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949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949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949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填图,实验与探究,资料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的叶长成新植株
B.马铃薯块茎长成的植株
C.竹的地下茎节上的芽长成的竹子
D.桃树种子的胚发育成的植株
2.关于家蚕生殖发育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3.梨、桃等果树的栽培通常用( )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B.种子C.扦插D.压条
4.从蝌蚪发育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
A.皮肤→鳃→肺B.內鳃→外鳃→肺
C.外鳃→內鳃→肺D.皮肤→外鳃→內鳃
5.明明在了解了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后,认为爱迪生学母鸡蹲在鸟卵上孵小鸡,最终不能孵出小鸡,原因是( )
A.光线过强B.空气不足C.温度太低D.温度太高
6.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7.以下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B.羊的长耳和短腿
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D.兔的白毛与猫的白毛
8.父母的性状能呈现在后代的身上,是因为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把( )传给了下一代.
A.性状本身B.控制性状的基因
C.身体器官D.多种组织
9.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是( )
A.2n 2n 2nB.n n nC.n 2n nD.2n n 2n
10.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11.生来就惯用右手(A)对生来就惯用左手(a)是显性.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则生出惯用右手孩子的几率可能为( )
A.50%或100%B.75%或100%C.50%或75%D.50%或25%
12.《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故事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表兄妹,从科学角度来看,他们不适宜结婚的科学依据在于( )
A.近亲结婚后代会出现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多
C.近亲结婚后代身体弱不禁风
D.近亲结婚后代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全部显现
13.小姨生了个男孩,小姨的公公婆婆甭提有多高兴,你知道胎儿的性别决定发生在( )
A.受精卵形成时B.受精卵发育时
C.胎儿形成时D.胎儿将出生胎儿
14.“南橘北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的不同B.外界环境的不同
C.染色体的不同D.种植的人不同
15.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出现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16.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说明了( )
A.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
B.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的过度类型
C.始祖鸟是鸟类向爬行动物的过度类型
D.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终端
17.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
A.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B.生殖细胞46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C.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46个
D.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23个 受精卵23个
18.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
A.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繁衍速度不同
B.人工选择加快了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了生物演变的时间
C.自然选择使生物的生存显得更加残酷
D.人工选择使不利变异的生物个体有了生存的机会
19.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其中,2011年新发现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是( )
A.静脉注射毒品
B.不安全的性行为
C.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
D.蚊虫叮咬
20.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水痘的人不再患水痘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再患结核病
C.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不再患脊髓灰质炎
D.皮肤的杀菌作用
21.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22.今年春节前,小刘在骑车返乡的途中,路遇一人突然晕倒,小刘赶紧拨打了( )
A.110电话B.114电话C.119电话D.120电话
23.当我们受了委屈时,下列调节情绪的方式不对的是( )
A.通过写日记释放委屈B.找别人的茬来撒气
C.向朋友倾诉原委D.大哭一场
24.健康的生活需要做到( )
A.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
B.学会与人相处,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C.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5.下列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是( )
A.按时进食,营养配餐好B.积极坚持体育锻炼
C.抽烟、喝酒、赌牌D.远离毒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词中的几种生物都是由 结合成 发育来的,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2)(选做)诗词中三种动物都有适宜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如:鹊用肺呼吸, 辅助呼吸;蛙的成体用肺呼吸, 辅助呼吸;蝉则用气管呼吸.
(3)诗词中的蝉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几次蜕皮,“皮”是蝉的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7.科学家根据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某种生物生存的年代,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越 , 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越 , 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生物化石的,这说明 .
28.生物学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增进人类健康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 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29.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疾病常被称为“ ”或“现代文明病”.
三、识图填图(每空1分共20分注:若无说明请在“”上填文字)
30.(5分)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白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如果降雪推迟,白鼠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鼠的数量 ,白鼠所占百分数的最大值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之 (填“前”或“后”),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鼠的数量 ,从1940~1960年降雪天数来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体色起 作用.
31.(6分)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A表示父母产生生殖细胞c和d的过程,生殖细胞c和d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和 .(用“常染色体数+?”表示)
(2)B过程为 ,形成的e细胞 中染色体的数目和a、b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的 ,这些染色体数一半来自于 ,一半来自于 .
(3)若这对夫妇生的这个女孩是第一胎,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 %,原因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的,可见,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32.(6分)如图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写出图中所示部分环节的名称:①是 ,③是 .
