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轮复习专题试卷
- 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优化集训3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优化集训4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优化集训5 铁、铝与金属材料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优化集训6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优化集训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化集训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Na2O2 B.SiO2C.CaO D.CO22.下列物质中具有固定沸点的是( )A.汽油 B.液氯C.石蜡 D.玻璃3.(2018年浙江6月学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H2 B.COC.CH4 D.N2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按物质的组成分类,纯碱属于( )A.碱 B.混合物C.盐 D.碱性氧化物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 B.硫酸溶液C.铜片 D.固体氯化钾6.(2017年浙江10月学考)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FeCl3+CuCuCl2+2FeCl2B.2HClO2HCl+O2↑C.CO+CuOCO2+CuD.2Mg+CO22MgO+C7.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 B.FeCl3C.MgCl2 D.CuCl28.已知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Ba2+、Ca2+和Fe2+离子,则该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A.S B.Cl-C.OH- D.C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C.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两种氧化物之间一定不能发生反应10.下列粒子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H2 B.Cu2+C.SO2 D.Si11.下列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2NaHCO3Na2CO3+CO2↑+H2OB.Na2O+H2O2NaOHC.2KI+Br22KBr+I2D.MgO+2HClMgCl2+H2O12.(2018年浙江4月学考)下列化学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 B.I-→I2C.SO2→S D.CuO→Cu13.在100 mL含有0.50 mol HCl的氯化氢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能使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A.0.50 mol NaOH固体B.0.50 mol NaNO3固体C.0.50 mol乙醇D.100 mL蒸馏水14.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澄清石灰水和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15.(2017年浙江10月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SiO2+2OH-Si+H2O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Ba(OH)2BaCO3↓+2OH-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O-+Cl-+H2O16.(2017年浙江4月学考,改编)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C.豆浆 D.酒精溶液17.(2020~2021浙江杭州及周边期中)氢化钙(CaH2)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为-1价。已知: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Ca(OH)2是氧化产物C.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反应中每产生1 mol氢气,则转移的电子为2 mol1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 )A.B.C.D.1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0.1 nm的分散系B.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Fe3+离子C.CuSO4溶液是一种胶体D.用红色激光笔照射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二、填空题20.已知有以下物质:①葡萄糖 ②熔融的硫酸钠 ③二氧化碳 ④固体氢氧化钠 ⑤氯气 ⑥稀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的化学式: 。 (2)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3)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4)写出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 21.某实验小组在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写出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原因是 。 22.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条件下,它们可按如下框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单质中所含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填序号)。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2)若A单质中所含元素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B为 (填分子式),A与E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2)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若反应中转移1.20 mol电子,则产生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 L。 24.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研究表明,该病毒对热敏感,煮沸2分钟以上即可失去活性,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漂白粉、氯气等,也都可以将该病毒杀灭。(1)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过一会儿,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 。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漂白粉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将过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选择题答题栏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 参考答案 优化集训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C 解析 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aO为碱性氧化物,故C正确;C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2.B 解析 纯净物都具有固定的沸点,混合物含有多种成分,一般没有固定沸点。3.C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4.C 解析 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故选C。5.A 解析 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硫酸溶液是混合物,而电解质是化合物,属纯净物,故B错误;铜片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固体氯化钾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6.D 解析 置换反应是指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的反应。