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60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606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606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展开三上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 黄海娟
一、任务解读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与本单元主题“多彩的童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从阅读童年故事,到回想童年里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小伙伴,再到尝试着写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从阅读到写作,自然而然,应运而生。
本次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与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同是写人主题,但在编排上体现了螺旋上升的设计意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乐趣”,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来给同学画像,只要求写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点,写完后让同学猜一猜,强调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到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再次进行写人主题的练习,习作的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第一,习作对象从班级同学扩展到身边熟悉的人,学生可选范围更广。第二,拟题时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第三,内容上,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师教学时,可以注意前后关联,帮助学生调动已有写人习作的经验,把握本次习作的要求,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熟悉的人,可以通过“词语风暴”,用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激活人物性格特点,打开学生的思维。其次,在引导学生尝试抓住人物特点时,可以进行“人物聚焦”,由这些词语想到某一个人。再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事情回放”,由这个人以及表示特点的词,想到某一件事。最后,让学生“先说再写”,试着说一说,整理自己的习作思路;试着写一写,尝试练笔。当然,在指导学生给习作取题目时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选择最能体现特点的事情来写。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说中辅导,写中指导,写后互评交流,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发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并能说一说他们的特点是什么,试着选择其中一个人写一写,尝试用一个事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2.学习为习作取题目,在取题目时尝试把人物和特点结合起来。
3.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第一课时 作前指导
学生课前准备:观察身边熟悉的人,想象他们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块一:人物特点对对碰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开始前,咱们首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出示词语,结合词语,你最先想到的是谁?
(1)教师出示:热心肠、智多星、乐天派、昆虫迷、小问号、小书虫、幽默王子、故事大王、运动健将。
(2)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并及时给予学生点评。
(3)指导要点:抓住表示特点的词语,说出最接近的人物。
2.除了老师给出的这些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又让你想到了谁呢?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
(2)指导要点:引导学生用上自己的词语。例如:电视迷,小马虎,虎妈等。
板块二:例子帮忙显特点
同学们刚刚说到这么多的词,想到了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你会想到他呢?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
2.指导要点:引导学生在说理由的时候可以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
3.小结:原来,如果我们要说明一个人的特点,可以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这样更能帮助我们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板块三:学习例文理思路
1.同学们,在21课《我不能失信》中,我们认识了宋庆龄。这一课中,写了她的什么特点,举了什么例子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写了她不失信的特点,举了她为了不失信于小珍,放弃去伯伯家,独自在家等待的例子。
2.我们可以尝试整理一下作者的思路。
教师出示:
人物:宋庆龄
特点:不失信
例子:她为了不失信于小珍,放弃去伯伯家,独自在家等待。
3.有了写作的思路,我们还要学会给自己的习作取一个题目,可以怎么取题目呢?
(1)引导学生先观察第21课的题目,说说发现。
(2)教师出示:我们班的昆虫迷,家有虎妈,戏迷爷爷,糊涂老爸。读读这些题目,你
有什么发现?
