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闻酒知香”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 质量很小 B. 不断运动 C. 体积很小 D. 之间有间隔
2.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CO2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 硫 B. 镁 C. 红磷 D. 铁丝
4.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装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试管中液体
5.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干冰升华
C. 电解水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6.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C60 B. H2 C. He D. NaCl
7.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于2020年11月28日胜利返航,它采用了特殊的浮力材料和高强度的钛合金耐压材料。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钛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22 B. 钛属于金属元素
C. 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8.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产生火焰 B. 都放出热量
C. 都是化合反应 D. 都会生成氧化物
9. 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加入肥皂水 D. 加明矾
10.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我国首次南海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能量
D. 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11.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A. 2O--“2”表示2个氧分子
B. 2NO--“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H2SO4--“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12. 小琪往图示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 食盐 B. 硝酸铵 C. 水 D. 氢氧化钠固体
13. 下列选项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称量-计算-溶解-转液贴签 B. 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
C. 计算-称量-转液贴签-溶解 D. 计算-溶解-称量-转液贴签
14.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C. 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15. 溶液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D.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6.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17. 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
A. Mg B. Cu C. Fe+Mg D. Fe+Cu
18.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19.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把X投入Z(NO3)2溶液中,得到X(NO3)2,溶液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Y、Z可能依次是:Cu、Fe、Ag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
C.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
D. X、Y、Z可能依次是:Fe、Zn、Hg
20.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 装置Ⅲ、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 装置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21. 通过半年的化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2)选择合适的 ______ ;
(3)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22.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有各种意义。以为例,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告诉我们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2)−(4);
(1)反应物是氢气与氧气;
(2)______ ;
(3)______ ;
(4)______ 。
2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______ .
(2)t2℃时,把2.4g乙固体放入10mL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cm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g.
(3)t2℃时,在90g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24.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初中化学阶段最常用的溶剂,C是单质,则A可能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若A是一种黑色固体,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5.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是因为 ______ 。
(2)从实验中可以观收到,玻璃管里的氧化铁粉末 ______ ,试管里澄清石灰水 ______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实验装置末端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______ 。
26.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 。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______ 。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我们观察到第 ______ (选填编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又可获得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 ______ 。
27.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小芳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KClO3
580
②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③
KClO3、CuO(质量比1:1)
370
④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实验结论】
(1)由实验 ______ 的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 。
【实验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进一步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______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______ 。
28.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试求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29. 小明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
(2)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闻酒知香”,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同学们闻到香味。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B。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稀有气体,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答案】C
【解析】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操作正确;
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B操作正确;
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C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故D操作正确。
故选:C。
A、根据倾倒液体方法考虑;
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5.【答案】C
【解析】解:A、海水中有食盐,“晒盐”是风吹日晒得到食盐,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固态叫干冰,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空气中有氧气,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解析】解: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2,而不是中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钛的元素符号是Ti,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解:A、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故正确;
B、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放出热量。故正确;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A、蜡烛燃烧能产生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
B、燃烧过程中都放热;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C
【解析】解:A.蒸馏,使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能使水得到净化,不合题意;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能使水得到净化,不合题意;
C.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能使水得到净化,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常见的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和蒸馏等,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净水方法,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B、可燃冰是新能源,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不只燃烧反应才能放出能量,氧化钙与水反应释放能量,不是燃烧反应,说法错误;
D、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乙醇中不含有有害元素氮、硫等,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且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因此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已有的能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B
【解析】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中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SO4中的“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2.【答案】B
【解析】解: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不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选项错误;
B、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选项正确;
C、水放入水中,温度不能降低至熔点以下,塑料片的水不会结冰,不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不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选项错误。
故选:B。
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等;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吸收热量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化,如氯化钠等。
物质溶解于水时有三种表现: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以氢氧化钠、浓硫酸为代表;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以硝酸铵为代表;其它大部分物质溶解时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13.【答案】B
【解析】解: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可以知道,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可以据此解答.
