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试卷01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试卷02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试卷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以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批评要从文学文本出发,这本来是个常识问题。被今天的学者视作文学批评基本原则的“知人论世”,在孟子那里,就是从“诵其诗,读其书”,也就是从文本阅读开始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来就重视对文本的精研细读,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要样式的诗话、词话、小说评点,都是如此。朱熹甚至对一首诗的阅读,进行了技术上的要求,说先要将诗吟咏四五十遍了,方可看注,然后再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決洽,方有见处”。西方文学批评,也不例外。尤其是20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派,更是以文本的“细读”为主张。这样做,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尊重,也是严肃的文学批评工作者应取的态度。
    现代阐释学兴起之后,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由追寻作者的本意,到强调批评家的再创造,对文学作品的精细阅读,便退居次要地位。英美新批评派在主张“细读”的同时,也批评追寻创作意图的“意图谬误”和相信阅读感受的“感受谬误”,把“细读”变成一个远离创作意图和阅读感受的纯粹客观的技术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当代文学批评受现代阐释学,包括与之相关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影响,在强调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的同时,也逐渐偏离了由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路线,片面强调阐释学所重视的主观“成见”或“前理解”“先结构”的作用,不是把阐释的再创造建立在历史、文化积淀和个体经验感受的基础上,而是以某种普遍流行或个人偏好的理论作为一种意义模式,介入文学作品的阐释。
    结果在批评实践中,便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义在文先”,即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根据某种流行或偏好的理论预先设定的,而不是从作品具体形象的艺术描写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二是“文为义证”,即不是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观照的对象,而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某种流行或偏好的理论的实证材料。三是“义不及文”,即对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不深入涉及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只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话头",就文学作品的题材所指,大谈相关领域的社会生活问题,把文学批评变成生活观察和社会学论文。抑或由文学作品的某些细节引发联想,大谈某种流行的或偏好的理论知识,把文学批评变成这些理论知识的通俗文本。这种种偏向,不但有悖于文学批评再创造的宗旨,也有悖于文学既作为历史的创造物又作为审美的创造物的本质特征。
    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说,他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衡量作品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也应该成为我们阐释文学作品的基本观点。作为美的创造物,文学作品是通,过美感效应发生社会作用的,读者包括批评家只有通过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才能理解文学作品,领略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历史的创造物,文学作品同时又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的历史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因此,读者和批评家又只有通过“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才能理解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也才能通过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象,“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确证人自身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语)。这些,都离不开对文学文本的精细阅读。
    (节选自於可训《回到文本,面向读者——关于当下文学批评的几点看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就有文学批评要从文学阅读文本出发的观点,比如朱熹甚至量化了读诗的遍数。
    B.有些文学批评受现代阐释学和英美新批评派主张的影响而出现忽略文学创作意图的缺陷。
    C.文学批评实践中出现的几种情况,使文学批评陷入意义模式,违背文学批评再创造宗旨等。
    D.通过美感效应发生社会作用的文学批评要求批评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来书写文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20世纪初英美新批评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文学批评要从文学文本出发的观点。
    B.在讨论“细读”优点的同时,文章也批评了“细读”导致的两种谬误,论述结构严谨。
    C.文章从不同维度列举了一些文学批评出现的具体情况,准确表达出作者写作的观点态度。
    D.文章把读者和批评家并列,说明批评家首先是读者,在写作文学批评前要认真阅读文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人论世”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孟子首先提出的,这与英美新批评派观点类似。
    B.“义在文先”是文学批评错误写作的方式之一,是批评家把理论强加给文学作品的结果。
    C.由文学作品的某些细节引发联想或按照批评家自己偏好的理论写文学批评都是不可行的。
    D.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批评家,只要对文学文本进行精细阅读就能理解其描写的艺术形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齐备的产业体系,就业市场依旧空间广、潜力足。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近年来,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巨大的就业“蓄水池”。各地各部门从产业结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就业形式等多方面切入,开辟就业新形态领域,推动实现更多就业。
