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欣赏 牧童短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欣赏 牧童短笛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家故事 贺绿汀与《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1.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a-b-a'的结构。2.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学情分析】《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教学重难点】1.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2.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活动2【讲授】欣赏乐曲1.听乐曲《牧童短笛》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聆听后回答。2.听辨乐段。教师:请同学们聆听乐曲,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是独奏还是合奏?2.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分乐段欣赏乐曲。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想一想: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请根据你听到的音乐为下面三个主题排序。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提问:请同学们聆听第一乐段,说一说它的节奏速度具有什么特点,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提问:请同学们聆听第二乐段,说一说它的节奏、情绪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提问:请同学们聆听第三乐段,并思考:这一乐段与第一乐段哪里不一样?活动3【讲授】音乐小知识加花是曲调发展的一种手法,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活动4【讲授】作曲家简介贺绿汀(1903 - 1999),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音乐家故事《贺绿汀与<牧童短笛>》,思考以下问题:1.《牧童短笛》创作于哪一年?2.贺绿汀当时创作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原因是什么?3.《牧童短笛》作品名称的由来?4.为什么说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在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欣赏 牧童短笛公开课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欣赏 牧童短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介绍乐曲背景,欣赏乐曲,知识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欣赏 牧童短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教授新课,介绍乐曲背景,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