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word版 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14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word版 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14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word版 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14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座号 |
|
八 年 级 物 理 模 拟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分两卷.第Ⅰ卷选择题,共两道大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2.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青岛周杰伦的倾情演唱会,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周杰伦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深
3.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后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7.如图,小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则(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2m/s
D.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8.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9.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0cm B.40cm>f>20cm
C.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10.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放热
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一定体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叫做密度
D.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2.对下列现象所做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向眼镜片上哈气,发现上面有一层水珠,说明气体可以液化成液体
B.将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随着罩内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 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汽化放热
D.让平行于主光轴光射向凸透镜,发现折射后的光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3.下列几幅图是小明同学完成水沸腾实验”时的图片和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实验装置是自上而下安装 B.乙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小华装入烧杯中的水量较多C.丙图中水不会沸腾 D.丁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14. 青岛国际帆船比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同向运动甲乙两队帆船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刻乙队运动的距离大于甲队运动的距离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15.小军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不规则物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乙所示,将该物块放入原来盛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B.该物块的质量为54.4g
C.利用图内测出物块的体积为45cm3
D.该被测物块的密度为2.7g/cm3
请将选择题所选答案填写在下面对应的位置处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共65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7分,共8小题)
16.探究声现象(5分)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敲击后正在发声的音叉把接触的乒乓球弹开,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钢尺的振动;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选填“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重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______,音调越高.
(4)丙图中,当钢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时,即便用力拨动钢尺也没有听到发出的声音,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5分)如图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按图组装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待温度升至40℃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上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
18. (4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C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C。
(3)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为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此时在纸板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甲中,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BO射到O点,光将沿________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小亮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可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撤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承接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小亮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在某次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无论怎样在水平面上移动,都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1.(6分)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cm.
(2)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3)在(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的.
(5)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_______ ________.
(2)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4)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23.(4分)小刚妈妈从银座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刚想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来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了有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小刚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m1=45g.
(3)将花生油倒在量筒里,如图乙所示.花生油的体积为V=________cm3.
(4)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在空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________g.
(5)小刚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花生油的密度为ρ油=________kg/m3.
四、作图与解析题(10分)
24.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如图所示,河里B处有鹅卵石,人眼在A点,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见鹅卵石的光路图.
25. 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
(1)光源S的位置;
(2)ab的入射光线;
(3)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26.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五、计算题(13分)
27.(4分)如图是CRH380BL型电力动车组16节车厢总长度为400m,该动车正在做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一个安全位置测量整列动车通过他共用了8s。
(1)这列动车的速度为多少?合多少km/h?
(2)已知青岛站到泰山站的距离约为270km,如果这列动车以这个速度行驶,则到泰山站需用多少分钟?
(3)如果动车以这个速度穿越大南山隧道,全长为11600m,则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 (4分)国际冬奥会与残奥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m、宽0.6m,在箱内加深度为0.45m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1)冰块的质量是多少kg?
(2)箱子高度是多少m?
29.(5分)(农业上需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进行选种,现有某盐水样品的质量为650g,体积为500mL,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此盐水样品的密度为多少 g/cm3?
(2)为达到选种要求,应往样品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六、阅读探究题(5分)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火星追梦
2020年7月23日,中国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目前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测器“自拍”、中途修正、深空机动、载荷自检等工作,并将于55月择机实施降轨.
火星车由结构与机构、移动、天线、热控、供配电等10个分系统组成,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能够承受整个任务过程中的力学、热、辐射等空间环境;二是落火后火星车与进入舱配合完成释放、分离任务;三是在火昼时完成火面感知、探测、移动等工作,在火夜时进入待机状态,也就是“一夜好梦”,四是能够适应火面环境,具有自主休眠唤醒能力.
为了抵抗夜晚零下85摄氏度的低温,也为了更加结实,火星车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材料.其中,火星车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将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并且超轻特性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跑得更远.一种硅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0.16mg/cm3,这种物质看上去像凝固的烟,但它的成分与玻璃相似.由于气凝胶中99.8%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吸油效果和隔热效果,一寸厚的气凝胶相当20−30块普通玻璃的隔热功能.即使把气凝胶放在玫瑰与火焰之间,玫瑰也会丝毫无损.
(1)“天问一号”传回的地月合照中,地球和月球都呈月牙形,照片中可以看到的部位,就是被太阳照亮的地方.下列成语故事与这一光现象原理相关的是( )
A.海市蜃楼 B.凿壁偷光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
(2)文章中关于气凝胶的“超轻特性”的说法,是指气凝胶的________很小.
(3)气凝胶”这种材料放在玫瑰与火焰之间,玫瑰丝毫无损,说明了它的________.(选填字母)
A.密度小 B.吸收性好 C.隔热性好 D.弹性好
(4)下列“气凝胶”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
A.清洗厨房的油烟机 B.吸除冰箱内的异味
C.做打桩机的重锤 D.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5)一架用密度为4×103kg/m3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质量约8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密度仅为3mg/cm3的硅气凝胶做成,其质量为________kg.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 答案
第Ⅰ卷 (共3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A | B | C | D | B | C | B | B | D | ABC | BC | BD | AD | ABC |
第Ⅱ卷(共65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8分,共8小题)
16. (1)放大物体的振动(2)能量(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快,(4)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钢尺的振动频率太低),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17.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B, 48, 晶体, 大
18. (1)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面相平(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2)99,(3)不变
(4)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19.(1)多次改变AO的入射角度进行实验, (2)不能,验证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O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0.(1)像和物大小相等, 虚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21.(1)9.5 (2)缩小 ,照相机 (4)凸透镜左侧30cm处(原来蜡烛位置), 可逆(5)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u≤f,不成实像
22. (1)使速度比较平缓,便于对时间的测量(2)小于(4)加速;0.8
23. (1)向左调节平衡螺母(3)20
(4)62(5)0.85×103
四、(10分)问答与作图题
24. 折射,反射,图略
25.图略
26.0.6,0.2 作图略
五、(13分)计算题
27. (1)这列动车的速度为50m/s,合180m/h;(2)90min;(3)240s
28.(1)冰块的重力是270kg;
(2)箱子高度是0.5m.
29.(1)此盐水样品的密度为1.3g/cm3.
(2)加水,加1kg.
六、(5分)阅读探究题
30.(1)B (2)密度(3)C(4)C(5)6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四)(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四)(word版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