    (摘编自李婕《手中有活干,小康路更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7月27日)
    材料二: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再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各地各部门积极集聚社会各界资源,保障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各高校全方位调研学生发展需求,精准掌握学校就业“基本盘”,有针对性地推送岗位,全面提升人岗配备“精准度”。
    广大高校辅导员作为实现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全方位、全程化”的主要力量,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用科学的就业观念为同学们打开求职思路,用专业规划为同学们寻找发展路径,用崇高的理想引导同学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贴心细致的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摘编自赵婀娜《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人民日报》2021年6月22日)
    材料三:
    “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有力拉动就业复苏。”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与此同时,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延续实施部分減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加强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意见等,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等系列服务活动,稳定了预期,稳定了市场,稳定了就业。
    然而,在就业形势整体稳定的大背景下,我国就业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一些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不得不将年龄等条件放宽;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明显,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继续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劳动力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大大高于其他要素投入的贡献率。但是与此同时,技能型人才相对短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应用,还有各种无人驾驶、无人商店、无人餐厅,技术和资本对就业岗位的替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另外,从人社部发布的求人倍率可以看出,我国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均值是1.69,也就是人才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就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创造就业的效果十分明显,包括2020年很多就业缓冲就是依靠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的。在新发展格局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应用型人才缺口也将会加大。此外,随着5G的普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灵活就业、自由职业比例会逐步上升,新业态、新领域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摘编自《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光明日报》2021年8月1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未来五年里,我国要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要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要控制在5.5%以内。
    B.目前,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齐备的产业体系。
    C.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思想上让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用专业规划让毕业生寻找发展路径,并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D.人社部会同一些部门进行的多项服务活动,对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扩大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帮扶等,稳定了市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是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这就是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的原因。
    B.人社部张莹认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的体现就是就业形势的复苏促进了经济运行的稳定、经济的飞速发展。
    C.目前就业市场出现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招工难,这说明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劳动力素质还需提高。
    D.我国目前继续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突出贡献,但也需要关注科技、资本等对就业岗位的替代问题。
    6.面对我国目前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国如何做到“好就业、就好业”?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金箍棒
    陈毓
    盼我爷爷从田地回家,就像我在冬天阴霾的日子盼风一样。风不可捉摸,我爷爷却总带来惊喜。
    “你想不想要一根金箍棒?”爷爷神神秘秘地说,双眼似乎被金箍棒的金辉照亮,可他摊开的两手却是空空的。
    爷爷把一双空手探进他深而阔的粗布衣服的口袋,再拿出来,还是空空的。反复无数次,他的手,连一把苦李子、一串羊奶子(一种野果)都没掏出来。
    这真叫我失望。按说我爷爷的口袋是神奇的,酸甜苦辣,往常总能拿出来。
    “这着,小子,变!”