(2)有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能引起传染病,这些生物被称为 .它们随①的唾沫离开并到③所经过的途径为传播途径,这一传播途径是 ,此外,传播途径还有 等(任写一个).
(3)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这属于 ,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来进行预防.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5分)
33.(5分)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B组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 (填“高”或“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 的方法,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的患病情况.
②针对爆发性的流感,除了接种疫苗外,请为学校怎样预防流感提出你的建议(答对一点即可): .
五、资料分析(每空1分共10分)
34.(5分)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其生长速度比同胎所生的小鼠快2﹣3倍,体积大一倍.请结合研制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研究技术被称为 ,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
(2)该研究成果说明,性状是由 控制的,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的,传递的桥梁是 和 .
35.(4分)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 .
(3)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 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
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中.
1.(2分)(2014春•孝义市期末)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的叶长成新植株
B.马铃薯块茎长成的植株
C.竹的地下茎节上的芽长成的竹子
D.桃树种子的胚发育成的植株
【解答】解:ABC、椒草的叶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长成的植株、竹的地下茎节上的芽长成的竹子,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BC不正确;
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桃树种子的胚发育成的植株,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D.
2.(2分)关于家蚕生殖发育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解答】解:图中的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家蚕的发育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和④成虫等4个时期,②幼虫和④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
故选:B.
3.(2分)(2007•广安)梨、桃等果树的栽培通常用( )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B.种子C.扦插D.压条
【解答】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苹果、梨、桃等果木的繁殖常采用嫁接技术.可见A正确.
故选:A
4.(2分)从蝌蚪发育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
A.皮肤→鳃→肺B.內鳃→外鳃→肺
C.外鳃→內鳃→肺D.皮肤→外鳃→內鳃
【解答】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一般的鳃是在鳃裂内生长,这种不露出体外的鳃称为内鳃.两栖类的无尾类早期具有外鳃,以后随着鳃盖的形成被包裹在鳃腔内,不久退化,重新生出内鳃.内鳃起源于内胚层,外鳃起源于外胚层.
故选:C.
5.(2分)明明在了解了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后,认为爱迪生学母鸡蹲在鸟卵上孵小鸡,最终不能孵出小鸡,原因是( )
A.光线过强B.空气不足C.温度太低D.温度太高
【解答】解:鸟卵孵化大约需要42℃的温度,鸟类的体温大约为42℃,因此鸟类的卵经过雌鸟体温的孵化可以孵出雏鸟,而人的体温是37℃左右,不能为卵的孵化提供适宜的温度,因此爱迪生没有孵化出小鸡来.
故选:C.
6.(2分)(2005•德州)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解答】解: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
故选:C
7.(2分)(2014•渠县校级一模)以下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B.羊的长耳和短腿
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D.兔的白毛与猫的白毛
【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A、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是鹅毛的颜色不同,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B、羊的长耳和短腿,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羊的长耳和短耳,羊的长腿和短腿,故不符合题意;
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是菜豆和豌豆,是两种物种,不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D、兔的白毛与猫的白毛,是兔和猫,是两种物种,不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分)父母的性状能呈现在后代的身上,是因为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把( )传给了下一代.
A.性状本身B.控制性状的基因
C.身体器官D.多种组织
【解答】解:父母的性状能呈现在后代的身上,是因为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了下一代.
故选:B.
9.(2分)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是( )
A.2n 2n 2nB.n n nC.n 2n nD.2n n 2n
【解答】解: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
故选:D.
10.(2分)(2007•泰州)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
即:
故选:B.
11.(2分)生来就惯用右手(A)对生来就惯用左手(a)是显性.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则生出惯用右手孩子的几率可能为( )
A.50%或100%B.75%或100%C.50%或75%D.50%或25%
【解答】解:由题干可知,生来就惯用右手(A)对生来就惯用左手(a)是显性,因此,父亲惯用左手(aa),母亲惯用右手(AA或Aa),可用遗传图解来表示基因的遗传情况:
从图解中可以得出这对夫妇生出惯用右手孩子的几率可能为50%或100%.
故选:A.
12.(2分)《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故事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表兄妹,从科学角度来看,他们不适宜结婚的科学依据在于( )
A.近亲结婚后代会出现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多
C.近亲结婚后代身体弱不禁风
D.近亲结婚后代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全部显现
【解答】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宝玉和黛玉是表兄妹,是近亲,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B正确.
