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到下面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1.小阳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约为45℃ B.身高约为1.60cm
C.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5s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4.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8.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在48℃时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29℃ B.32℃ C.30℃ D.35.5℃
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人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1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2分)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
14.(1分)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玉兔二号”探月器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
15.(2分)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16.(2分)甲、乙两辆汽车都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 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m.
17.(3分)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 。(填序号),属于非晶体的有 。(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18.(4分)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在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
19.(1分)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20.(2分)“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
三、识图题(每空2分,共10分)
21.(10分)完成如图的读数。
(1)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
(2)图2中停表的示数是 s。
(3)图3中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填写字母公式)。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实验中为了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很 (选填“大”或“小”);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为t1,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程的时间为t2,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测得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路程/cm
运动时间/s
S1=80
t1=3
S2=40
t2=2
23.(6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刻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水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热。
24.(5分)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 ,在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①测出的水的沸点为 ℃。②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 图(选填“C”或“D”);
(4)酒精灯熄灭后,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0分。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
25.(4分)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2200m的隧道,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26.(8分)小林一家驾车去兰州,到达临洮高速路口时,小明注意到了交通标志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96km指 ;
(2)120指 。
(3)若小林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6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兰州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27.(8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鸣笛处距高山多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到下面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小阳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约为45℃ B.身高约为1.60cm
C.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5s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学生体温约为37℃,故A错误;
B、学生身高约为1.60m,故B错误;
C、学生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故C正确;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0.5s,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地震、海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
【解答】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A错误,符合题意;
B、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3.(3分)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分析】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解答】解:A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甲的音调最低,丁的音调最高;故AC错误;
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丁的音调最低,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
4.(3分)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检测仪适用于公共场所环境及大气的测定,不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分析】物体运动是有快慢之分的,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v=。
【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v=。
(1)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通过的路程长短还与运动时间有关,故AB错误;
(2)速度是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公式,属于基础题。
6.(3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
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求平均值后要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3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通过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公式v=求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由v=得:
运动的时间之比:==×=×=。
故选:A。
【点评】本题可以拓展到任意求比值问题,这是一般求比值问题的思路,掌握本类型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8.(3分)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在48℃时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并且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固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吸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固态。
海波的凝固点也为48℃,液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液态。
如果固态海波在48℃时,继续吸热,就会开始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如果液态的海波在48℃时,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选:D。
【点评】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1)固态、(2)固液共存状态、(3)液态,三种状态都有能,而不一定是某一种状态。
9.(3分)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29℃ B.32℃ C.30℃ D.35.5℃
【分析】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解答】解:为了不至于混淆,解题时将5℃看成温度计液柱长度5cm,将95℃看成液柱长度95cm,把32℃看成液柱长度32cm。
(1)该温度计在0℃时,液柱长度5cm;100℃时,液柱长95cm,说明0℃刻度线与5cm刻度线对齐,100℃刻度线与95cm刻度线对齐。
(2)故1cm刻度代表的温度为:=℃/cm,当液柱长32cm时,显示的温度应该是:℃/cm×(32cm﹣5cm)=3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解题时注意思路和方法。
10.(3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
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
11.(3分)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人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体温计下方有一卡口,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
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39.5℃。
故选:A。
【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卡口,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12.(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解答】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一个日常的生活现象考查了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不仅要达到沸腾,同时要不断吸热。同时考查了热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存在温度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2分)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200 m/s,合 720 km/h。
【分析】已知s=1000m,t=5s,根据速度公式v=即可求出飞机飞行的速度,再根据m/s和km/h之间的进率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v===200m/s,
∵1m/s=3.6km/h。
∴200m/s=200×3.6km/h=720km/h。
故答案为:200;72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速度公式的计算和m/s和km/h之间的进率。
14.(1分)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玉兔二号”探月器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是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玉兔二号”探月器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
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2分)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河岸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人 为参照物。
【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来讲的,这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舟运动,一定选择一个和舟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解答】解: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
人不觉,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河岸;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人在舟里坐着,舟是行驶的,但是人感觉不动。原因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结论就不同。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6.(2分)甲、乙两辆汽车都做 匀速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 甲 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60 m.