    爷爷把两只空手在我面前一晃,立即探进他的衣服口袋。
    手再掏出来,手心摊着三颗小青杏。春天刚从花朵里孵出不久的小杏子,一点不酸,全靠杏子的青色唤醒我的味觉记忆,口腔不觉分泌出许多口水,泄露我对杏子的馋。杏子小,我嗑完青色的杏肉,白白的小杏仁鲜嫩多汁。小杏仁不舍得随手扔掉,要趁身边同伴不防备,捏着杏仁在其额头按爆,使得透明如胶的汁水溅到她的脸上,多欢乐呀。
    甜的是葡萄。黑如玛瑙的野葡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当然了,我们连葡萄籽都舍不得吐。甚至,葡萄梗,带点淡绿色的葡萄梗,掰一节,在牙齿间嚼,味道是酸中有涩。
    如果爷爷口袋里掏出山核桃、五味子、毛栗子、八月炸的时候,甚至一把尖尖的羊奶子,说明秋天来了,这个季节食谱的范围扩大,会有很多惊喜。
    但这次,爷爷的口袋是空的,不过他的眼睛里却藏着从未有过的光亮,这光亮指引向一根神秘的金箍棒。
    孙悟空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每夜,坐在核桃树下乘凉的时候,隔壁的连爷爷总要讲这个故事。他故事的口袋叫我们反复翻掏,都翻出里子了。
    劈山救母的沉香,用自家私房钱周济书生却遭书生背叛落得自己跳江的杜十娘,但我们更喜欢孙悟空,他能耐大,从不哭哭啼啼,就算被师父体罚,痛到在地上翻滚,也没见他哭哭啼啼,还有,他从来没觉得饥饿。被如来佛祖在山下压了几百年,出来还精精神神的。
    这些都叫我们羡慕敬佩。
    现在,我要是有一根金箍棒,我自己就能闪闪发光了。
    爷爷说:“你再等两天,我给你弄一根金箍棒。”爷爷眼里全是笑,却一点都没糊弄我的意思。我能看出来。
    爷爷描述那根金箍棒的时候,把我拉近他,把我的身体在他的身体前比量,说:“不能太长,太长磕绊;太短,又成武松的短棒了。”
    “好看得很。”爷爷搓手,空手在口袋里进进出出,末了,却还是两手空空。
    “金箍棒啥时候会有?”我问爷爷。
    “快了。”爷爷回答。
    等得再磨人不过,我的“金箍棒”来了。
    这个下午,我在院门口眺望,见我爷爷远远走来,我跑上去迎接。爷爷加快步子走向我,之后,从身后的腰带抽出一根棒子,在我前面猛一挥,喊一声:“变!”
    我真的就有了一根“金箍棒”。
    光灿灿,黄亮亮,带着深邃纹理的一根棒子。拿在手上比画,在地面上扫荡,在头顶上运过,在双手中倒来倒去……不长不短,恰是按我的身高定制的。
    有棵黄龙木被金银花的两根藤缠着了。一个拼命缠,一个拼命挣脱,却终究挣不脱,最后,两个被我爷爷逮住了。
    爷爷感到惊喜,作为木材,黄龙木显然已经没大用处了,但是,金银花给它绕出了最好看,纵然鬼斧神工也不能为的相貌,这纹理独一无二,出现在一根棒子上,是何等的标致与独特。
    爷爷说,幸好藤蔓藏住了树身,要不准被人发现了。
    因为不会轻易被人发现,所以爷爷并不着急,他要挑晴朗日子砍那棵树,再把上面有金银花的藤蔓一段段从树身抠出来,把黑黢黢的树皮揭下来,晾晒树干到干透,这期间,他还要用砂纸适度打磨。
    于是,当我看见这根爷爷打造的“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完美的程度可想而知。
    “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盖新房;我长长,当新郎。”歌谣里巴望长粗的是椿树,和长大当新郎比,我更愿意如现在,有一根黄龙木带着天然迷人的纹理,做我手中一根金红色的“金箍棒”。
    爷爷看我在屋檐下习棒,一根棒子在双腕间翻飞,在两根大拇指间来回倒换,我凭一根手指使棒子翻飞如舞,用脚尖把棒子一挑踢到半空,棒子落下,我又稳稳地在半空接住,这是何等美好的时候。
    现在,夜晚依旧是隔壁连爷爷讲故事,他装故事的布袋尽管被我们翻倒出来,里子都被我们看见,但只要他讲故事,我们总是围坐着听,因为谁都不能把那些故事讲述得那么好听。白天,是属于我的,因为太阳下,能把一根棒子舞弄得欢实,舞弄得变幻无穷的,是小子我。小伙伴们叫,你来一段呗,我就来一段;大人喊,小子来一段吧,我就来一段。
    我的表演大概没叫大家失望,因为叫好声远超我想象,响亮又持久。
    是这缘故吧,连爷爷给队长说,等下回马戏团来的时候,要让我表演一回棒术,和马戏团那个舞棍的小伙子比试比试。
    这真叫我高兴,叫我上进,叫我期待。
    上次马戏团走的时候我失落了好多天,现在,盼他们来,变得如此具体,如此可期。
    我爷爷住在生产队,他照看牛,晚上是不回家的。
    现在我去看他,穿过黑夜也不害怕,因为我有“金箍棒”。
    我还要告诉他连爷爷给队长的建议,告诉他我是多么盼望马戏团来。
    (节选自《202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用比喻的修辞,用“风”能吹散“冬天阴霾”给人带来温暖和晴朗来比喻爷爷从地里带东西回家给“我”的惊喜。
    B.爷爷问“我”要不要金箍棒但两手空空,体现了爷爷此时已经发现了做金箍棒的材料,但还没有最后做好,是先给“我”一个希望。
    C.小说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式来描写“我”耍金箍棒的熟练程度,先是写“我”在屋檐下练习,然后写大家对“我”表演的肯定。
    D.“我”急着夜里就告诉爷爷连爷爷给队长的建议,表明“我”对自己耍棒技术的自信,也体现出贫困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
