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1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2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 武汉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

    1. 防止金属生锈是我们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于防止铁制品生锈,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 在铁制品表片刷漆、烤蓝可以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

    B. 用适量稀盐酸可以除掉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经常用湿抹布擦拭铁制品的表面起不到防止铁生锈的作用

    D. 铁生锈之后为保护铁制品铁锈不用立即除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在铁制品表面刷漆、烤蓝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用适量稀盐酸可以除掉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经常用湿抹布擦拭铁制品,能使铁与氧气、水接触,促使其生锈,不符合题意;

    D、铁锈要及时除去,因为铁锈疏松多孔,会加快铁制品的锈蚀,符合题意。

    故选D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厨房里面我们也有很多问题和化学有关。下列关于厨房里面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厨房里面不能鉴别出小苏打和食盐

    B. 用铁锅做菜的时候对于贫血的人来说可以在做饭时放一些醋(含酸)

    C. 当家中夜间出现煤气泄漏时,可以立即打开灯查看

    D. 洗碗时用含氢氧化钠的洗涤剂和用汽油洗原理一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厨房里,可以用食醋鉴别小苏打和食盐,食醋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有气泡冒出,而食盐与食醋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用铁锅做菜的时候,在做饭时放一些醋(含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易被人体吸收,对于贫血的人来说可以补充铁元素。故B符合题意;

    C. 当家中夜间出现煤气泄漏时,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将泄露的煤气点燃而引发火灾,所以煤气泄漏时不可以立即打开灯查看。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含氢氧化钠的洗涤剂去污原理是氢氧化钠与油污发生反应,用汽油去污原理是溶解油污,所以二者的去污原理不一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归纳和总结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实验室制氢气的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同

    C. 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都是酸

    D.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臭氧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酸的定义、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该选项说法错误;

    B、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时,需要的试剂都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因此可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该选项说法错误;

    C、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铵显酸性,属于盐而非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非污染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链接---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加热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也可选用非加热装置,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收集气体时,不溶于水的可选用排水法,溶于水的选用排空气法。

    4.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H2CO3Y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 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故A错误;

    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故选A

    5.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减小重金属的污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叫海泡石(化学式:Si12Mg8OH4▪12H2O)的物质对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泡石不能除去口腔中的异味

    B. 海泡石当中只含 1 种金属元素

    C. 海泡石当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硅元素

    D. 该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所形成的离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海泡石是一种层链状结构纤维状的富镁粘土矿物,是世界上吸附能力最强的矿物质之一,可以用其吸附能力强的特性去除口腔异味,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Si12Mg8OH4▪12H2O,海泡石含有硅、镁、氢、氧等元素中只含有镁这一种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计算可得Si12Mg8OH4▪12H2O的元素质量比为(28×12):( 24 ×8):(16×16) :(1×28),其中硅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C正确;

    D:海泡石中含镁元素这一种金属元素,镁元素最外层为2个电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故D正确。

    【点睛】本题虽然是一种学生相对不熟悉的物质,但题目的核心依然是对学生对题目信息的归纳能力和重要知识点的考察。在这样的题目中,有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在题干中,学生需要加以提炼、归纳,有些问题是对课程知识点的考查,如本题的BCD三个选项,学生需要结合化学式、常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规律等知识点进行作答。

    6. 新冠疫情当前,建造火神山医院的 HDPE 材料勾起了小明的兴趣,老师告诉小明 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是含碳元素的材料,于是小明将4.2g该材料在纯氧中燃烧后按照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且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质量

    A 装置总质量

    C 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

    100.0 g

    100.0 g

    实验后

    105.4 g

    113.2 g

     

     

    A. 装置 B 的作用是让燃烧产物中的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B. 如果没有 D 装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 该材料与葡萄糖属于同一类物质

    D. 该材料的化学式可能为(C2H4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作答。

    【详解】A:已知HDPE含碳元素,在进行燃烧后产物可能为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B处氧化铜的作用就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加热的情况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 A正确;       

    BD处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瓶影响实验结果,故 B错误。       

    CHDPE与葡萄糖都是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有机物,故C正确;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生成水的质量是105.4g100g5.4g,其中氢元素5.4g× 0.6g;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为113.2g 100g13.2g,其中碳元素13.2× 3.6g,氧含量为4.2g 0.6g3.6g0g,说明 HDPECH元素组成,C H12,化学式可能是可能为( C 2H4n的形式,故D正确。

    故选B

    7. 如图所示,物质 AG 均为初中常见物质,且至少含有一种气体,AG 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 种物质中一定含有氧气

