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520267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520267,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丙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图中显示,大翅鲸,苏北沿岸流,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合肥市教学质量检测)下图示意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 D )
A.南极环流 B.西风漂流
C.本格拉寒流 D.厄加勒斯暖流
2.丙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解析] 第1题,据等温线数值和弯曲方向可知,甲地洋流是暖流,来自大陆东岸;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厄加勒斯暖流。第2题,丙地位于东南信风带,是离岸风,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水温低,故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
(2020·北京市西城区模拟)大翅鲸在全球都有分布。每一个种群都有特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读“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大翅鲸( D )
A.繁殖区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海域
B.在东北大西洋顺流去往繁殖地
C.在东南太平洋顺流去往捕食区
D.7月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北洄游
4.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大翅鲸是个特例,常年不进行洄游,与此最相关的因素可能是( A )
A.季风洋流 B.纬度位置
C.气候变化 D.人类活动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繁殖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海域;在北大西洋逆流去往繁殖地;在东南太平洋逆流去往捕食区;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需要向较低纬度洄游,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北洄游。第4题,阿拉伯海域受西南季风、东北季风的影响,冬夏季海域的洋流方向相反,夏冷冬温,为大翅鲸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故它们常年生活在该海域不进行洄游。
(2021·浙江省绍兴市模拟)下图为小赵同学绘制的7月份非洲沿海洋流分布简图。完成5~6题。
5.同桌的小李发现图中有一处洋流绘制不正确,这一处应是( A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图中的四支洋流,对沿岸湿热气候环境形成影响明显的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甲为索马里半岛夏季洋流,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盛行离岸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远离索马里,深层冷海水上翻补偿,形成寒流,应用虚线箭头表示,故A错。第6题,甲为索马里半岛寒流,丙为加那利寒流,丁为本格拉寒流,气候均为降温减湿作用;乙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对马达加斯加东岸气候增温增湿,降水多,形成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
(2021·广东省广州市模拟)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①)、鲁北沿岸流(②)、苏北沿岸流(③)、浙闽沿岸流(④)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与图示同纬度日本暖流流经海域相比,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盐度较低是由于( B )
A.降水量少 B.河流汇入多
C.蒸发量小 D.海域较封闭
8.苏北沿岸流( C )
A.导致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B.冬季较弱,夏季较强
C.受长江入海径流影响显著
D.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9.浙闽沿岸流方向随季节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C )
A.日本暖流流向随季节变化
B.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
C.季风风向发生季节变化
D.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
[解析] 第7题,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由于处于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陆地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水量,对沿岸地区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较低,B正确;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与日本暖流流经海域处于同一纬度带上,蒸发量差异不大两者在降水量上差异不明显,全国沿岸流地区海域与外海接壤,据此判断A、C、D错误。第8题,结合图中洋流的流向可知,苏北沿岸流由北流向南部,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地区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凸出,A错误、D错误;该沿岸流海域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一致,对洋流具有加强作用,夏季东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相反,对洋流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B错误;该洋流流经长江入海口处流向偏离海岸线,是受到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影响,沿岸洋流流向发生偏转,C正确。第9题,浙闽沿岸流流经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风向发生改变,导致洋流流向发生改变;日本暖流流向固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不会改变洋流流向。
(2020·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上升流是指风吹走表层海水,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而形成的洋流。下图示意海南岛东部海域等深线分布(单位:米),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0~11题。
10.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现在( B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11.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产生的影响是( C )
A.海南岛海岸线后退 B.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C.季节性渔场形成 D.台风发生频率增大
[解析] 第10题,海南岛地处我国大陆与南海的过渡地带,受西南风和东北风的交替影响,一般而言6~8月盛行西南风,9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海南岛东北部沿海海域在西南季风吹动下,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该海域深层海水沿海底大陆架向西流动上升补充至海面,形成上升流。第11题,海南岛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域出现上升流,形成夏季渔场,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域出现下降流,饵料大幅减少,渔场基本消失。
12.(2021·黑龙江省哈尔滨模拟)海洋环境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2.6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以垃圾的形式被抛进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 km2,中心最厚处达到30 m。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要描述“垃圾旋涡”出现位置的大致位置范围,分析大量塑料垃圾的来源。
(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属于典型的风海流?
(3)分析太平洋“垃圾旋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据材料可知“垃圾旋涡”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垃圾来源包括随河流进入海洋的大量塑料垃圾以及海洋船只、渔船等抛弃的废弃物等。这些垃圾在图示洋流作用下,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参与并构成“垃圾旋涡”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其中属于典型风海流的是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北赤道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北太平洋暖流。第(3)题,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据材料“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 km2,中心最厚处达到30 m”可知,海洋环境污染,以海洋水产为食品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
[答案] (1)“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 大量塑料垃圾随河流进入海洋;海洋船只、渔船等抛弃的废弃物,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
(2)参与并构成“垃圾旋涡”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其中属于典型风海流的是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3)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与此同时,以海洋水产为食品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
13.(2021·陕西省汉中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磷虾集中分布于南冰洋的南聚合带。这个聚合带位于55°S~80°S之间,海水温度为1.3 ℃-3 ℃,是由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两大洋流之间,出现了大漩涡,如威德尔海。南极磷虾聚集在这个海域,形成了南极洲的一大族群,为其他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中红旗代表我国辽渔集团2010年南极虾捕捞海域,阴影代表虾集聚区。
(1)说明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
[解析] 第(1)题,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有关,受极地东风影响,吹拂表层海水运动,形成自东向西的南极环流。第(2)题,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与该海域的洋流有关,该海域内,受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影响,扰动海水,导致营养物质上浮,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第(3)题,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洋流、冰山、海洋生物及暴风的影响。南极环流受半岛影响,洋面不稳定;受冰山影响,威胁船只安全;受极地东风影响,多暴风;有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威胁船只和人员安全。
[答案] (1)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极地东风(东南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
(2)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
(3)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漩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11] 第3章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11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洋流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洋流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