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465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465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465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太空在轨驻留3个月后,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旧金山(37°N,122°W)的华人在直播中观看到着陆画面时,当地时间是()
A.9月16日21时26分
B.9月16日21时34分
C.9月17日21时26分
D.9月17日21时34分
2.返回舱安全降落时,假设全球均按分区计时,则属于9月16日所跨经度数是()
A.82.5°
B.90°
C.96.5°
D.97.5°
图1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情况。据此完
成3~4题。
3.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四地中纬度度数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图2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
情况,通过朝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6.当阳光照射如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玻璃
A.合肥市旗杆的影子在开始变长
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受台风袭击
D.我国各地区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同一时刻不同城市的影子分布是有规律的。假设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都立上一根相同的木
棍,那么将各地的棍影反向延长最终会相交于一点。图3为某日北京时间12:00所作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7.该日最接近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8.下列城市中,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此时刻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A.合肥 B.长春 C.昆明 D.南昌
9.各省会城市棍影将要发生的变化是()
A.成都顺时针旋转变长 B.沈阳逆时针旋转变短
C.合肥顺时针旋转变短 D.海口逆时针旋转变长
图4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其风向最接近的两地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11.此时,该图所示区域()
A.甲地天气湿度较大 B.乙地风力最大 C.丙地附近出现极昼 D.丁处天气冷湿
读2021年1月5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图5),1天后,A天气系统移动到北京,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最可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诗句描述的天气,与北京1月6日的天气最不相符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北风吹雁雪纷纷
C.暖风吹得游人醉 D.朔风卷地吹急雪
曲流大多发育在平原,受流水的自由摆动被侧向侵蚀形成。太行山的深邃峡谷中也密集分布了宛转的曲流,如图6中左图所示。图6中右图示意沿甲乙的河流纵向剖面。据图,回答14~15题。
14.形成太行山曲流的内外力作用先后顺序分别为()
A.地壳抬升--流水下蚀--流水侧蚀
B.流水沉积一地壳抬升--流水侧蚀
C.流水下蚀--地壳下沉--流水侧蚀
D.流水侧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
15.据图推测,甲岸()
A.水流速度更快 B.更适合建造河港
C.底层水流流向乙岸 D.陆地面积季节变化较大
我国华南地区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降水会特别猛烈,恰逢端午节赛龙舟(图7)
时期,故有“龙舟水”之称。此时正值当地早稻扬花、灌浆、结实的关键期。据此完成16~
17题。
16.“龙舟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对流旺盛形成强降水 B.暖湿气流活跃,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雨
C.夏季风北上,遇南岭停滞形成地形雨 D.台风过境带来狂风暴雨
17.“龙舟水”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有()
A.利于蓄水,消除旱情 B.减少病虫害,提高品质
C.影响授粉,导致减产 D.降低土壤透气性,肥力下降
图8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⑥ B.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C.形成岩层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 D.岩层②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19.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适宜开凿隧道 B.d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图9),回答20~21题。
20.图中的高气压带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21.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图10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22~23
小题。
22.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23.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读①②③三地气候资料图(图11),回答下面24~25小题。
24.图中①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25.下列关于①②③三地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B.②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C.①地气候类型分布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D.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图12为5月某日地球晨昏线(虚线)分布,其中P点为晨昏线与80°N纬线圈的切点,甲、乙为晨昏线与不同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当日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中的虚线为 (晨/昏)线。(2分)
(2)图中甲、乙、P三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为(2分)
(3)试描述海口(20°N,110°E)今后3个月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过程。(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图13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14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6分)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6分)
(3)分析图14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
28.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5),完成相关问题(20分)。
(1)简述图中B地的气候特征。(4分)
(2)分析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的原因。(4分)
(3)图中C地1月盛行西北风。请分析该风向形成的原因并判断其干湿状况。(6分)
(4)分析A海峡冬季风浪大的主要原因。(6分)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B | D | B | C | C | D | B | D | C | B | A | D | C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D | D | B | C | C | A | A | B | C | A | A | B |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答案】
(1)极昼 (1分) 昏 (1分)
(2)乙 (1分) 120°W (1分)
