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682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682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6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6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6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洲市泸县2021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展开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与实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地形角度看,图中四个村选址最好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 甲乙两镇之间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东北向西南流B. 自西南向东北流C. 自西北向东南流D. 自东南向西北流
3. 图中最高海拔可能为( )
A. 440米B. 430米C. 420米D. 410米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因为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所以村庄的选址应该选择在地势较低平宽敞的地方,也就是等高线稀疏的地方。由图可知,①②④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不适宜村庄选址。③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村庄选址。C符合题意。故选C。
【2题详解】
由图中可知,该图是采用一般定向法定向,河流流向为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故甲乙两镇之间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故D符合题意。选D。
【3题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最高海拔的确定方法:找出最高的等高线确定它的海拔高度,海拔最高的地方会比这条等高线高一些,但不会超高过等高距,由图知等高距为20米,海拔最高等高线分布在①处的东北侧,为420米,所以最高海拔处可能是430米,故B符合题意。选B。
【点睛】根据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判断。等高线距离较小时,即密集,等高线距离较大时,即稀疏。如果等高线之间距离小,就是密集,代表此地坡度较陡;如果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就是稀疏,代表此地坡度较缓。
下表为我国四个天文观测站的地理坐标和海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丁观测站位于丙观测站的( )
A. 西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南方向
5. 表中四个天文观测站建站技术要求最高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与丙观测站相比,乙观测站的优势是( )
A. 地广人稀,观测空间大B. 晴好天气多,观测效果好
C. 深居内陆,人为影响小D. 海拔高,观测空间远
【答案】4. D 5. A 6. B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可以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定向,图中可知,丁的纬度比丙低,表示丁位于丙的南侧,丁的经度数值比丙大,表示丁位于丙的东侧,因此丁观测站位于丙观测站的东南方向。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虑海拔对观测站技术影响,表中可知,甲海拔最高,对天文观测站建站技术要求最高。故选A。
【6题详解】
图中可知,乙海拔比丙高,因此乙观测站晴好天气多,观测效果好,B正确。观测空间大小和人为影响在表中是体现不出来的,AC错误;乙观测站与丙观测站的海拔对观测空间远近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经纬网定向,一般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下图分别为我国四大高原的气溫曲线和降水柱状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8. 丁图气候资料代表的高原是( )
A. 云贵高原B. 青藏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
【答案】7. C 8. A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年温差就大,气温曲线平直,年温差小;图中可知,丙地区的气候气温曲线弯曲程度最大,表示气温年较差最大,故C正确,ABC错误;选C。
【8题详解】
图中可知,丁图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符合题意。选A。
【点睛】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最显著。
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0.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A. 气温逐渐升高B. 年降水量逐渐增多C. 地势逐渐增高D. 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答案】9. A 10. C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图中四条地理分界线中,①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②表示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③表示西北与北方分界线;④表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故A符合题意。选A。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的是自东南向西北,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是我国气温越来越低,A错误;我国的降水量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是地势逐渐增高,C正确;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D错误。故C符合题意。选C。
【点睛】我国人口众多,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喲,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1. 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A. 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B. 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 冰川连绵高寒牧区D. 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12. 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A. 椰子菠萝B. 山间毛竹笋C. 西湖藕粉D. 哈密瓜
【答案】11. D 12.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从材料中的吊脚楼、深山和赛龙舟等关键词可以推断歌词中所描绘的地区最可能是湘西山区,湘西山区由于多山,平地少,因此民居多是依河而建的吊脚楼,D正确。故答案选择D。
【12题详解】
湘西地区地处亚热带,椰子主要分布在热带,故A错误。湘西山区多山且气候湿热,山中多野山笋,故B正确。西湖藕粉主要分布在杭州西湖地区,故C错误。哈密瓜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的西北内陆地区,比如新疆等,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点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
二、综合题
13.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村料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经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至华北、京津地区。经多年建设,2013年12月建成通水。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扬州市考察调研,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建设、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埋设大型输水管道,向北顺流至京津地区。2014年12月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材料三:如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说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点所在省区的简称,指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共同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2)据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根据图文材料,判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哪条线路的建设难度更大,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原因。
(5)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提出节水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答案】(1)鄂, 华北平原
(2)南多北少
(3)中线工程量更大,东线借用了京杭大运河输水,中线则是沿线开挖渠道、埋设大型输水管道。
(4)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污染严重
(5)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
【解析】
【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详解】(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经过鄂(湖北省)、豫(河南省)、冀(河北省),,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2)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南方多于80%,北方少于20%。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京杭运河向北输水;中线工程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埋设大型输水管道,向北顺流至京津地区;故中线工程难度更大。
(4)根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污染严重。
(5)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节水的措施有: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
【点睛】
1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炼铝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铝土工业基地。左下图是广西的地理位置及其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西江流域月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广西的海陆位置。
(2)从水量、水位、结冰期方面归纳图中西江水文特征。
(3)简析广西发展铝土工业的有利条件。
(4)简述广西铁路分布特点。
【答案】(1)广西省位于中国南部边疆,南面濒临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省相邻。
(2)西江水量充沛,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无结冰期。
(3)资源丰富(储量大) ;品质好(富铝矿) ;开采方便;水能丰富。
(4)区域内铁路网密集;柳州、南宁为铁路枢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西的炼铝工业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广西位置,自然环境,工业发展的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能力。
【详解】(1)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面濒临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省相邻。
(2)西江水量充沛,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排名靠前;其水位变化与其所在流域的降水相关,其所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其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
(3)广西铝土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是富铝矿。开采方便,可以露天开采。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广西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有利于发展炼铝工业。
(4)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网密集,大致已形成以柳州、南宁为枢纽的南北、东西线路,东部较西部地区铁路密集。
点睛】
天文观测站
地理坐标
海拔(m)
甲
32°19′N,80°16′E
5100
乙
42°56′N,86°41′E
2650
丙
42′12′N,115°15′E
1365
丁
32°44′N,118°28′E
180
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②地缺水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