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阅读
1. 阅读短文。
故乡的云
儿时,我和伙伴们最爱跑到旷野上嬉闹玩耍,玩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绿毯一样的草地上,谁都不说话,只是十分专注地凝视着蓝天。无垠的苍穹委实像一个环形银幕,那些千变万化的五彩云霞酷似画面纷呈的幻灯片依次上演,潜心观看,心旷神怡,百看不厌。
看啊,那纤巧的云朵多像星罗棋布的蘑菇,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场山雨润酥了大山,催发出形形色色的蘑菇,我们像小鸡啄米似的采呀采呀,人喊谷应,闹沸了山洼……
看啊,那些洁白的云朵宛若一群曲颈划蹼的天鹅,把我们领进《天鹅湖》那美丽的童话意境之中……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远海驶来的归帆,那金鳞银翅装满了丰收的舟舸……
有时,一方碧空只有几缕云丝儿,那么薄,那么缥缈,好像丹青高手在宣纸上随意抹了几笔,像泥鳅,像蜗牛,像苍狗……
有时会从山后无端地冒出一堆白雪般的云团来,并且迅速升腾、舒展,似冰山漂移,似雪峰突兀,似棉垛高耸,似氢弹爆炸……
那破晓时的满天朝霞,色彩斑斓,极其生动,犹如一湖莲花怒放,更似宝库打开,放射出迷人的奇光异彩……
当夕阳滑下西山,那残存的火种点燃了西天上的棉絮样的云朵,形成一片熊熊的火烧云,犹如一个巨幅的灯光布景……
到了晚上,天上的云彩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般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啊,故乡的云,你像一首首优美的诗作,歌颂着故乡的可爱!
(1)作者百看不厌的是( )
A.幻灯片 B.云 C.银幕 D.蘑菇
(2)“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这句话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联想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3)文中作者运用了四个“看啊”,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对云的喜爱 B.对故乡的思念 C.对童年的回忆 D.热爱家乡
(4)故乡的云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态各异 B.平平无奇 C.绚丽多彩 D.千变万化
(5)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 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
(2)我”屋墙上挂的是“________”上面的人物是“________”,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________”,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家乡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热闹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我能行。
“这条小鱼在乎!”
在暴风雨过境后的清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海边的景色。无意中,他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在那少得可怜的水里挣扎着。有些小鱼跳出了水洼,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上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忽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儿,他每走到一个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他在不停地捞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水洼里的小鱼成百上千,你救不完的。”
“我知道。”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救它们?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捞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那个男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小男孩儿捞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后来,他也弯下腰,捞起一条条小鱼,把它们扔回海里去。他们每一次扬起手臂,都是在救起一个小小的生命。
(1)从文中找出说明海滩上的小鱼处境非常危险的句子,画上“________”。
(2)在海边散步的男人看到小男孩儿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题目取得巧妙,其巧妙之处在于( )
A.这是小男孩儿说的话。
B.既是小男孩儿说的话,又点明了短文的主题。
(4)男人被小男孩儿( )的品质感动了。
A.执着勤劳 B.尊重生命 C.不厌其烦
(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书桌的一角摆着一盆文竹,它不像玫瑰(ɡui ɡuì)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月季那样娇艳可人,而是以它那绿色的美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文竹四季常绿。初春,它那油绿的枝条上抽出了几枝新芽,新芽上(发现 呈现)出茸茸的绿叶。暮春时节,文竹的新枝上又伸出了许多嫩绿、纤细的新叶片,显得郁郁葱葱。
盛夏,微风偶尔从纱窗吹来,文竹,悄悄地婆娑起舞。刚浇水后的文竹,更是好看,晶莹的小水珠,含在茂密的绿叶中,阳光一照,像无数(奇妙 特别)的珍珠在闪亮。
秋天,百花开始落叶了。可文竹还是那样绿茸茸的,那绿丝构成的叶子一片叠一片,形成了一块绿阴,让人感到清雅、文静。
寒冬,许多花草都凋谢了,而文竹还像苍松、翠柏那样(挺立 挺拔)着,它那每片伸展的绿叶上,似(shì sì)乎都显示着生命力,让人觉得它是那么温柔(yóu róu),又是那么坚强。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复习功课的时候,都要看看这盆文竹,它是我生活中的伙伴。
(1)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音节。
玫瑰(ɡui ɡuì) 似(shì sì)乎 温柔(yóu róu)
(2)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发现 呈现)出 (奇妙 特别)的珍珠 (挺立 挺拔)着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2~5自然段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2~5自然段作者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都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新法,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请你用简短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赏金,还因为________。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
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阅读。
抗日英雄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聘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以维持赵一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肉体上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在半路上地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系统达到让地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人民和祖国……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对地执行死刑。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画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得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1936年8月2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1)短文按_____顺序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2)“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从这一句话你觉得赵一曼有什么让儿子自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一曼说的“牺性”指什么?谈谈你对“牺性”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B(2)A(3)A(4)B
(5)作者通过对故乡的云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1)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不舍
(2)走马灯;三英战吕布;金鱼灯;白兔灯
(3)元宵之夜,街上店铺的花灯都点起来了,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观灯的人络绎不绝,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景象。
(4)因为年过完了,要投入到学习中了。
3. (1)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在那少得可怜的水里挣扎着。有些小鱼跳出了水洼,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
(2)小男孩儿捞起水洼里的小鱼,把它们扔回大海。
(3)B
(4)B
(5)他们扬起的不仅仅是挽救小鱼生命的手臂,更是呼唤人类关爱弱小生命的旗帜。
二、提升阅读
4. (1)ɡui;sì;róu
(2)呈现;奇妙;挺立
(3)文竹
(4)刚浇水后的文竹……阳光一照,像无数奇妙的珍珠在闪亮。
(5)时间顺序。初春、盛夏、秋天、寒冬
(6)文竹四季常绿。
5. (1)商鞅为了推行变法,放了一根木柱在都城南门,宣称谁将这根木柱扛到北门就赏十金。起初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个小伙子将木柱扛到了北门,获得了赏赐。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2)他之前对商鞅的承诺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语言;使国家强大起来;言而有信、赏罚分明
(4)不能。因为加上“郑重地”说明变法是严肃认真的,也写出了商鞅的决心。
(5)C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6. (1) 时间先后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在东北抗日不行被捕。敌人对她进行严酷的折磨,赵一曼在临死前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之后被杀害。
(2)她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没有说出情报;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她献出了生命。
(3)指永远离开儿子。我的理解:牺牲指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4)我体会到了赵一曼为了我们民族的解放而不惜牺牲与家人相聚与自己的性命的伟大精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