A,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选项A不正确;B,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不正确;C,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选项C不正确;D,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选D。7.C 解析 Fe和Cl2反应生成的产物是FeCl3,Fe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选项A、B不符合题意;Cu和盐酸不反应,选项D不正确;Mg和Cl2反应生成MgCl2,Mg和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H2。故选C。8.B 解析 S不可能大量存在是因为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选项A不正确;OH-不可能大量存在是因为OH-与Fe2+反应生成Fe(OH)2沉淀,选项C不正确;C不可能大量存在是因为C与Ba2+(或Ca2+、Fe2+)反应生成BaCO3(或CaCO3、FeCO3)沉淀,选项D不正确。故选B。9.B 解析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但都不是中和反应,A项错误;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一定没有单质参加,B项正确;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D项错误。10.B 解析 所含元素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所含元素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因Cu2+处于最高化合价态,故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B项符合题意。11.C 解析 选项A、B、D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物中KI生成I2,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同时Br2生成KBr,溴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C项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故选C。12.B 解析 Cl2→Cl-通过Cl2与水反应即可实现,不需要加入氧化剂,选项A错误;I-→I2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选项B正确;SO2→S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选项C错误;CuO→Cu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选项D错误。故选B。13.B 解析 相同条件下,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少。A项,溶液中的溶质HCl→NaCl,但离子浓度不变,导电性也不变,故A项错误;B项,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强,B项正确;C项,乙醇是非电解质,加入乙醇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导电性也不变,C项错误;D项,加水稀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减弱,D项错误。故选B。14.C 解析 澄清石灰水和盐酸能够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能够反应生成气体;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能够反应生成沉淀;C项,没有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物质生成,不能发生离子反应。故选C。15.B 解析 Ba(OH)2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必须拆成Ba2+和OH-形式,B项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故选B。16.C 解析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A、B、D,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均不属于胶体。故选C。17.C 解析 该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Ca(OH)2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产物,B不正确;CaH2中的氢元素被氧化、H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C正确;反应中每产生1 mol氢气,转移的电子只有1 mol,D不正确。故选C。18.D 解析 A项,得失电子的关系表示错误,MnO2→MnCl2是得到电子,HCl→Cl2是失去电子,A不正确;B项,单线桥表示方法错误,箭头应由HCl中的Cl原子指向MnO2中的Mn原子,B不正确;C项,得失电子的物质表示错误,这里都是Na2O2中的-1价的氧元素得失电子,C不正确。故选D。19.D 解析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为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A不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分散质也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3+离子,B不正确;CuSO4溶液不属于胶体,C不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选D。20.答案 (1)C6H12O6 (2)②④(3)①③ (4)Na2SO42Na++S解析 (1)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2)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④;(3)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③;(4)硫酸钠的电离为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21.答案 (1)Ba2++2OH-+2H++SBaSO4↓+2H2O (2)此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解析 (1)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2)当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约为0,故导电能力约为0。22.答案 (1)③⑤(2)Cl2 2Na+2H+2Na++H2↑解析 (1)A为固体,常见的为碳、钠、镁、铝、铁等,B、C为气体单质,常见的有氯气、氧气、氢气、氮气等,A和B反应生成的D是固体,说明A为金属,不是碳;E溶液能与金属反应,且E是两种气体反应所得产物,则E应为酸,C应为H2,B为Cl2,E为HCl,D为金属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物,此盐可以直接由A和HCl溶液反应得到,则说明A一定不是变价金属铁;A可能是金属钠、镁、铝等。A、B、C三种单质中所含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为酸、盐、氢化物,一定不是碱、氧化物。(2)根据题意可知A为Na。23.答案 (1)KNO3、S C(2)(3)8.96解析 (1)反应物KNO3中的N元素和硫单质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KNO3、S是氧化剂;反应物碳单质中的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2)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3)当反应中有12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产生4 mol 气体,故当反应中转移1.2 mol电子时,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8.96 L。24.答案 (1)H+ HClO (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3)Ca2++CCaCO3↓ (4)2Fe2++4Br-+3Cl22Fe3++2Br2+6Cl-解析 (1)氯水中含有Cl2、HClO、H+、Cl-等微粒,滴入石蕊溶液显红色是因为含H+,溶液颜色逐渐褪去是HClO的漂白作用。(2)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来制取漂白粉。(3)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是漂白粉溶液中的Ca2+和碳酸钠溶液中的C反应生成CaCO3沉淀。(4)氯气过量时Fe2+和Br-都被氧化,生成Fe3+和Br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10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8 化学键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9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