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
14.【答案】C
【解析】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分别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的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常见的铁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铁合金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但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B说法错误;
C、溶液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说法错误;
D、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B、根据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无关考虑;
C、根据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A.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若再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选项说法正确;
C.在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水的作用有两个: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17.【答案】D
【解析】解: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但比镁弱,因此铁可以和铜盐溶液反应,但不能和镁盐溶液反应;由于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因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生成的金属铜和过量的铁,故选:D。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18.【答案】D
【解析】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19.【答案】A
【解析】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即Y>X;溶液质量增大,说明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
同理,把X投入Z(NO3)2溶液中,得到X(NO3)2,溶液质量减小,说明X的活动性比Z强,即X>Z;溶液质量减小,说明Z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
A、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X,Z>X,X、Y、Z不可能依次是:Cu、Fe、A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X,Z>X,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X,Z>X,X、Y、Z可能依次是:Fe、Zn、H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0.【答案】D
【解析】解:A、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如制取氧气的反应,故A说法正确;
B、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故B说法正确;
C、装置Ⅲ、可用于收集气体,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
D、装置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于收集H2、O2,不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
B、根据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分析;
C、根据装置Ⅲ、可用于收集气体分析;
D、装置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根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分析。
21.【答案】反应物 反应条件 实验装置
【解析】解:(1)制取一种气体,首先要考虑用一个什么反应来生成这种气体,即考虑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2)其次是选择什么样的装置能制取和收集到这种气体,即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故答案为:
(1)反应物;反应条件;
(2)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思路可以从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气体的检验三个方面分析,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气体的检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生成物是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或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解析】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2)生成物是水;
(3)反应条件是点燃;
(4)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或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答案】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12.4;20%
【解析】解:(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P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乙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乙物质,10mL水的质量:10mL×1g/cm3=10g,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2.5g乙物质,所以t2℃时,把2.4g乙固体放入10mL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cm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4g+10g=12.4g;
(3)90g10%的乙溶液中含溶质:90g×10%=9g,含水81g,加入15g乙固体时,溶质变为:15g+9g=24g,而81g水中能溶解溶质质量:0.25g×81=20.25g,所以加入的15g固体乙没有全部溶解,所以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5g100g+25g×100%=20%.
故答案为:(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12.4;(3)20%.
(1)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2)根据t2℃时乙的溶解度考虑;(3)根据t2℃时乙的溶解度看是否全部溶剂,再进行计算.
一定质量的固体加入到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时,要根据该温度时的溶解度考虑溶解了多少溶质,没溶解的溶质不能算.
24.【答案】H2O2
【解析】解:(1)B为初中化学阶段最常用的溶剂,则B是水,A能生成水和单质C,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故填:H2O2;
(2)若A是一种黑色固体,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A是碳,生成的B和C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则B→C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1)B为初中化学阶段最常用的溶剂,则B是水,A能生成水和单质C,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
(2)若A是一种黑色固体,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A是碳,生成的B和C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间的转化,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5.【答案】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逐渐变黑 变浑浊 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是为了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
(1)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逐渐变黑;变浑浊;
;
(4)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水 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先将干燥的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然后再喷水,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一条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我们观察到第④纸花先变成红色。通过此现象又可获得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为:(1)水。
(2)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分析回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2KClO3−MnO2△2KCl+3O2↑。 ①④ 二氧化锰 化学性质 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测定加热分解温度即可
【解析】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故填:2KClO3−MnO2△2KCl+3O2↑。
(1)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故填:①④。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锰,因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催化的分解温度最低。
故填:二氧化锰。
(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填:化学性质。
(4)要想证明催化剂颗粒大小会影响催化效果,可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测定加热分解温度即可。
故填: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测定加热分解温度即可。
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答案】解: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2.2g
10044=x2.2g x=5g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g10g×100%=50%。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9.【答案】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5.6g+8g−213.4g=0.2g,再加入2g粗锌,213.4g+2g−215.4g=0g,说明第二次加入的粗锌没有参加反应,说明稀硫酸已完全反应。
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0.2g
982=x0.2g x=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205.6g−105.6g×100%=9.8%。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_: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_,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