(3)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至90°(由80°增大至90°);此后先变小(由90°减小到
86.5°);然后再逐渐变大(由86.5°增大至90°);之后又逐渐变小(由90°不断减
小)。(8分)
27.(18分)
【答案】
(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沙丘两端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6分)
(2)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
ab方向侵蚀。(6分)
(3)在盛行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
作用,形成月牙形洼地;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6分)28.(20分)
【答案】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分)
(2)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4分)(3)原因:1 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大陆北部形成低压中心;加上赤道低
压的南移,吸引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成为西北风。(4分)
干湿状况: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2分)
(4)地处40°S附近,冬季受西风控制;冬季温差大,气压差大,西风风力强劲;海洋上摩擦力小;海峡处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强劲,所以风浪大。(以上四点,任答三点即得 6
分)(6分)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答案解析
【答案】1.B 2.D
【分析】1.由材料可知,美国旧金山在西八区,当地时间指西八区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6个时区,即迟16小时,由北京时间9月17日13时34分,依据“东早西迟,东加西减”可推算出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为9月16日21时34分,B正确。故选B。
2.依据材料“北京时间9月17日13时34分”可知,零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83.5°W,其所在时区为西6区,又依据“全球均按分区计时”,可算出区时为9月16日23:34,而西5区区时为9月17日0:34,那么按分区计时属于9月16日所跨经度数为西6区向西到西12区,即6×15°+7.5°=97.5°,D正确。故选D。
【答案】3.B 4.C
【分析】3.由图可知,甲乙丙丁昼长不相等,可以判断不是春秋分日,但由乙昼长12小时,可以得出乙在赤道上,故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乙,B正确。故选B。
4.由图可知,甲昼长8小时,丙昼长16小时,甲丙昼长之和为24小时,可以推出甲丙纬度数相同,分布于不同半球,C正确。故选C。
【答案】5.C 6.D
【分析】5.根据图中采用的是朝北的反光镜,全年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照射,所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该地二分日太阳高度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由图可知春秋分太阳高度为45°,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春秋分直射赤道,因此纬度差就是该地纬度数值,说明该地纬度为45°S,为南温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当阳光照射如①所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合肥市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影子变短,A错误;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1月初,而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没有达到最快,B错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C错误;冬至日我国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D正确。故选D。
【答案】7.B 8.D 9.C
【分析】7.跟据材料可知,各地的棍影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该点为太阳直射点。图中相交点大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所以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夏至,B正确。故选B。
8.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3°26’N,120°E)附近,则此时在天气晴朗条件下太阳辐射最强的应是离直射点最近的位置,也就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所列城市中南昌符合,D正确。故选D。
9.此时为北京时间12:00,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越往东地方时越早。A选项,此时成都地方时为12点之前,所以其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此时沈阳地方时为12点之后,所以其棍影将变长,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此时合肥地方时为12点之前,所以其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此时海口地方时为12点之前,所以其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
答案共 5页 第 2页
方向转动,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
【答案】 10.B 11.A
【分析】10.从图中海陆分布可以判断出,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的一部分,依据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斜穿等压线吹,可以判断出甲地风向为东南风,乙地为西北风,丙地为东北风,丁地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甲地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明显,A正确;等压线最密集的丙地风力最大,B错;根据图示丙地的位置,不位于极圈之内,不会出现极昼,C错;丁处位于高压脊,天气晴朗,故天气冷湿不对,D错。故选A。
【答案】 12.D 13.C
【分析】12.甲、丙线为高压脊线,无冷暖空气交汇,不会形成锋面,A、C错误;乙线附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为冷锋,B错误;丁线附近为低压槽,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时,北半球向右偏,南方的暖空气主动向北方的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D正确。故选D。
13.根据材料可知,A天气系统(冷锋)1月6日到达北京,冷锋过境时,会有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所以最不相符的是C,故选C。
【答案】 14.D 15.D
【分析】14.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受流水的侧蚀作用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所以形成太行山曲流的内外力作用先后顺序分别为流水侧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D正确。故选D。
15由图可知,甲岸有堆积体,为凸岸,乙岸为凹岸。甲岸有堆积体,流速慢,A错误;凹岸(乙)水深,适合建设港口,B错误;在离心力作用下,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底层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向凸岸,即甲岸,C错误;太行山地区水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季节差异明显,所以陆地面积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
【答案】 16.B 17.C
【分析】16.龙舟雨的形成主要是在端午节前后,这期间南方暖湿气流非常活跃,正好与由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造成持续性大范围的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属锋面雨,故 B正确;对流雨和台风带来的降水时间都较短,AD不对;地形雨的分布范围较窄,应该在山前位置,不会导致华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多,C不对。故选B。
