-8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诗中觅封侯用了          (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             修辞手法。(2分)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7.班超 排比(2分。每空1分。)8.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2分。表达方式1分,感情1分。)【湖南省娄底市】(二)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5.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16.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湖南株洲市】(三)梦至苍溪(宋)陆游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注】诗序:自春来,数梦至苍溪,五月十四日又梦。苍溪在四川,杜甫曾在此题诗。作此诗时作者八十二岁,与苍溪相隔万里。25诗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个词是                 。(2分)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4分)【答案】2分) 电掣(2分) 4分) 热爱或怀念(1分)结合数梦,谁护,清晰记得时间:猿啼月落时分析(1分);惆怅或遗憾(1分)结合时光飞逝,年华老去,不能再临,谁护分析(1分)。吉林省(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5夜宿七盘岭宿字的意思是          。(1分)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答案】15.(1分)住宿(住);过夜16.(2分)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17.(2分)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江苏常州市】4.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未能城里去,且复溪边来。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答案】4.(3分)参考答案:送客。全诗围绕送客展开,送客是诗歌的诗眼【江苏省淮安市】(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分) 【答案】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相关教案

    知晓表达方式-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

    这是一份知晓表达方式-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方法技巧透析,答题技巧与步骤,考点典型例题精讲,习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会语言风格-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

    这是一份体会语言风格-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方法技巧透析,答题技巧与步骤,考点典型例题精讲,习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确修辞手法-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

    这是一份明确修辞手法-2022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高分突破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方法技巧透析,答题技巧与步骤,考点典型例题精讲,习题链接,六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