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第二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高台县第二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 读,写 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阅读文段,完成(1)—(3)题。(9分)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说到敦煌,就不得不提莫高窟。莫高窟上下五层,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尤其以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宵;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翩翩翻卷的彩带,轻盈巧妙、萧洒自如。莫高窟以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亨誉国内外。有一位学者看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节选自姬为民《敦煌莫高窟》,有删改)(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3分)吹拂________ 婀娜多姿______ 精湛________(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错落 宏大 博大精深 B. 云宵 飘游 栩栩如生C. 飘游 亨誉 精美绝伦 D. 亨誉 错落 萧洒自如(3)下列对文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昂首挥臂”和“轻盈巧妙”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B. “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C. “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一句的主干是“壁画是精髓”。D. 文段最后“有一位学者看后感慨地说……”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七彩丹霞景区恢复运营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排队测温入园、预约购票。B.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的地方超过20秒以上。C. 2020年全国两会与往年不一样,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D. 中国女排四次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因是她们共同努力的结果。3. 阅读下面语段,从括号中选出最适合语段的词语填入对应的横线处。(2分)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除夕团圆夜,驰援武汉的军令下达,请战书纷至沓来——“主动______(请愿/请缨)奔赴一线”“听令而行,驰援武汉”“我坚决要求上前线”……一张张带着鲜红指印的请战书里,人民子弟兵支援湖北的话语铿锵有力。“向前,向前,向前……”__________ (前赴后继/马不停蹄)开赴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就是信仰和使命的召唤。落地,出舱,集合,整装。人民军队________(风雨同舟/风雨兼程)、急如星火的脚步,在荆楚大地上敲击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音符。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病房,就是他们的战场;无畏,始终是他们的本色。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情况多么复杂,他们总能用忠诚、无畏和担当________ (创造/建造)奇迹、书就辉煌。致敬!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人民子弟兵。4. 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前选择英勇面对。生活中,英雄无处不在,只待你去发现。某校拟开展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1)下面是某校调查中学生对英雄人物了解情况的结果,请你概括图表的主要信息。(2分)(2)班级准备张贴一副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对联,思维敏捷的小李立刻就想到了一句上联,请你对出下联。(2分)上联:视死如归图报国可歌可泣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校学生会拟举办一场英雄推荐活动。请你在教材或生活中选择一位英雄人物,为其写一段推荐词。(要求:不超过100字)(4分)5. 古诗文默写。(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2)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5)自古以来中国人民捍卫国土的决心从未动摇。边防战士们用他们坚强的臂膀,化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广厦,为我们撑起一片安定的蓝天;振我中华,扬我国威,他们才是真正的“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的大丈夫。二、阅 读(6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 9题。(15分)通往远方的路惠永臣①老家在陇东山区,那里山大沟深,修一条路非常困难。②小时候,我家所在的村子里没有一条平展的马路,都是羊肠小道,曲曲弯弯,凹凸不平。遇到天阴下雨,更是泥泞不堪。特别是下雨天,光脚走在路上,啪啪啪的,很有节奏感,溅得衣服上都是泥巴。如果穿了鞋的,害怕泥巴把鞋子从脚上带走,也害怕把鞋子涂成泥鞋子,回家挨大人的骂,就把鞋子拎在手上走路。③那时候村子里的路大多数是走出来的,并没有人刻意去修路,都是靠人长期走出来的。人们利用这条道,把牛从一块地赶到另一块地,从一座山赶到另一座山;把粪土用荆条编织的筐子挑到一块块地里、一座座山上;把收割后的庄稼,用草绳捆起来,一捆一捆背回到场院里晾晒打碾。这被双脚踩出来的路,承担了农家一年四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承担了日子的殷实与贫窘。④山上有路,沟道里也得有路。没有路,一双脚就不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沟道里的路也是踩出来的,先是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日复一日地踩,接着下沟里担水的人踩,踩踏实了,赶着牲口下沟饮水驮水,这样周而复始地踩,不厌其烦地踩,路就成路了。⑤后来,踩出来的路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就得修路,把路修得更平一点,更宽展一点,这样一些工具才能施展开来,先是农村有了架子车,原来踩出来的路太陡太窄,架子车使唤不了,于是村里人集合起来开始修路,把陡一点的路往平里修一点,把逼仄的路往宽里修一点,把凹凸不平的想办法垫平,够架子车顺利通过。后来有了三轮车,原来架子车能通行的路,显然不能适应三轮车了,于是村里人又开始在路上想办法了,继续往平整、往宽加,路越来越好了,人们的日子也随着越来越好了。