故选:B
13.(2分)小姨生了个男孩,小姨的公公婆婆甭提有多高兴,你知道胎儿的性别决定发生在( )
A.受精卵形成时B.受精卵发育时
C.胎儿形成时D.胎儿将出生胎儿
【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胎儿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
故选:A.
14.(2分)(2013•宜宾县二模)“南橘北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的不同B.外界环境的不同
C.染色体的不同D.种植的人不同
【解答】解: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导致同种生物的大小、颜色不完全相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南橘北枳是同种植物橘子性状的改变属于变异,南橘北枳的主要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而橘子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南橘北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的原因是外界环境的不同.
故选:B
15.(2分)(2011•天镇县)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出现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解答】解:如图是生物的进化树图,
题中的图结合生物进化树图可知,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上可知,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6.(2分)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说明了( )
A.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
B.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的过度类型
C.始祖鸟是鸟类向爬行动物的过度类型
D.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终端
【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现代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现代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来的.
故选:B
17.(2分)(2014•正阳县校级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
A.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B.生殖细胞46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C.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46个
D.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23个 受精卵23个
【解答】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46条.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条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个DNA分子.
故选C
18.(2分)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
A.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繁衍速度不同
B.人工选择加快了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了生物演变的时间
C.自然选择使生物的生存显得更加残酷
D.人工选择使不利变异的生物个体有了生存的机会
【解答】解: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在繁衍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变异,但是由于选择者的不同,会造成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家养动物的选择者是人类,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野生动物的选择者是自然界,即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常进行的十分缓慢.因此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马),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原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故选:B.
19.(2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其中,2011年新发现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是( )
A.静脉注射毒品
B.不安全的性行为
C.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
D.蚊虫叮咬
【解答】解:A、静脉注射毒品能传染艾滋病,A正确.
B、不安全的性行为能传播艾滋病,B正确.
C、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能传播艾滋病,C正确.
D、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D错误.
故选:D
20.(2分)(2013•宜宾县二模)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水痘的人不再患水痘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再患结核病
C.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不再患脊髓灰质炎
D.皮肤的杀菌作用
【解答】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病.
患过水痘的人不再患水痘、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再患结核病、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不再患脊髓灰质炎,都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的杀菌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有杀菌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D.
21.(2分)(2015•胶南市校级模拟)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解答】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A、学生打扫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故不合题意.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故不合题意.
C、给人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属于控制传染源.故不合题意.
D、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属于传染源,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合题意.
故选:D.
22.(2分)今年春节前,小刘在骑车返乡的途中,路遇一人突然晕倒,小刘赶紧拨打了( )
A.110电话B.114电话C.119电话D.120电话
【解答】解: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据此可知,我们应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
故选:D
23.(2分)当我们受了委屈时,下列调节情绪的方式不对的是( )
A.通过写日记释放委屈B.找别人的茬来撒气
C.向朋友倾诉原委D.大哭一场
【解答】解:ACD、通过写日记释放委屈、向朋友倾诉原委、大哭一场,都属于调节情绪的好方法,ACD正确;
B、找别人的茬来撒气,会影响别人,而且不利于团结,B不正确.
故选:B.
24.(2分)健康的生活需要做到( )
A.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
B.学会与人相处,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C.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
D.以上答案都正确
【解答】解: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选项ABC均正确.
故选:D
25.(2分)下列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是( )
A.按时进食,营养配餐好B.积极坚持体育锻炼
C.抽烟、喝酒、赌牌D.远离毒品
【解答】解:A、按时进食,营养配餐好,才能做到营养均衡,A正确;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B正确.
C、吸烟、喝酒、赌牌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
D、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5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词中的几种生物都是由 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 受精卵 发育来的,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2)(选做)诗词中三种动物都有适宜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如:鹊用肺呼吸, 气囊 辅助呼吸;蛙的成体用肺呼吸, 皮肤 辅助呼吸;蝉则用气管呼吸.
(3)诗词中的蝉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几次蜕皮,“皮”是蝉的 外骨骼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解答】解:(1)诗词中的几种生物都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2)(选做)诗词中三种动物都有适宜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如:鹊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蝉则用气管呼吸.
(3)诗词中的蝉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几次蜕皮,“皮”是蝉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答案为:
(1)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
(2)气囊;皮肤;
(3)外骨骼.
