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41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41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41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吸热
D. 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是因水的比热容较大
- 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B. 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C. 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D.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 深秋的早晨,大雾有时给我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上的水蒸发吸热形成的白气
B. 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液滴
D. 是由地面上的水升华吸热形成
- 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判断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A. 甲、乙一定带电,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B. 甲、乙、丙都带电
C. 甲、乙不一定带电,丙一定带电
D. 无法确定
- 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打开香油瓶能闻到香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水的沸点
C.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 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为严重--水蒸气液化吸热
- 投影机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它降温。现想设计投影仪的电路,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选启动后,灯泡才可以发光;电动机未启动,灯泡不可以发光。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 如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符合内燃机的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A. 丙、丁、乙、甲 B. 乙、甲、丁、丙
C. 甲、乙、丁、丙 D. 乙、丁、甲、丙
- 下列关于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
B.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 保险丝都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为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 在某一温度下,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A. B. C.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唐诗中的名句,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霜”是由于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_____ 形成的,并非从天而降.晴天早晨常看到树叶上留下晶莹的露珠,它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 而成的.
- 用质量相等的的水和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______ 过程中要______ 热量。
-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____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和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用的量程是______V,电压表用的量程是______V,小灯泡上的电压______V。
- 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安,导体的电阻是______欧,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是______欧。
-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为,S为单刀双掷开关,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若已知R0的阻值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本实验采用同样的加热器的原因是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应液体______ 的多少。
分析比较______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分析比较1、2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
分析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 、______ 、______ 有关系。
- 小芳和小明分别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
|
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 |||
1 | |||
2 | |||
3 |
图乙是小芳进行实验时电压表和V的示数,请把测量数据填在“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与部分电压、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 。
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断定“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一定相等”,这一结论是______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______ 。
小芳的实验需要改进之处是:______ 。
- 小季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后,想到盐水也能导电,他想研究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用两块表面平整大小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平行地插入盐水中,并将金属板连入电路。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小季在实验探究前先提出了多种猜想,他根据同学们的交流和筛选,最终提出影响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的因素可能有:
两金属板间距离;
盐水的温度;
盐水的浓度;
请你也提出一个猜想:______ 。
小季决定设计实验来探究以上猜想。
影响盐水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有多个,如果要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否影响盐水导电能力应该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在研究______ 中我们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实验中,为了将盐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显示”出来,具体的做法是______ 。
- 学校新购置了一批台式饮水机,其铭牌如下表所示. 正常工作时该饮水机将热水罐中,的水加热到,用时
额定频率 | 50Hz | 环境温度 | |
加热功率 | 550W | 环境湿度 | |
额定电压 | 220V | 制热水能力 |
求:
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罐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用时所消耗的电能;
该饮水机加热状态时的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即其内能一定增大,故A正确;
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由于该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B错误;
C、人从游泳池上来,身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人感觉到冷,故C正确;
D、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正确;
此题是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蒸发就是汽化的一种,蒸发是吸热的;
水的比热容较大,常被用作制冷剂。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汽化吸热、比热容的应用等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答案】D
【解析】解:
A、对手哈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的照射把热量转移给了水,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喝茶时吹气是为了加快蒸发,而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故可以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是压缩气体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3.【答案】C
【解析】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A
【解析】解:由于甲、乙两小球相斥,因为只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即说明甲、乙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
由于乙、丙两小球相吸,因为吸引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由于乙一定带电,则丙球有两种可能,即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
5.【答案】A
【解析】解:
A、打开香油瓶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故B错误;
C、“白气”是指高温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为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加快煮熟食物的;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本题考查热学中的常见规律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要能将物理准确应用在生活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6.【答案】C
【解析】解:当电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故应当有一个开关在干路中,一个开关在灯泡的支路中。
故选:C。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开关在干路时,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在支路上时,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
本题利用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7.【答案】D
【解析】解:甲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
乙图中进气门开启,活塞下移,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
丙图中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
丁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
所以正确的排序是乙、丁、甲、丙。
故选:D。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熟悉每个冲程的特征是识别冲程的关键。该题难度不大,逐个确定每个冲程,然后进行正确排序。
8.【答案】A
【解析】解:A、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A正确;
B、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
C、保险丝的作用是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可见,其熔点一定要低;另外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一定容易发热,则一定要有较大的电阻率,故C错误;
D、导线的长度和材料不确定,电阻大小仅从横截面积大小无法比较。此说法错误;
故选:A。
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电阻的大小和电压和电流无关。
9.【答案】C
【解析】解: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两端的电压不变;
支路的电流变小,支路的电流不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