    8.小说为何比较细致地描写连爷爷讲述故事的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金箍棒”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自将诸军发洛阳,以萧瑀为洛阳宫留守。乙卯,诏:“朕发定州后,宜令皇太子监国。”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言:“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上不从。以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使从行。癸亥,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是月,李世勣军至幽州。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雠,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扰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上将发,太子悲泣数日,上曰:“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汝当努力行此,悲泣何为?”壬辰,车驾发定州,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李世勣军发柳城,多张形势,若出怀远镇者,而潜师北趣甬道,出高丽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丁未,车驾发幽州。上悉以军中资粮、器械、簿书委岑文本,文本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筹笔不去手,精神耗竭,言辞举措,颇异平日。上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是日,遇暴疾而薨。壬子,李世勣、江夏王道宗攻高丽盖牟城。癸亥,李世勣等拔盖牟城,获二万余口,粮十余万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
    B.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
    C.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
    D.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守,职官名,唐太宗时初置京城留守之职,五代时洛阳或开封亦置之。历代沿用,至清代废置。
    B.监国,监管国事,专指国家非常时期,君王不能亲自管理国家,就让太子替代君王管理国家大事。
    C.幽州,古代九州及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是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
    D.士大夫,文中指军中的将士。旧时军职中有大夫、士,故以士大夫泛指将士,也称在职居官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尉迟敬德认为唐太宗亲自征讨辽东,皇太子又在定州,长安、洛阳内部空虚,可能会发生叛乱,希望太宗不要亲征。
    B.唐太宗说辽东本属于中原王朝,如今自己亲自东征,是想为中原子弟父兄报仇,为高丽百姓雪其国王被杀的耻辱。
    C.对于太子在自己出发前一连几天哭泣的事情,唐太宗认为此时正是太子展现自己风度才能的时候,不应该悲泣。
    D.李世勣大张声势地从柳城派出军队,通过怀远镇,一路北上直接去甬道,后来从通定渡过辽水到达了玄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5分)
    (2)上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与客湖上饮归
    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倚枕,檐影挂星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宴集结束后,特意绕道来到湖边观赏景色,体现了词人浓厚的兴致。
    B.词人本意是看鱼儿从水中跳起落下,但眼前只有天暗波平、晚风疏雨翻乱荷叶。
    C.月堕平波是因词人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D.只喝了一杯白酒就颇有醉意,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欢愉和与客人的良好关系。
    15.诗歌下阕最后两句(小轩倚枕,檐影挂星河)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具体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苏子与客再次坐下饮酒取乐,不知时间已到第二天。
    (2)韩愈《师说》中,“ , ”两句是作者通过君子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从师态度的对比,对君子提出的批评。