27.(10分)(2014秋•山阳县校级期末)科学家根据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某种生物生存的年代,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简单 ,越 低等 , 水生 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复杂 ,越 高等 , 陆生 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 , 由低等到高等 , 由水生到陆生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生物化石的,这说明 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
【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故答案为:简单;低等;水生;复杂;高等;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28.(2分)生物学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增进人类健康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 心情愉快 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解答】解: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故答案为:社会适应;心情愉快
29.(2分)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疾病常被称为“ 生活方式 ”或“现代文明病”.
【解答】解: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故答案为:糖尿病;生活方式
三、识图填图(每空1分共20分注:若无说明请在“”上填文字)
30.(5分)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白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现象,如果降雪推迟,白鼠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鼠的数量 越来越多 ,白鼠所占百分数的最大值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之 后 (填“前”或“后”),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鼠的数量 逐渐减少 ,从1940~1960年降雪天数来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体色起 选择 作用.
【解答】解:(1)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激烈的生存斗争过程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使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表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是有利变异,能适应环境,因此白色老鼠的数量增加,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是不有利变异,不能适应环境,因此白色老鼠的数量减少.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故答案为:(1)适应;(2)越来越多;后;逐渐减少;选择;
31.(6分)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A表示父母产生生殖细胞c和d的过程,生殖细胞c和d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22+Y或22+X 和 22+X .(用“常染色体数+?”表示)
(2)B过程为 受精 ,形成的e细胞 受精卵 中染色体的数目和a、b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的 相同 ,这些染色体数一半来自于 父方 ,一半来自于 母方 .
(3)若这对夫妇生的这个女孩是第一胎,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 50% %,原因
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均等 的,可见,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解答】解:(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即46条.生殖细胞c和d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2+Y或22+X和22+X.
(2)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即46条.如图所示: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这说明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3)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
故答案为:
(1)22+Y或22+X、22+X; (2)受精、受精卵、相同、父方、母方 (3)50%、均等
32.(6分)如图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写出图中所示部分环节的名称:①是 传染源 ,③是 易感人群 .
(2)有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能引起传染病,这些生物被称为 病原体 .它们随①的唾沫离开并到③所经过的途径为传播途径,这一传播途径是 空气传播 ,此外,传播途径还有 饮食传播 等(任写一个).
(3)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这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来进行预防.
【解答】解:(1)图中①是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是易感人群.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随①的唾沫离开并到③所经过的途径为传播途径,这一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此外,传播途径还有饮食传播等.
(3)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传染源;易感人群 (2)病原体;空气传播;饮食传播 (3)切断传播途径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5分)
33.(5分)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B组 注射流感疫苗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 低 (填“高”或“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重复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 实验组数 的方法,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的患病情况.
②针对爆发性的流感,除了接种疫苗外,请为学校怎样预防流感提出你的建议(答对一点即可): 严格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教室多开窗通风,患流感的学生及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等 .
【解答】解:(1)本实验的变量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因此B组应注射流感疫苗.
(2)流感疫苗注入小白鼠体内后会产生抗体,降低流感发病率.
(3)①为减小实验误差,还应进行重复实验.测定疫苗最有效浓度可增加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的疫苗观察小白鼠的患病情况.
②为预防传染病流行,学校应严格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教室多开窗通风,患流感的学生及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等.
故答案为:(1)注射流感疫苗;
(2)低;
(3)①重复;实验组;②严格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教室多开窗通风,患流感的学生及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等(答出一条即可)
五、资料分析(每空1分共10分)
34.(5分)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其生长速度比同胎所生的小鼠快2﹣3倍,体积大一倍.请结合研制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研究技术被称为 转基因技术 ,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鼠的个体大小 .
(2)该研究成果说明,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 基因 传递给子代的,传递的桥梁是 精子 和 卵细胞 .
【解答】解:(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该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中,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的大小,因此该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1)转基因技术;鼠的个体大小
(2)基因;基因;精子;卵细胞
35.(4分)(2011•巢湖)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 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 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
(3)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 清水 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烟草浸出液会在水蚤体内残留,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的不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
(2)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20秒内的心跳次数有63增加到71.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因此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3)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故答案为:(1)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2)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3)清水;烟草浸出液会在水蚤体内残留,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清水
烟 草 浸 出 液
70mL
60mL
50mL
40mL
30mL
20秒内的心跳次数
70
63
65
67
69
71
清水
烟 草 浸 出 液
70mL
60mL
50mL
40mL
30mL
20秒内的心跳次数
70
63
65
67
69
7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