⑥如今,几乎家家有了小汽车,有些家庭还有了大卡车,显然供三轮车跑的路又落伍了,人们还得把路再往好里整,于是请来挖掘机和推土机,一次性推到位,推到家家的门口,现在的路平展多了,而且铺了水泥,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也可以穿贼亮贼亮的皮鞋了,再不用担心下雨或者下雪了弄坏鞋子。⑦我小时候,因为没有公路,所以没有见过汽车,后来公路一直从县城修到我们家,然后从我们家延展到远方。有了公路,就有了大汽车,有了班车,人就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远方,看看山外到底是个啥样子。爷爷那辈人,只有爷爷年轻的时候步行了四天四夜,去过县城,回来后给村里人讲了好长时间,全村的人都在劳作之余,伸长脖子听爷爷讲外面的世界,觉得爷爷把人活下了,是见过世面的人。就这么短短几十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好多人不安分于一亩三分地,热衷于出外打工,他们用挣回的钱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坐地铁、高铁、飞机……这一切变化也是归功于路。没路,就没有这些快速的可供远行的工具,心里想得再美,也无法实现。⑧其实,风有风的路,鸟有鸟的道。唯有树,表面上看好像没有路,一生一直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离开半步,像爷爷那辈子人一样,哪里也去不了。其实树也有树的路,树依靠自己的果实和叶子,走了好多路。家乡的苹果、核桃、黄花菜远近闻名,它们远走他乡,用它们走过的路,回报了曾经哺育过它们的乡人,就像我们这些村里年轻的一代人,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在城里谋了职业,成了家。这是一条艰辛的路,这条路我们走踏实了,走远了,我们替父母走到远方,看了外面的世界,父母就高兴,就觉得活得有滋味,日子有奔头了。子女是父母心中的路。⑨路,无处不在,但每一步都得走好,走踏实,才对。(选自《甘肃日报》2020年3月6日,有删改)6.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 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5分)(1)如果穿了鞋的,害怕泥巴把鞋子从脚上带走,也害怕把鞋子涂成泥鞋子,回家挨大人的骂,就把鞋子拎在手上走路。(“带”和“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在这里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于是请来挖掘机和推土机,一次性推到位,推到家家的门口,现在的路平展多了,而且铺了水泥。(“一次性”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8. 第⑦段写家乡路的发展历程时为什么要提到爷爷年轻时候进城的情节?(3分) 9. 谈谈你对“其实树也有树的路,树依靠自己的果实和叶子,走了好多路”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 14题。(15分)一头鲸的死亡 造就了一个深海生态系统王祝华①鲸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在鲸的家族中,体型最大的蓝鲸体长超过33米,重达170吨以上。②中国“深海勇士”深潜器搭载母船“探索一号”完成2020年首次科考TS16航次任务。科学家们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鲸落”一词迅速登上热搜,让更多人认识了这种奇特的生态现象。③“鲸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鲸死亡后沉入海底的意思,在研究中,鲸的尸体、坠落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等,被生物学界统称为“鲸落”。④鲸一直有着“海上霸主”的威名,甚至它的死亡也足以成为一场盛大的献祭。如果把深海的海底比作荒漠,与深海热液、冷泉一样,鲸落如同荒漠中的“绿洲”。⑤鲸落有4个阶段。首先,鲸沉入海底时,最初尸体上的大量蛋白质和有机物会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生物前来,它们以鲸落中的柔软组织为食,如果鲸的体型足够庞大,鲸落上的蛋白质可供这些生物食用4—24个月之久。另外,鲸脂的热量极高,在鲸落被海洋生物们完全吞食、分解的漫长过程中,肥腻的鲸脂包含的能源会细水长流地变成推动海底生态圈运转的“燃料”。⑥接下来,轮到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登场,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够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而快速繁殖。它们一边从鲸落中获取食物,一边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在这里繁衍生息。⑦随后,大量厌氧细菌会在鲸落中滋生蔓延,它们进入鲸骨和其他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并与海水中溶解的硫酸盐结合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的氧将硫化氢氧化获得能量,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重要的能量补充。⑧最后,当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会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比如,充满生机的珊瑚礁。⑨鲸落从形成到最后完全分解,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这期间不光可以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甚至可以影响到新物种的演化。⑩鲸落的出现不仅为深海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将鲸在海水上方获取的能量向下运输,极大地促进了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鲸骨以矿物基质的形式贮存丰富的脂类,这些营养成分靠细菌分解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⑪那么,是不是所有鲸死亡都会形成鲸落?答案是否定的。⑫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环境都能够形成自然鲸落,有科学家通过对美国加州蒙特利峡谷处鲸鱼尸体的长期观察发现,海水深度和相关的物理环境,对鲸落生态圈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⑬自1977年,美国海军的潜水艇第一次在深海中发现了鲸的骨架,随后直到1987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史密斯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鲸尸体形成的生物群落。直到现在,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的数量,不超过50个。⑭生命消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为什么人们发现的自然鲸落的数量如此稀少?首先,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被捕杀或者由于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数量增多,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变得稀少。