    (3)在古代诗文中,有些语句会用乐器的名称来借代音乐,比如:“ ”“ ”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泗泾镇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至大中祥符年间,迄今已逾千年, 。长期以来,它 是一个地区性商贸和文化中心,特别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近40处集聚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一条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水岸楼廊,上海现存最大规模。
    很多人都对古镇抱有期待,但在呼应这种普遍期待的同时,古镇往往会陷入普遍的同质化。于是,本着“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等原则, ,以绣花精神推进古镇保护的同时,希望能做到“不一样”的泗泾,一直在思考靠什么才能塑造自己独特的辨识度。可以说,“修旧如旧”并不是泗泾的最终目标,它其实只是保护的第一步,后续的活化利用才能提升软实力、写就大文章。
    最终,答案还是在这片土地和所承载的文化上。经过 ,泗泾古镇把后续保护利用的重点放在围绕“时代性、地方性、文化性、公益性”主题,写好“文化”文章之上,要以“留住乡愁”为初心,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精心选择市场主体,导入艺术、创意、文旅等业态,( ),从而实现“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的定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沧海桑田 一以贯之 匠心独运 精打细算
    B.源远流长 自始至终 匠心独运 反复推敲
    C.源远流长 一以贯之 别开生面 精打细算
    D.沧海桑田 自始至终 别开生面 反复推敲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然能把本土性、原生态的东西传承好,那么就能积极注入新内涵
    B.如果能积极注入新内涵,那么就能把本土性、原生态的东西传承好
    C.不但积极注入新内涵,又把本土性、原生态的东西传承好
    D.既把本土性、原生态的东西传承好,又积极注入新内涵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集聚了近40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一条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水岸楼廊,规模为上海现存最大。
    B.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近40处集聚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一条水岸楼廊,规模上海现存最大。
    C.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集聚了近40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一条水岸楼廊,规模上海现存最大。
    D.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近40处集聚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一条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水岸楼廊,为上海现存最大规模。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日晷(“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主要是① ,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在钟表普及使用之前,日晷曾是古人生活中② 。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但是日晷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③ ,直至1270年意大利和德国出现早期的机械钟,人类才全天候明确时间。
    日晷,如同漫漫长路上的驿站和黑程碑。使人类在不知始终的旅途中不再感到迷茫,从此对时间这个不可思议的抽象概念有了具象的认识。换句话说,人们“抓”住了时间,就好像从此可以抓住自己的命运,从命运主宰的对象变成了命运的主宰。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历代对儒学的解读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或言“立功、立德、立言”,或言“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宋代程颐、程颢兄弟向理学家周敦颐求学圣人之道时,周敦颐便让他们“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意思是看看孔子、颜回所谓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这就是“孔颜乐道”的来历。究其根本,儒学就是让人顺应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内在潜质,以达到完美人格,最终积极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