    B. A 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 73,则E 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 A 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 73,则物质 D 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可燃气体

    D. 若物质 FC 常温下可以反应,且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则将物质 ABCD 收集起来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条件可知AG中至少含有一种气体,假设A为可以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某金属化合物,B为一氧化碳气体,可推定C为二氧化碳,D为该金属单质,E可为碳酸,D处可以发生置换反应,F可以是另一种金属单质,G可以是含D的盐,AG含有相同的金属,所以反应产物中可能不含有氧气,故A错误;

    B:若 A 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 73,三氧化二铁中铁和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24873,可推断A为三氧化二铁,若B为一氧化碳,可推出CE可以是碳酸,不一定是氧化物,故B错误;

    C:若 A 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 73,三氧化二铁中铁和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24873,可推断A为三氧化二铁,若B为一氧化碳,D处为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燃烧的气体氢气,故C正确;

    D:根据AG 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可猜想AG可以碱和盐,若物质 FC 常温下可以反应,可以猜想A为氢氧化钙,再带入图框验证,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可知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钠,D为碳酸钙,将ABCD混合在一起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钙,白色沉淀消失,ABC与硝酸反应均不能生成沉淀,若此时加入的碳酸钠正好或者完全与剩余的硝酸发生反应,则不会生产沉淀,故D错误。

     

    8. 现有一包混合固体,混合固体中含有 FeCl2,CuO,Zn,CaCO3 四种固体,现将这包固体中加入足量水,在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烧杯中得到混合物质 M,下列关于该混合物 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物 M 中物质可能有 5

    B. 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无色,则向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则反应后溶液一定呈蓝色

    C. 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浅绿色,则混合固体中可能有四种固体

    D. 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蓝色,则先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NaOH 溶液,则一定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则发生以下反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得到物质有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钙和水等5种物质,故正确;

    B、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无色,说明氯化亚铁、氯化铜被锌全部置换为铁和铜,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铜不与硫酸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为浅绿色,故错误;

    C、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浅绿色,说明没有氯化铜,则混合固体中就没有氧化铜,故错误;

    D、若该混合物 M 中的混合溶液呈蓝色,说明含有氯化铜,滴加足量的 NaOH 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 如图所示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的可滑动玻璃容器,具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他盛放在有废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提示:白磷和红磷化学性质类似,其燃点只需达到 40℃

    1)容器内的白磷在沸水的蒸发下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需要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活塞应运动到刻度为_____的位置(假如恰好完全反应)

    3)该实验时使用的白磷量不足,则反应结束后的活塞应运动到较(2)中刻度的_________(选填偏左偏右

    【答案】    (1).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8    (3). 偏右

    【解析】

    【分析】

    【详解】(1)沸水蒸发会使温度升高,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实验结束时,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在加上恢复常温后气体冷缩会原来的体积,致使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活塞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活塞最后停在刻度10-10×=8附近;

    3)白磷量不足会导致容器内的氧气消耗不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反应结束后的活塞应运动到较(2)中刻度的偏右。

    10. KNO3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 KNO3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中能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 m n)。

    220 ℃时,向 10 g 水中加入 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 X,再加入 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 Y,继续升温至 50 ℃得到 Z,则 XYZ 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40 ℃时,100 g 水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_____

    4)如图 2 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 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硝酸铵固体    B. 生石灰固体    C. 冰块

    5)将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KNO3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KCl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B. 20℃30℃之间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两种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

    D. 若继续对两溶液降温,则两溶液将会继续析出晶体,且水溶液会成为纯净物

    【答案】    (1). m    (2). Y    (3). 475.1g    (4). AC    (5). BC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明显,所以图 1 中能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m。故填:m

    3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可以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所以 1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16g硝酸钾,向10g水中加入 2.5 g KNO3 充分搅拌得到 X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 2.5 g KNO3 ,一共加入了5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所以充分搅拌得到 Y是饱和溶液,继续升温至 50 ℃,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100g水中最多溶解85.5g达到饱和,10g水中可以溶解8.55g达到饱和,但是加入的硝酸钾只有5.0g,所以得到的Z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则XYZ 中为饱和溶液的是Y。故填:Y

    340 ℃时,100 g 水中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含溶质63.9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稀释后稀溶液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为,所以应加水的质量为。故填:475.1g

    4)如图 2 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 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温度降低会导致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晶体,所以加入的物质会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的是A 硝酸铵固体(它溶解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或者C冰块(它要融化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但是B生石灰遇水反应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不会析出晶体。故选AC