(3)教师指导:在取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4.学习了整理习作思路,也学习了怎样给习作取题目。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习作思路图,尝试整理自己的习作思路。
教师出示:
题目:
我想写的人:
他(她)的特点是(词语):
例子:
(2)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习作思路,然后在班级交流。
(3)教师指导:用词语写出人物的特点,例子要能说明人物特点,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
第二课时 作中指导
板块一:组织语言试说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写出了各自的写作思路图,也进行了交流分享。下面我们就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把我们的思路组织成句子,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1)教师引导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再推荐代表向全班交流。
(2)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选择例子,梳理语言。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想法。
板块二:明确要求试写作。
1.同学们,相信有了习作思路,有了刚刚的试说,你一定能够轻松完成习作啦,下面我们尝试来写一写。
2.出示习作提示:
选择一个自己身边的人来写,可以是同学、家人、朋友等;
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所举例子要能够突出特点;
注意合理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学生参照习作提示以及自己的习作思路图,尝试练笔。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教师指导:注意分层指导,鼓励习作能力强的孩子大胆而个性地表达,在习作思路和习作语言上给予合理建议。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孩子,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能够基本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即可。
第三课时 作后讲评
板块一:星级打分助评价
学生对照星级打分表自评、互评,看一看自己一共可以得到几颗星。
板块二:互提建议助修改
1.学生自荐习作,全班集体分享、修改。
修改重点为星级评价的五项。引导学生为同伴提出合理化建议。
2.教师选择学生优秀的作文全班赏析。
教师组织学生赏析优秀习作,重点关注作者如何写出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精彩句子。
3.出示提示,同伴互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用“波浪线 ”画出同伴习作中,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并简单写明理由。
用“横线”画出同伴习作中,你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写出改进建议。
4.把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再听听他的评价。
5.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本设计选自《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出自光明的博客
教学目标:(特定目标、常规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2.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
3.学习为习作取题目,在取题目时尝试把人物和特点结合起来。
4.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学生善于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乐于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感受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写清楚、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作前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
2.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教师板书课题:(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写话的学习中。】
二、出示词语,选定题目
(课件出示2:)
热心肠 昆虫迷 故事大王
1.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选择他?
预设:看到了“热心肠”,我想到了我的同桌,
预设:看到了“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表哥,他特别喜欢昆虫,在家养了很多昆虫。
2.给你的作文选择一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如“我们班的昆虫迷”“故事大王张小乐”……
【设计意图: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为习作打下基础。】
三、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明确要求:(课件出示3)
(1)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2)教师和学生一块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写熟悉的人。
语句要通顺。
用一件事来写。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集体交流:
(1)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板书:抓住人物特点写)
(2)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3)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表达。并接着板书:(板书: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学生习作,下笔成文
1.起草动笔。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设计意图:书写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3.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六、与人分享,交流乐趣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指导孩子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关于这个人的事情。让孩子们学会结合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熟悉的人的特征。
教学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抓住人物特点,讨论交流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特点。在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明确了思路,弄清了特点,再开始写作,效果会很明显。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作后讲评:《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1)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2)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3)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
3.展示作品:
(1)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1)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2)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四、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
〖板书设计〗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语句通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反思
课标倡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引导学生讲真话,写真事,通过习作训练学生不说假话,做真人。本次习作,要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对于写人,学生不是初步接触,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事例要具体。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预设教学目标通过指导与修改两步分步达成,使目标更具统一性、延续性、纵深性。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筛选出他们身边特点最鲜明和记忆最深刻的人物,让学生有人可写,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积累,找下锅之“米”。本次习作一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要找特点鲜明的人,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谜面猜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孙悟空。接着就选取本单元课文一些成功的人物描写的语句,让学生通过猜与朗读加深认识,让学生去关注身边各个方面特点鲜明的人。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人可写了!明确这节课的训练要点,参与写作的兴趣浓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多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每教一个单元,我都会向他们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性比较强的的文章,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广泛的阅读,他们的知识面广了,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就为自己的习作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源头。
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教学目标还是比较集中的,聚焦一个教学目标,层层展开教学板块。但看学生最终的习作修改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的收益面不广,只有一部分聪明有灵性的学生获得了提升,而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层面,课下静静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实发现有几方面还是存在问题。比如教条化的痕迹明显。课堂氛围有些僵涩,不够灵动。在学习写作方法时,出示文中段落来让学生感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细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鲜明的特点。条条框框,学生回答迅速,好像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明白要怎样写的,可是这样的“明白”在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又变成了空谈。概念是一回事,怎么改又是一回事。我在思考,是不是我在赏析习作时,点拨不够到位,深刻,以至于学生的感悟停留在了表层。这样的课堂显得单一、死板。多些师生互动,多些学生实践操作。这样一步步层层递进,最后让学生再修改习作,把细节描写刻画具体,就水到渠成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深入主题,明确方法,集体活动,汇报交流,范文导学,自主练写,点评习作,修改誊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揭示课题,深入理解“人物特点”,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