    上述材料能给认真求学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D 【解析】“通过美感效应发生社会作用的文学批评”错误,原文是“作为美的创造物,文学 作品是通过美感效应发生社会作用的”,可知“通过美感效应”发挥社会作用的应是“文学作 品”。
    2.B 【解析】“文章也批评了‘细读’导致的两种谬误”错误,原文第二段有“英美新批评派在主 张‘细读’的同时,也批评追寻创作意图……技术活动”,意思是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了两种谬误, 但这两种“谬误”不是“细读”导致的。
    3.B 【解析】A 项,“是孟子首先提出的”错误,原文是“在孟子那里,就是从‘诵其诗,读其 书’,也就是从文本阅读开始的”。C 项,“由文学作品的某些细节引发联想或按照批评家自己 偏好的理论”错误,原文是“由文学作品的某些细节引发联想,大谈某种流行的或偏好的理论 知识”,两句话不是选项表述的并列关系。D 项,说法绝对,原文是“只有通过‘感同身受’的 阅读体验,才能理解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艺术形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B 【解析】“全球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错误,原文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 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错误,原文中的“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齐备的产业体系” 是解释我国就业市场空间广、潜力足的。
    5.D 【解析】A项,“原因”错误,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的原因,除了高 校毕业生数量多外,还有其他方面。B项,“就业形势的复苏促进了经济运行的稳定、经济的 飞速发展”错误,颠倒主客体。原文说的是“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有力拉动就业复苏”。C项, “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于文无据。 6.①发展新业态,开辟就业新形态领域,推动实现更多就业。②社会提供资源、高校用心 服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③积极培养高质量劳动力队伍,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等。 (6分,每点2分)
    【解析】材料一主要从新业态、新领域的角度诠释就业新途径的内容,比如第二段说我 国就业市场空间广、潜力足,第三段介绍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就业新形态领域的开辟等。材 料二主要介绍高校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材料三先介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的矛盾,即招 工难、就业难;然后分析其表现,由此明确要关注两个方面,即培养人才、开辟市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D
    【解析】“体现出贫困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错误。文中听连爷爷的故事、“我” 耍棒,以及村里能请马戏团来表演等,都说明村里的精神生活不是很贫乏;这个情节更多表 现的是“我”的欣喜之情。
    8.①强调了连爷爷所讲述的故事对“我”(孩子们)精神层面的影响。连爷爷的故事都表述了 人要有坚强的品格,对孩子们的成长作用很大。②表现“我”特别喜欢金箍棒的具体原因。 孩子们更喜欢孙悟空,所以“我”也特别喜欢金箍棒。③暗示了“我”生活的时代和村庄的贫 穷。特别强调被压了几百年的孙悟空从来没有觉得饥饿,加上上文爷爷总是带给“我”野果 吃等情节,表明当时人们的生活还是很贫穷的。(6 分,每点 2 分)
    【解析】回答问题,要关注连爷爷讲述的故事内容,比如劈山救母表现的是孝和坚强, 杜十娘的故事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坚强,孙悟空也是,这些故事对孩子们的成长作用很大;同 时,孩子们都喜欢孙悟空,也说明了“我”喜欢金箍棒的原因;第三点不容易思考,为何文本 突然写了“还有,他从来没觉得饥饿”,结合上文有关野果的内容可以明确,这句话透露出爷 爷总是给“我”摘野果子的具体原因,除了关爱外,饥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9.①爷爷对“我”爱的象征。爷爷精心打磨金箍棒送给“我”,表现爷爷对“我”的疼爱。②“我” 童年快乐的象征。“我”特别爱金箍棒,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耍金箍棒,金箍棒是“我”快乐的 源泉。③“我”坚强的象征。有了金箍棒,“我”走在黑夜里也不害怕了。(6 分,每点 2 分)
