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展开1.(2分)如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2.(2分)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这张桌子B.推书的人C.这个书本D.地面
3.(2分)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4.(2分)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5.(2分)某种物质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映这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图象是( )
A.B.
C.D.
6.(2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维持沸腾的水B.冰雪消融
C.把手上的水烘干D.雾凇的形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2分)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合 m;
(3)某校一节课45min= s。
8.(2分)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产生的,通过 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的。
9.(2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km/h,且v甲 v乙(选填“>”“=”或“<”)。
10.(2分)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用硬纸片在钢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11.(2分)医生为患者诊断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强听到的声音的 ;手机上的微信程序可以利用声音解锁登录,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声音的 。(均填声音的特性)
12.(2分)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 的原理,从 减弱噪声。
13.(2分)日常生活中用保鲜袋包水果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通过减慢 、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水分的 ,可以让果蔬保存较长时间。
14.(2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 。
15.(2分)舞台上白雾的形成原因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气温急剧下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 悬浮在空气中。
三、计算题(每题各5分,共10分)
16.(5分)小明骑自行车通过0.5km的大桥用时100s,求:
(1)小明骑车的速度;
(2)小明以这个速度骑行1500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17.(5分)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8.(2分)北方的冬天,农民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会被冻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19.(2分)小红在游泳馆游泳,她上岸后感觉很冷,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20.(2分)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每小题2分,第22~26题每空1分,共24分)
21.(2分)图中物体长度为 mm。
22.(2分)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23.(2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4.(3分)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5.(3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26.(3分)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 (选填“冷”或“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 现象。
27.(3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 ;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a点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内能;
(3)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8.(6分)小东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 。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5)为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办法是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2分)如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解答】解:A、刻度尺使用时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A错误;
B、刻度尺使用时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故B错误;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故C错误;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D。
2.(2分)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这张桌子B.推书的人C.这个书本D.地面
【解答】解:ABD、以这张桌子、推书的人及地面为参照物,比与它们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相对于这些物体,笔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以这个书本为参照物,笔与书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2分)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A与此不相同;
B.探伤仪检测金属的伤口,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B与此不相同;
C.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C与此不相同;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声音震碎玻璃杯同理,故D与此相同。
故选:D。
4.(2分)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解答】解: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分)某种物质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映这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图象是( )
A.B.
C.D.
【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升温。
物质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图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维持沸腾的水B.冰雪消融
C.把手上的水烘干D.雾凇的形成
【解答】解:A、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冰雪吸收热量熔化成水。故B不符合题意;
C、沾水的手烘干,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2分)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cm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合 10﹣4 m;
(3)某校一节课45min= 2700 s。
【解答】解:(1)中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65cm左右,个别同学身高可达175cm;
(2)0.1mm=0.1×1mm=0.1×10﹣3m=10﹣4m;
(3)45min=45×1min=45×60s=2700s。
故答案为:(1)cm;(2)10﹣4;(3)2700。
8.(2分)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振动 产生的,通过 空气 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的。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理课堂上老师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9.(2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72 km/h,且v甲 < v乙(选填“>”“=”或“<”)。
【解答】解:由s﹣t图像可知,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10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350m﹣200m=15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200m,
则甲车的速度:v甲=s甲t=150m10s=15m/s,
乙车的速度:v乙=s乙t=200m10s=20m/s=72km/h;
比较可知,v甲<v乙。
故答案为:72;<。
10.(2分)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用硬纸片在钢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 (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 频率 决定的。
【解答】解: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故答案为:高;频率。
11.(2分)医生为患者诊断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强听到的声音的 响度 ;手机上的微信程序可以利用声音解锁登录,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声音的 音色 。(均填声音的特性)
【解答】解:使用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强听到声音的响度;
语音密码记录的是声音的音色,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用来作为解锁的密码。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
12.(2分)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 不能传声 的原理,从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中不能传声的原理,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不能传声;传播过程中。