    5A. 因为没有指明饱和硝酸钾溶液和饱和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所以KNO3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与 KCl 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A不符合题意;

    B. 因为在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二者溶解度相等的温度点出现在20℃30℃之间某一温度,将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0℃,降温过程溶液始终饱和,当溶解度相等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为 。故B符合题意;

    C. 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0℃,降温过程两种溶液只是会析出晶体,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 若继续对两溶液降温,则两溶液将会继续析出晶体,但是水溶液不会成为纯净物,还会有少量晶体溶解在水中,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1. 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的实验操作图,将溶质质量质量均为mg的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在8个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进行】:

    1)化学组长认为该实验不能完整探究CaOH2的化学性质,他这么说的原因是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1和试管2试验后的溶液颜色可能相同

    B实验后的试管56的溶液混合,则溶液颜色一定呈红色

    C3实验后的总质量一定大于mg

    D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无色酚酞溶液

    3)实验进行中,有同学认为实验3不需要单独进行,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

    【实验分析】:将实验后的试管5678进行混合处理,对混合溶液进行实验性探究。

    4)猜测: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指示剂除外)溶液呈无色:

    I.NaCl, CaCl2, HCl II.NaCl, CaCl2, CaOH2Ⅲ._______

    ①Ⅲ横线处可填

    上述猜测有且只有一个不成立,原因是_____

    5)数据分析:若实验前试管7中溶质和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则将生成的固体物质和实验后的试管6进行混合,且试管6中原本的溶质质量为ngn>2m),则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达)

    【实验总结】:

    6)若在试管6反应后的试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探究,用电脑仪器测量密闭容器中的温度和变化曲线,_____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A A B BC CD都不是

    【答案】    (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2). CD    (3).     (4). NaClCaCl2    (5).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6).     (7). B

    【解析】

    分析】

    【详解】(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过程没有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2A、试管1中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变成浅绿色,试管2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成黄色,故错误;

    B、若盐酸过量,酚酞溶液不变色,故错误;

    C、试管3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后的总质量一定大于mg,故正确;

    D、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说明加入盐酸前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故正确;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现象明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I.NaClCaCl2HClII.NaClCaCl2CaOH2,可知,NaClCaCl2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猜想错误;

    5)若碳酸钙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x=

    设:实验6中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a

    a=

    实验6剩余的氯化氢的质量=

    若盐酸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则: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6)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氢;若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氢氧化钙;若恰好反应,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钙。故选B

    12. 某固体混合物 A 中可能含有 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 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 A 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 B 和滤液 C

    Ⅱ. 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 A 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H2SO4 溶液, 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D 和滤液 E

    Ⅲ. 将所得滤液 C 和滤液 E 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 AgNO3 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F 和滤液 G

    Ⅳ.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红褐色沉淀 B 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中生成白色沉淀 D 1 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在滤液 G 中,该滤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

    4)在混合物 A 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得出 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

    【答案】    (1). FeOH3    (2). NaCl+AgNO3=AgCl↓+NaNO3    (3). Na+Ba2+Fe3+NO3-    (4). CuSO4CaCO3    (5). Ⅰ中只有红褐色沉淀

    【解析】

    【分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铁,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铁,C中含有氯化钠;

    、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D是硫酸钡沉淀,E含盐酸,

    、将所得溶液C和溶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F是氯化银,G中含有硝酸和硝酸钠。

    【详解】由分析可知(1B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

    2)步骤中生成白色沉淀F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3)通过推导可知,滤液C应为:NaClBaCl2;滤液E应为:FeCl3HCl;混合后应为四者混合物,这四种物质均可与硝酸银反应,反应后会生成NaNO3BaNO32FeNO33HNO3,所以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Na+Ba2+Fe3+,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NO3-

    4)通过推导可知,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CaCO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中只有红褐色沉淀。

     

    13. 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含钡盐(如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但是一些重金属离子(如 Cu2+Ba2+Ag+)的可溶性盐会让蛋白质变性从而危及生命。

    1)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某人在一次做胃肠疾病检查的时候误服用了含BaCl2的溶液41.6g(溶质质量分数为5%),为了让该溶液不再危及生命,医生给了他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钠溶液让他立即服用,请问他至少应该服用多少克该溶液?(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答案】1BaCO3+2HCl═BaCl2+H2O+CO2;(214.2g

    【解析】

    【分析】

    【详解】(1)误服碳酸钡中毒,是因为BaCO3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钡易溶于水,会使人中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2)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钠溶液质量为x

    x=14.2g

    答:至少应该服用14.2克该溶液。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余取8,9g,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 复燃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