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展开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读图,认识主要的地质构造及其相应的构造地貌(A、B、C、D),完成下列问题。
1.褶皱山——背斜与向斜:(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_____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_。(2)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3)板块运动与地貌。
①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的生长边界。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位于板块_____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_。③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_____,地壳比较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断块山——地堑与地垒:(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
(2)断层的位移类型。
3.火山:(1)成因:_____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2)组成:包括火山___和火山锥两部分。
【图表应用】在下列图中标出相应的地质构造。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基础考点1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析考题】例题 褶皱与断层(2020·全国卷Ⅲ)如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其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
【备选例题】(2020·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解析】(1)选A,(2)选D。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关联知识】关联1 地质构造的比较分析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关联2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图示进行理解。
【对点训练】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读某区域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1、2题。
1.图示构造地貌是( )A.背斜谷地B.背斜山脊C.向斜山脊D.向斜谷地2.图中甲处所在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A.340 mB.330 mC.339 mD.334 m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根据构造等高线形态,构造线凸向数值大处,是向斜构造。根据地形等高线,图示为山谷地貌。图示构造地貌是向斜谷地。第2题,图中甲所在岩层顶部是60 m,地表海拔范围是390~400 m,该岩层的埋藏深度范围是330~400 m,最大埋藏深度小于400 m即可,可能是399 m。
(2020·宝鸡模拟)如图为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自西向东沿甲到乙线路进行野外考察,依次记录了6个观测点的岩层新老(代号P—Q—S由老到新)关系。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对甲到乙线路的描述,可信的是( )A.先经过山脊再经过山谷B.沿线可见茶树布满层层梯田C.S观测点是该区域海拔最高的地点D.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可达150米
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M处岩层物质容易被侵蚀②M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③N处容易发生泥石流④N处地下有丰富的石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3选B,4选C。第3题,N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M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故先经过山谷再经过山脊;江南地区,沿线可见茶树布满层层梯田;S观测点往南是该区域海拔最高的地点;等高距为50米,最低处为450~500米,最高处为650~700米,沿线相对高度为150~250米。第4题,M处中间岩层新,两侧岩层老,为向斜,槽部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为良好的储水储气构造,②正确,①错误;N处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为背斜,地貌为山谷,形成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我国江南降水多,容易发生泥石流,③正确;N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我国江南石油资源少,④错误。
【加固训练】(2018·海南高考)如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变形,因此不属于褶皱。第2题,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
基础考点2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研析考题】例题 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解析】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关联知识】关联 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
【知识拓展】交通线选址的四大原则(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对点训练】 (2020·唐山模拟)如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 m,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 m,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 m多厚的大块碎石层。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甲、乙两地坡度不同B.甲、乙两地土壤质地不同C.甲、乙两地坡向不同D.甲、乙两地纬度不同2.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碎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A.加固立柱B.减轻雨水冲刷地面C.减少洪水侵蚀D.隔热保温
【解析】1选C,2选D。第1题,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冻土广布,为保证桥梁稳定,甲、乙两地的立柱应该插到永久冻土层,甲地位于河谷的阳坡,热量条件比乙地好,永久冻土层埋藏更深,故立柱埋藏深度深,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乙两地坡向不同;结合图示信息,小区域范围内,甲、乙两地坡度、土壤质地和纬度差异不大,不影响立柱的埋藏深度。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桥梁立柱的稳定性主要受冻土的影响,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碎石层可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减少冻土的冻融;碎石堆积加固作用不明显;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作用对立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结合图中洪水水位可知,甲、乙两地不受洪水冲刷的影响。
如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2015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据此,完成3、4题。
3.修建乙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通行能力B.减少占用耕地C.防止洪水威胁D.增加通车里程4.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与耕地B.城镇与气候C.资金与植被D.地形与技术
【解析】3选A,4选D。第3题,图示为我国的西南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乙高速公路所在区域原先无公路,所以修建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通行能力;修建乙高速公路会占用耕地;修建高速公路无法防止洪水威胁;增加通车里程不是主要目的。第4题,山区地形坡度大,山区公路呈“之”字状可以减小道路的坡度,同时减小道路修建的难度,故反映了地形、技术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河流、耕地、城镇、气候、资金、植被不是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
【加固训练】 (2020·广州模拟)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B.乙C.丙D.丁2.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地海拔在100 m以下,乙地海拔在200 m~300 m,丙地海拔在500 m~600 m,丁地海拔在400 m~500 m,故丙地海拔最高。第2题,图中无居民点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体现出山区公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则。图中公路呈“之”字状弯曲,主要目的是避开陡坡。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地形不仅影响着聚落的分布,也影响着交通线的分布及其运输方式。为了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我国努力克服了地形对交通线建设造成的困难。本着成本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原则,不断改善山区的交通问题。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键词句】影响着聚落的分布、影响着交通线的分布、本着成本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原则【命题导向】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等。
【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3)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4)(选择题或综合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褶皱形态:背斜。 依据: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原则: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3)地形类型: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张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小时的智能化高速铁路。
全线重点工程之一:草帽山隧道草帽山隧道位于张家口市区南侧附近,全长7.34千米,穿越草帽山主脉,山势陡峭,隧道洞身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凝灰岩,该地层成因复杂、成岩作用差、风化程度不一、小型构造发育,突变性强,下穿既有重载铁路、高速公路等地域。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3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定向,素养导引,影响地表形态的力量,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课时一,挤压碰撞,张裂分离,“地球上的伤疤”,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课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精品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提示,“两看”法判断断层,读图方法,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18《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18《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新高考专用),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力作用与地貌,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小试牛刀,考向回归,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板块挤压碰撞典型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