⑮其次,鲸落是一种偶发的自然现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由于无法及时预测一头鲸什么时候会死,什么时候会沉入深海海底,因此鲸落的发现除了与深潜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外,还有很大的偶然性。(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4月16日,有删改)10. 阅读本文,请概括鲸落出现的意义。(2分)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鲸落上含有的蛋白质和有机物非常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生物。B. 鲸落从形成到最后完全分解,耗时之久,在这期间不能演化出新物种。C. 鲸落生态圈的形成与海水深度和相关的物理环境,密切相关。D. 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鲸落变得稀少的原因之一。12. 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 赏析下面加点词,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5分)(1)接下来,轮到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登场,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够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而快速繁殖。(2)随后直到1987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史密斯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鲸尸体形成的生物群落。 14. 文章最后提到“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的原因,请就“如何保护海洋生物”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5. “词类活用”是常见的文言实词现象。请依据下列类别,从文中各举出一例并解释。(3分)(1)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8. 邹忌“暮寝而思之”,请你说说他“思”出了什么道理。(4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6分)曹植《说疫气》曰: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①,或覆族而丧。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②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节选自《太平御览·疾病部·卷五》,有删改)【注释】①殪(yì):死亡。 ②被褐茹藿:被褐,身穿短褐。茹藿,以橡树的果实为饭,豆叶为羹,喻饮食之粗劣。被褐茹藿比喻生活贫苦。19.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1)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 悉:__________(2)若是者鲜焉 鲜:__________20.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或阖门而殪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 或覆族而丧 或以为死C. 此乃阴阳失位 乃不知有汉 D. 而愚民悬符厌之 吾妻之美我者21. 本文表达了曹植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5分)塞下曲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①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注释】①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22. 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B. “夜战”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在晚上,“桑乾北”点明战争发生的地点。C. 一个“半”字写出士兵作战到半夜依旧不能归家,突出战事的激烈。D. “朝来”一句,诗人以一个士兵的故事,总体反映战场上众多士兵的情况。23. 诗人在《咸阳城东楼》中写到“秦苑”,在本诗中写到“秦兵”,两首诗中都提及“秦朝”,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六)名著阅读。(8分)24.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甲】__A__看出来,这条路子不能靠长,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车容易挣钱的主意。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乙】从这天起,__B___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本书的创作上面。慢慢地,一行接一行,写成了许多页。他忘却了一切,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体验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场景那么清晰地重现出来,但是他却无法将它们转化为文字,写出的字句是那样苍白无力、缺乏激情。凡是他写好的东西,都必须逐字逐句背下来。否则,线索一断,写作就受到了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必须凭着记忆整页甚至整章地背诵,弄得他母亲有时候觉得儿子好像发疯了。(1)填空。(4分)【甲】选段选自老舍的《________》(作品),选段中A是________________。【乙】选段选自________(作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B是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原著,分析A、B二人的形象有何异同。(4分)三、写 作 (60分)25. 片段写作:时光飞逝,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挚爱的母校给予我们太多太多。在毕业之际,请你给初中母校写一封感谢信。(10分)要求:①格式规范,条理清晰;②150字左右;③语言表达简洁、得体、连贯。26. 设想你是备受破坏的地球、面临被摆上餐桌威胁的野生动物、一片日渐消逝的湖泊森林、逐渐皲裂的土地……你会诉说一个怎样的关于你的故事呢?请用倾诉者的口吻,以“如果我不说,你们不会知道,请静静地听听我的诉说”为开头,发挥想象,将题目“________的倾诉”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50分)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摘抄与写作相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甘肃省高台县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根据课文或具体语境默写,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和政县第三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