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四)交响曲教学课件ppt
展开《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能随乐哼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
2、能说出《“惊愕”交响曲》乐曲名称及作曲家
过程方法
1、通过听赏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的变化规律并能写出变奏示意图
2、通过图形记谱听辨出主题变奏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曲家“惊愕”的本意
2、体会作曲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做人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于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体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变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随乐哼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听赏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的变化规律并能写出变奏示意图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游戏导入:教师使用小堂鼓打节奏,学生模仿:请个别学生打节奏,全体模仿
教师在学生打节奏过程中,突然敲出一个重音。
教师问:为什么大家停下来了?
学生跟打节奏
学生回答,突出吓一跳的感觉。
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平淡中感受“惊愕”
(二)、初部听赏作品,了解作品
在我们的音乐世界中也有一位作曲家跟他的观众开了个小小的玩笑,那这首作品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作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初次聆听作品的主体部分,问: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旋律、节奏、音色、力度方面分析)
再次听赏主旋律,问:你能听到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段不同旋律吗?(了解什么是二段体结构)
第三次听赏主旋律,要求边听边用手指画出主题的旋律(旋律走向图)
学生回答问题:欢快中一个强音吓一跳。
旋律:简洁、流畅
节奏:轻快、活泼
音色:柔美的弦乐器主奏
力度:轻柔、但两个乐段中有一次很强的合奏强音。
学生了解二段体结构
画出自己的旋律走向图
聆听主旋律,要求学生熟悉主旋律并能哼唱主旋律,为后面分析乐曲做铺垫
(三)、完整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聆听全曲,用简洁的图形画出作品的结构
问:主题出现了几次?你能从结构图中发现主题再现的特点吗?
从我们刚才的结构图中我们发现了主题及变奏一共出现了5次,每一次出现似乎一样又似乎不太一样。这样的音乐形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音乐体裁,——变奏曲(出示变奏体知识内容)
了解这种体裁我们来一起再次聆听每个变奏,主题的各个变奏是如何变化的?
(各个主题及变奏分析表)
变奏曲曲式结构:A+A1+A2+A3+A4……
完整欣赏全曲。
完整聆听作品能够清晰的画出音乐旋律图形。
通过旋律图形能够发现主题出现次数。
了解变奏曲的知识
通过再次聆听作品能够说出每次变化的特点。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学生通过聆听找出乐曲中重复出现的相似旋律,为学习变奏曲做铺垫。
(四)、了解作品和作曲家
1、师:作曲家巧妙的运用力度的变换和情绪的对比跟观众开了个玩笑,那我们来了解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吧(出示作曲家及生平)
2、那这位作曲家又为什么会跟他的观众开这样一个玩笑呢?(出示作品的创作背景)
揭示生活、学习的真理和态度“知之为知不不知为不知”
学生了解海顿的国籍、年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故事,同时懂得生活的态度
了解作品的同时懂得生活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现)
(五)、小结、作业
在音乐的世界中还有许多变奏曲曲式的乐曲。如莫扎特《星星变奏曲》课后大家试着用今天的方法聆听乐曲有几个变奏组成。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热爱音乐生活。
作业:《星星变奏曲》乐曲分析。
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方式分析乐曲,从而真正掌握变奏曲曲式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弗朗茨·约瑟夫·海顿,西洋管弦乐器,交响曲,音乐主题,变奏Ⅱ,变奏Ⅰ,变奏Ⅲ,变奏Ⅳ,改变调性,变化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交响曲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交响曲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现与合作,“惊愕”的由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4惊愕交响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