    【解析】所谓“象征意义”,即人物、事物、事件等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特别意义。“金箍 棒”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金箍棒”的象征意义体现在与“我”的具体关系上,从人物的角度看, 是爷爷对“我”的关爱。从“我”的角度看,金箍棒一方面具体展现了“我”童年的幸福生活;另 一方面通过“我”敢于走夜路了,也体现了“我”的坚强等性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B 【解析】四个选项中有三处断点不同:①“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卒”有两个意思: “士卒”和“最后”。从“病”分析,“卒”应该理解为“士卒”,“卒”后是断点。②“有不预征名自愿 以私装从军”,“预征”作为一个词语看待,宾语是“名”,“名”后是断点。③“自愿以私装从军 动以千计”,从介宾短语“以私装”分析,动词应该是“从”、宾语是“军”,“军”后是断点。
    11.B 【解析】监国,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或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都称“监国”。
    12.D 【解析】“从柳城派出军队,通过怀远镇”错误,原文“李世勣军发柳城,多张形势,若出 怀远镇者”的意思是“李世勣部队从柳城出发,大张声势,假装要通过怀远镇”。
    13.(1)临危处理急变,料敌设置奇兵,作为一位将领智慧有余,作为帝王则才智不足。(采 分点:“制”“万乘”各 1 分,语句通顺 3 分) (2)太宗看见他这样,十分担忧他,对身边人说:“岑文本与我同行,恐怕很难与我一同返 回。”(采分点:“谓”“恐”各 1 分,语句通顺 3 分)
    【参考译文】 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二月庚戌(十二日),太宗亲自统率各路大军从洛阳出发东征,任命 萧瑀为洛阳皇宫的留守。乙卯(十七日),太宗下诏:“朕从定州发兵后,便由皇太子监国。”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书道:“陛下亲自征伐辽东,皇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两地内 部空虚,恐怕会发生变乱。而且那是个地处边陲的小国,不足以由皇上去辛苦操劳,希望陛 下派一支部队征伐,指日可灭。”太宗不听从。任命尉迟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让他随行。癸 亥(二十五日),太宗到达邺县,亲自撰文祭奠魏太祖,评价道:“临危处理急变,料敌设置 奇兵,作为一位将领智慧有余,作为帝王则才智不足。”这个月,李世勣的部队到达幽州。三 月丁丑(初八),太宗车驾到达定州。丁亥(十八日),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辽东本来就属 于中原王朝的地域,隋朝四次派兵出征而不能取胜。如今朕亲自东征,是想要为中原人的子 弟报其父兄之仇,为高丽百姓雪其国王被杀的耻辱。而且四方都已平定,只有这一块小地方 没有平定,所以趁朕还没有衰老,用士大夫们的余力打败他们。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 食,而一点不吃早春蔬菜,是担心因此而烦扰百姓。”太宗看见有病的士兵,便召到御榻前亲 予慰问,嘱咐州县妥加治疗,士兵们都深受感动。有人没有被登入东征部队的名簿中,自愿 以私人装备跟从军队,动辄一千多人,都说:“我们不求得到皇上的封爵赏赐,只愿为陛下效 忠,战死在辽东。”太宗不应允。太宗将要出发,太子一连哭泣几天,太宗说:“如今留下你 镇守,加上俊彦贤才辅佐,正是想让天下人认识你的风度才能。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在于进贤 才摒弃小人,赏赐善举惩罚恶行,大公无私,你应当努力做到这些,有什么好悲泣的?”壬辰 (二十四日),车驾从定州出发,太宗亲自装备弓箭,在马鞍后带上雨披。李世勣部队从柳 城出发,大张声势,假装要通过怀远镇,而秘密派部队北上直趋甬道,出其不意进攻高丽。 夏季四月戊戌朔(初一),李世勣从通定渡过辽水,到达玄菟。高丽人大为惊骇,各城都关 闭城门自守。丁未(初十),太宗车驾从幽州出发。太宗将军中的物资粮草、器械、文书簿 录等全都委派给岑文本管理,文本夙兴夜寐,勤勉不怠,亲自料理调配,计算用的筹码、书 写用的笔从不离手,心力耗竭,言谈举止颇与往日不同。太宗看见他这样,十分担忧他,对 身边人说:“岑文本与我同行,恐怕很难与我一同返回。”当天,岑文本得暴病而死。壬子(十 五日),李世勣、江夏王李道宗一道攻打高丽盖牟城。癸亥(二十六日),李世勣等人攻下盖 牟城,俘虏二万多人,获得粮食十多万石。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D 【解析】“词人内心的欢愉”错误,从“无人能唱采莲歌”等句可以看出,词人的心情是烦 闷孤独的。 15.第一问:描写了词人在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屋宇飞檐,投影于地,银河也 像挂在屋檐上。(3 分) 第二问:刻画了词人月夜沉思的形象,但诗歌没有写词人思考 的具体内容,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意蕴深长。(3 分)