13.(2分)日常生活中用保鲜袋包水果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通过减慢 空气流动速度 、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水分的 蒸发 ,可以让果蔬保存较长时间。
【解答】解:温度越低,空气流动速度越慢,液体蒸发越慢。所以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箱,是为了通过减慢空气流动速度、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水果中水分的蒸发。
故答案为:空气流动速度;蒸发。
14.(2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 放热 。
【解答】解: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凝固;放热。
15.(2分)舞台上白雾的形成原因是利用干冰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气温急剧下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 小水滴 悬浮在空气中。
【解答】解: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收热量,致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液化;小水滴。
三、计算题(每题各5分,共10分)
16.(5分)小明骑自行车通过0.5km的大桥用时100s,求:
(1)小明骑车的速度;
(2)小明以这个速度骑行1500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
(1)小明骑车通过的路程:s=0.5km=500m,
小明骑车的速度:v=st=500m100s=5m/s;
(2)根据v=st可得,骑行1500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t′=s'v=1500m5m/s=300s。
答:(1)小明骑车的速度为5m/s;
(2)小明以这个速度骑行1500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300s。
17.(5分)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声波从A传播到B,再从B反射回A,经过的路程:s=7500m×2=15000m,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v=1500m/s,
根据速度公式 v=st,可知潜艇A接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为:
t=sv=15000m1500m/s=10s。
答:潜艇A经过10s能接收到回声信号。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8.(2分)北方的冬天,农民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会被冻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解答】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19.(2分)小红在游泳馆游泳,她上岸后感觉很冷,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解答】答:小红在游泳馆游泳,她上岸后感觉很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发生汽化(蒸发)现象,汽化过程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冷。
20.(2分)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解答】解: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表面,放出热量,凝华为小冰晶。
答: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表面,放出热量,凝华为小冰晶。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每小题2分,第22~26题每空1分,共24分)
21.(2分)图中物体长度为 30.0 mm。
【解答】解:图示刻度尺的单位是cm,1cm被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代表0.1cm,所以分度值是0.1cm=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00cm﹣2.00cm=3.00cm=30.0mm。
故答案为:30.0。
22.(2分)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36.5 ℃。
【解答】解: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此体温计的示数在36℃后5个小格处,故体温计的读数为36℃+0.1×5℃=36.5℃。
故答案为:36.5℃。
23.(2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247.5 s。
【解答】解: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秒针走一圈的时间为30s,1s分为10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0.1s,分钟表盘没有过半,所以秒针示数不可能大余30秒,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4min7.5s=247.5s。
故答案为:247.5。
24.(3分)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乒乓球被弹开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转换法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解答】解:(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这是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的振动微小,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通过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故答案为:(1)乒乓球被弹开;(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转换法。
25.(3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80.0 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时间 。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大 。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0.5 m/s。
【解答】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C点位于0刻度线处,故AC之间的距离sAC=80.0cm
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2)如果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根据v=st 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3)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C段的路程:sBC=40.0cm,时间:tBC=tAC﹣tAB=2.4s﹣1.6s=0.8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sBCtBC==0.5m/s。
故答案为:(1)80.0;时间;(2)大;(3)0.5。
26.(3分)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 热 (选填“冷”或“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吸收 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 凝华 现象。
【解答】解:
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固态碘吸收热量,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碘蒸气上升时,撤去电吹风机,热的碘蒸气遇到冷的容器侧壁直接变成固态碘晶体,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热;吸收;凝华。
27.(3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 均匀 ;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物质在a点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内能;
(3)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解答】解:(1)水浴加热的好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2)(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BC段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BC段为熔化阶段,为固液共存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点的内能小于b点的内能。
故答案为:(1)均匀;(2)固液共存;小于;(3)晶体。
28.(6分)小东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 。
(2)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 秒表 。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98 ℃,说明此时气压 小于 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持续吸热保持不变 。
(5)为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办法是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
【解答】解:(1)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实验需要测量的是水的温度,因此,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
(2)实验中需用温度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
(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8个小格处,读作98℃;水在达到98℃时,温度保持不变,故沸点是98℃,由于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4)由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掌握影响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和水的初温。水越少、初温越高、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得越少,水到达沸点所用时间越短。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了;(2)秒表;(3)98;小于;(4)持续吸热保持不变;(5)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