【分析】(1)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分析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判断其运动类型;
(2)由图可以看出,甲乙同时运动了60m的路程,甲历时3s,而乙历时5s,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甲的速度大。
【解答】解:(1)由图可见,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以看出,甲乙同时运动了60m的路程,甲历时3s,而乙历时5s,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时少,故甲的速度大。
故答案为:匀速;甲;60。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图象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能够从图象中找到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知识,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中考经常考到的知识点。
17.(3分)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 ①④⑤ 。(填序号),属于非晶体的有 ②③⑥ 。(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
【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解答】解: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冰、石蜡、松香、铁、海波、沥青这些物质中,冰、铁、海波属于晶体,有熔点;石蜡、松香、沥青属于非晶体,无熔点。
所以它们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熔点。
故答案为:①④⑤;②③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固体的分类,在平时要注意观察,注意积累。
18.(4分)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汽化 的缘故。在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凝固 和 凝华 。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霜和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又发生汽化而慢慢消失。
河水“冰封”是指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是凝固现象;“雪飘”是指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雪,所以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 汽化; 凝固; 凝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9.(1分)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 3000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分析】当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收到回波信号时,实际上超声波走了从此处到海底两倍的路程。
【解答】解:根据回波信号的路线,该处到海底经过的时间为4s÷2=2s,
所以该处到海底的距离为S=vt=1500m/s×2s=3000m,
故答案为:30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利用回波信号测量距离。
20.(2分)“掩耳盗铃”是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人耳处;传播过程中。
【点评】知道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并能利用其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三、识图题(每空2分,共10分)
21.(10分)完成如图的读数。
(1)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3.80cm 。
(2)图2中停表的示数是 32.4 s。
(3)图3中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8 ℃,乙的示数是 2 ℃。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解答】解:
(1)由图1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示数6.00cm,右侧示数为9.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
(2)由图2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5min=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2.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4s,即秒表的读数为30s+2.4s=32.4s。
(3)由图3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图3甲中,“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低于0℃,为﹣8℃,乙中,液面在零刻度之上为2℃。
故答案为:(1)1mm;3.80cm;(2)32.4;(3)﹣8;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v= (填写字母公式)。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和 秒表 。
(3)实验中为了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很 小 (选填“大”或“小”);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为t1,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程的时间为t2,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测得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0.4 m/s。
路程/cm
运动时间/s
S1=80
t1=3
S2=40
t2=2
【分析】(1)该实验原理是 v=;
(2)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5)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所以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小车滑下通过的路程变大,所以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5)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半段路程s=s1﹣s2=80cm﹣40cm=40cm,下半程的时间t=t1﹣t2=3s﹣2s=1s;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40cm/s=0.4m/s;
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3)小;(4)变速;(5)0.4。
【点评】此题做过实验应知道小车沿斜面做变速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来算各段平均速度,最后一问能定性分析得到答案就可以了,这里详细的给出了定量的分析。
23.(6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刻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应选用 乙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水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0 ℃,熔化过程经历了 6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但要继续热。
【分析】(1)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其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
(3)熔化时的温度为晶体的熔点;
(4)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由图可知,冰在0℃是温度保持不变,为熔化过程,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4min=6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乙;(3)0;6;(4)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要明确:为使冰能够均匀受热,应选用碎冰。
24.(5分)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 时间 ,在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①测出的水的沸点为 99 ℃。②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 C 图(选填“C”或“D”);
(4)酒精灯熄灭后,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 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
【分析】(1)在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先固定好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温度计的位置,因此需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影响水加热时间的因素有:水的质量、水的初温、酒精灯火焰和是否加盖等因素;
(3)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水沸腾时,上升的气泡体积逐渐变大;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据此分析。
【解答】解:(1)该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要先固定好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温度计的位置,即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
(2)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提高了水的初温,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3)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由表格可知测出的水的沸点为99℃;水沸腾时,上升的气泡体积逐渐变大,快速到达水面破裂开,由此可知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C图;
(4)酒精灯熄灭后,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B;(2)时间;(3)①99;②C;(4)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沸腾实验的掌握,难度不大,只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0分。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
25.(4分)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2200m的隧道,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和隧道长之和,利用t=可求出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
【解答】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为:s=L车+L隧=200m+2200m=2400m,
则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为:t===120s=2min。
答:通过隧道需要2分钟。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运用,解题关键是要知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和隧道长之和。
26.(8分)小林一家驾车去兰州,到达临洮高速路口时,小明注意到了交通标志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96km指 从此标志牌到兰州的路程为96km ;
(2)120指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0km/h 。
(3)若小林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6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兰州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1)96km是路程标志牌,其含义是从标志牌到目的地的路程;
(2)120是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
(3)已知小林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和路程大小,利用v=可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已知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和路程大小,利用t=可求出最快所需的时间。
【解答】解:(1)96km是指从此标志牌到兰州的路程为96km;
(2)120是限速标志牌,指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0km/h;
(3)若小林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t=60min=1h,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96km/h;
从标志牌到兰州最快需要的时间为:t′===0.8h。
答:(1)96km指从此标志牌到兰州的路程为96km;
(2)120指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0km/h;
(3)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6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兰州最快需要0.8h的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运用,能理解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7.(8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鸣笛处距高山多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分析】(1)利用v=计算出声音4s传播的路程和汽车4s行驶的路程,声音传播的路程减去汽车行驶路程等于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
(2)声音传播的路程加上汽车行驶的路程等于鸣笛处与高山距离的2倍。
【解答】解:由v=可知,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车=v车t=20m/s×4s=80m;
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4s=1360m;
听到回声时距高山:L1===640m;
鸣笛时距高山:L2===720m。
答:听到回声时距高山640m,鸣笛时距高山720m。
【点评】此题考查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利用v=求汽车和声音在4s传播的距离s声、s车是本题的基础问题,找到L1与s声、s车和L2与s声、s车的关系是关键。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图3,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实验探究题,计算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