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和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不变,但通过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是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所以电路总电压为;
由图得到,电压为3V时,甲电阻的电流,乙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路总电流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故选:D。
甲、乙两电阻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即。
无论串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由图线找到两电阻在3V电压下对应的电流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凝华;液化
【解析】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凝华;液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答案】冰 熔化 吸收
【解析】解:
的水和的冰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用的冰冷却食物好是因为的冰熔化成的水,还从食物中吸收热量,会降低食物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的冰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冰;熔化;吸收。
因为的冰熔化为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
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
13.【答案】做功;引
【解析】
【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进行分析解答。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
【解答】
当铝件与铜件相互摩擦做功时,两者的内能会增大,温度急剧升高,此时分子运动更为激烈,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做功;引。
14.【答案】变大 不变
【解析】解: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又因的阻值不变,由得,电压表示数也变大;由于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并且等于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的比值,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流中;当滑片向a端滑动时,分析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电阻的大小与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大小等于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应用的掌握情况,并且知道电阻的大小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15.【答案】
【解析】解:如图所示,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总电压,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且的偏角小于的偏角,
电压表使用的是大量程,分度值值为,示数;
电压表使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示数;
则两端电压为。
故答案为:;;。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
明确两电压表所测电路的电压;分析准确电压表所选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
明确电压表所测的电压是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分析准电压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以及利用好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关键。
16.【答案】20 20
【解析】解:由可得,导体的电阻:
,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仍为不变。
故答案为:20;20。
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17.【答案】;; 60;等效替代法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来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
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本题可以利用电流等效。即先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此电流为、共同作用的效果;然后再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变为原来的数值此电流为R、共同作用的效果既然和共同作用的效果与R、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即这里用电阻箱R等效替代了待测电阻测量方法突破常规思维,非常独特、新颖。
【解答】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然后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此电流为、共同作用的效果;再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变为原来的数值此电流为R、共同作用的效果;最后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故顺序为:DCAB。
根据图乙可知,电阻箱的示数为;因为和共同作用的效果与R、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即。
该同学的实验采用等数值测量法,是先测得接入待测电阻时的电流值,再接入电阻箱,使接入电阻箱时的电流值与接入待测电阻时的电流值相等。其本质是使用电阻箱替代待测电阻取得相等的电流值。因此,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 60;等效替代法。
18.【答案】吸热 1、3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热越多 物体的质量 升高的温度 物质种类
【解析】解:采用同样的加热器是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应液体吸热的多少;
、3中质量、初温、末温都相同,物质种类不同,加热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
、2中都是水且初温和末温相同,加热时间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热越多;
、4中都是煤油且初温,质量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末温高温度变化大,说明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综合归纳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故答案为:
吸热;
、3;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热越多;
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
本实验是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同样的加热器是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应液体吸热的多少;
、3中质量、初温、末温都相同,种类不同,说明吸热多少与种类有关;
、2中都是水且初温和末温相同,质量不同,说明吸热多少与质量有关;
、4中都是煤油且初温,质量相同,末温不同,说明吸热多少与温差有关;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本题是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19.【答案】 错误 实验所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数据,根据多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由电路图知,小灯泡与串联,电压表V测串联电阻的总电压,电压表测电阻的电压,电压表测电阻的电压,电压表的分度值,示数是,电压表V的分度值,示数是4V;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与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压表V的示数,这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小明的实验结论“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一定相等”是错误的,原因是实验所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小芳的实验需要改进之处是: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数据,根据多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4;;错误;实验所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数据,根据多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由电路图知,小灯泡与串联,电压表V测串联电阻的总电压,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根据电压表分度值读数;
分析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各电阻电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为了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采用相同灯泡和不同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要多次改变实验时的电阻,并且电阻大小是任意的,进行多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
探究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选择阻值相同的电阻和阻值不同的电阻,进行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0.【答案】两金属板的面积 控制变量法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压一定,根据电流强弱判断导电能力的强弱
【解析】解:影响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的因素可能有:两金属板的面积。
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我们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根据转换的方法,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可以决定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即利用图中电流表的所示的电流大小来反映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具体做法是:保持电压一定,根据电流强弱判断导电能力的强弱。
故答案:两金属板的面积;控制变量法;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一定,根据电流强弱判断导电能力的强弱。
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可能与两金属板的面积有关。
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其他多个因素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我们也使用了这种方法。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可以测出电路电流,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来显示。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时的具体应用是此题考查的重点,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充分理解控制包含的两层含义:既要控制相同的物理量,又要控制不同的物理量。
21.【答案】解:
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
饮水机消耗的电能为;
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
答:
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饮水机消耗的电能为;
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
【解析】已知饮水机的加热功率和额定电压,利用公式得到电路电流;
已知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度和末温度,利用公式得到吸收的热量;
已知饮水机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利用得到消耗的电能;
已知水吸收的热量和饮水机消耗的电能,两者之比就是加热效率.
此题考查了电功率变形公式、热量计算公式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八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八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