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 、岩石、生物 、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 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 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右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 ℃,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1.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如下表所示。
(2020全国Ⅰ卷,9~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第1~3题。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
解析:第1题,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知,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刚刚长出的幼树。第2题,林线(上限)主要取决于冬季最低气温,由“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可知冬季升温幅度大;结实主要是在夏季(据生长季短推测),需要有较优越的温度条件,“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夏季)升温幅度不大,即生长季稳定。第3题,结实线稳定,限定了岳桦林的种子传播范围,所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线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过了种子传播范围,就会趋于稳定。
植被与土壤1.植被(1)森林植被。
2.土壤(1)定义: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野外观察土壤内容。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据此完成第1~2题。1.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关系不大,A项错误;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进行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但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无关,B项错误;岩石风化物即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C项正确;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D项错误。第2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质生物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因此②④正确,选B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2019云南检测)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1.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 )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2.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大气降水B.增强地面蒸发C.减小昼夜温差D.减少风蚀水蚀
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案例分析
(2014全国Ⅰ卷,7~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第1~3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第1题,通过计算,生物量2009年为4,2010年为4.78,2011年为4.93,2012年为5.04,2013年为5.19,生物量逐年提高,①正确,②错误。通过读表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变,而草本植物数量增多,因此植株密度增大,③正确。植被分布情况无法判断,④错误。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5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5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含答案),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岩石圈,有机物,光合作用,地形雨,课时作业十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这是一份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导学,水循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物质迁移,图解思路,感悟核心素养,答案A,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