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
长春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都属于标量的是( )
A.时间、重力 B.路程、速率
C.质量、速度 D.加速度、速度变化
2.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38分钟,21.8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38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 21.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B.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 m/s
C. 质点在第三秒的初速度比第二秒的末速度大2 m/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一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5.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中A、B、C、D是它们的运动图像,则由图像可知( )
A.图A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图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C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图D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6.鸡蛋放在一块海绵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就是鸡蛋的重力
B. 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是因为海绵的形变产生的
C. 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是因为鸡蛋的形变产生的
D. 海绵对鸡蛋的支持力与鸡蛋对海绵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分别使用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弹簧a的原长比b的长
B.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8.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该同学单臂受力最小
的是( )
9.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9 N,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 )
A.9 N B.25 N C.6 N D.21 N
10.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 )
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 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 若铁夹水平向右加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1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 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 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用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 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B.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 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C.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 m/s
D.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12.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5 s内物体的 ( )
A. 路程为65 m
B. 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竖直向上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2小题,7个小空,每小空2分,共14分。)
13.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 (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①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④按选好的标度,分别做出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⑥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第_______步(填写步骤序号)有重要遗漏,应改为 。
上述步骤中第_______步(填写步骤序号)有重要遗漏,应改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答题卡中画出对应的受力分析图或行程图)。
15. (12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减速行驶,刹车后经3 s速度变为8 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32 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16.(12分)如图所示,重为50 N的光滑球静止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被一光滑挡板挡住,图甲中光滑挡板垂直于斜面放置,图乙中光滑挡板竖直放置,求:两种情况下球对斜面的压力。(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17.(14分)一辆警车停在公路边值勤,警员突然发现从他旁边以v0= 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他决定前去追赶,经过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以内。试求:
(1)警车刚发动起来时,货车在警车前方的距离;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B | A | B | C | C | C | B | B | ACD | AB | ABD | AB |
13.(1)AB (2)0.80 0.40
14. 第 ③ 步,应改为 同时记下F1和F2的方向 。
第 ⑤ 步,应改为 使结点仍然到达同一位置O 。
15. (12分)
16.(12分)
将小球所受重力可分解为如图甲所示F1′和F2′两个分力,其中F1′=mg cos37°, F1′=4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1= F1′=40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将小球所受重力可分解为如图乙所示F3′和F4′两个分力,其中 F3′=, F3′=62.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3= F3′==62.5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17.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