17.龙舟雨期间,扬花、灌浆、结实的关键期,多暴雨,影响授粉,导致减产,C对;华南地区降水较多,少有旱情,A错;病虫害少一般跟低温有关,B错;降水多,降低土壤透气性,对肥力影响较小,D错。故选C。
【答案】 18.C 19.A
【分析】18.从图中可看出,岩层⑥被断层①切断,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⑥,A不对;⑤处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故物质主要来源于软流层,B不对;④为岩浆侵入,经冷却凝固形成的岩层,③为在岩浆周围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故③④形成的内力作用不同,C对;从图中的断层处看,岩层②断裂之后左侧相对上升,右侧相对下降,D错误。故选C。
答案共 5页 第 3页
19.a处为背斜,适宜开凿隧道,可防水渗漏,A对;d处岩石为石灰岩,该岩石易渗水,故不适合储水,B错误;c处有断层,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坝蓄水,C不对;b处为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D不对。故选A。
【答案】 20.A 21.B
【分析】20.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风向向右偏转,应为北半球的俯视图;图中30°到40°之间为高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正确。故选A。
21.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向北半球,应为北半球夏季,B正确。故选B。【答案】 22.C 23.A
【分析】22.由图和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处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
23.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侵入经冷凝形成,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受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A正确。故选A。
【答案】 24.A 25.B
【分析】24.由图可知,①地1月均温低于0℃,降水量少,7月均温较高,降水量丰富,故其气候类型属于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故选A。
25.依据图和“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可以判断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大陆西岸,A错误;②地气候类型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B正确;①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C错误;③地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B。26.(12分)
【答案】
(1)极昼 (1分) 昏 (1分)
(2)乙 (1分) 120°W (1分)
(3)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至90°(由80°增大至90°);此后先变小(由90°减小到86.5°);然后再逐渐变大(由86.5°增大至90°);之后又逐渐变小(由90°不断减小)。(8分)
【分析】(1)由材料可知此时为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的虚线由白昼过渡到夜晚,所以为昏线。
(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乙位于赤道,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依据图中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乙(0°,30°W),其地方时为18:0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为12:00的直射点经度为120°W。
(3)从太阳直射10°N向北移到直射20°N,海口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由80°增大至90°;从太阳直射20°N向北移到直射北回归线,海口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由90°减小到86.5°;然后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向南移到直射20°N,海口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由86.5°增大至90°;之后从太阳直射20°N后向南移,海口太阳高度角又逐渐变小,由90°不断减小。
答案共 5页 第 4页
27.(18分)
【答案】
(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沙丘两端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6分)
(2)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6分)
(3)在盛行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6分)【分析】(1)根据材料和左图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所示:新月形沙丘缓坡指示来风的方向,陡坡指示背风坡。形态上:迎风坡坡度向后凸而缓,背风坡向前凹而陡,同时两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
(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即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图中等风速线可知:a地风速小,处于盛行风正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压较大,a为高压;b地风速大,位于盛行风侧翼迎风处,气压较小,b为低压;a、b两地之间呈现明显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地流向b地,风速快,风沿ab方向侵蚀。
(3)“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该地盛行风一侧受沙丘阻挡,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另一侧处于背风坡,风力小,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并沿着上题分析的风蚀方向发生侵蚀,形成地面地势低洼的月牙形湖盆;随着侵蚀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地势不断降低,而后地下水渐出,形成月牙湖。28.(20分)
【答案】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分)
(2)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4分)(3)原因:1 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大陆北部形成低压中心;加上赤道低压的南移,吸引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成为西北风。(4分)
干湿状况: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2分)
(4)地处40°S附近,冬季受西风控制;冬季温差大,气压差大,西风风力强劲;海洋上摩擦力小;海峡处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强劲,所以风浪大。(以上四点,任答三点即得6分)(6分)
【分析】(1)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冬季受来自海洋上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充足的暖湿气流,温和多雨。
(2)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而上海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季风气候典型。
(3)原因:1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
干湿状况: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较多,比较湿润。
(4)地处40°S附近,冬季受西风控制;冬季温差大,气压差大,西风风力强劲;地处海峡,海洋上摩擦力小;地处海峡,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强劲,所以风浪大。
【期中真题】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试题docx、高一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