    【诗歌鉴赏】 诗歌上阕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阕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上阕起首两句写词人宴集 结束后,特意绕道来到湖边观赏景色,体现了词人浓厚的兴致。三句写夜色朦胧,湖水平静, 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在随风翻乱的荷叶上。五句,不说“月影”而说“月堕平波”,是因词人 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下阕首两句,写词人饮酒很少但已 有醉意,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三句,想听采莲曲但无人放歌, 无从排遣内心郁积。“无人”,其实是借以说明词人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结 尾两句,写词人看到的景物,词人倚枕而卧,看到屋檐、银河。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1)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3)示例:五十弦翻塞外声 无丝竹之乱耳 终岁不闻丝竹声 箫鼓追随春社近(任何两 句都可,64 篇中其他用乐器借代音乐的语句亦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 分)
    17.B 【解析】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 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语境的意思是泗泾古镇历史悠久,用“源远流长”更合适。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 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语句的意思是泗泾古镇从古至今都是商贸、文化中心,用 “自始至终”更合适。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别开生面: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语句的意思是泗泾古镇在修复时依照原则,运用巧妙的 心思,用“匠心独运”更合适。反复推敲:反复斟酌,反复琢磨,选择最佳方案。精打细算: (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语句的意思是修复泗泾古镇前,方案经过多次琢磨,用 “反复推敲”更合适。
    18.D 【解析】从前文看,括号里的内容主要解说泗泾古镇后续保护体现的意义,从选项和语 境分析,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应该先说传承,再说创新。
    19.A 【解析】画线语句有两处语病:①语序不当,“近 40 处”是定语,应该放在谓语动词 “聚 集”的后面;②成分残缺,“规模”是主语,这句话可以表述为“规模为上海现存最大”或“为上 海现存最大规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 分)
    20.①根据日影具体的位置 ②不可或缺的计时工具(之一) ③没有太阳时(阴雨天和夜里)无法使用(每句 2 分) 【解析】语段主要介绍日晷,第一段主要介绍日晷的使用,第二段主要介绍日晷出现的 意义。第一个空格,从前文的“影子”和后文的“指定”等内容分析,空格的内容主要写日晷计 时的特点,即根据日光的影子的位置来计时;第二个空格,从前文“钟表普及使用之前”分析, 空格的内容主要是说日晷是古人使用的一种计时工具;第三个空格,从“影子”和“弱点”分析, 就是日晷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无法使用,而没有太阳的时候不外乎是阴雨天、夜里等。
    21.①把日晷比喻为人生长路上的驿站和里程碑,让旅途中的人们不再迷茫(1分),表现了 作者对日晷的赞美之情(2分);②形象化的比喻,使表达更加活泼、生动。(2分) 【解析】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二是体现的作者情感,三是 表达效果。文段把日晷比喻为人生旅途中的驿站和里程碑,一方面表现其作用,一方面表现 其出现的意义,体现了作者对日晷的情感;同时,比喻的修辞,使行文更加活泼、生动。
    四、写作(60 分)
    22.【立意探索】材料由三部分组成:作文材料、具体任务和要求。材料部分分为三层:第 一层,介绍人们学习儒学的一般态度,就是把儒学放到极高的地位上去研究,最终让学习的 人成为人人敬仰的君子、圣人;第二层,介绍周敦颐的做法,就是让程颐、程颢二人寻找孔 子、颜回的具体快乐,即为何孔子、颜回能够一生坚守高贵的品质;第三层,介绍学习儒学 的最终目的,就是顺应规律、发展自我,最终达到完美人格、成就自我。作文的任务是要求 考生以青年学子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具体要求十分明确。 从作文材料的分析来看,材料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学习儒学不需要有特别高的要求,就是 从自身入手,养成完美的人格。由此得出材料的立意可以有:①寻找学习的快乐;②学习先 辈,成就自我;③制定目标,要符合自己能力;④高贵的品格胜于一切;⑤发挥潜质,成就 自我;等等。

    相关试卷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2023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