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济宁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等相关信息;
- 请将每小题的答案正确填涂、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书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选择题,满分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遗传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或技术,其中正确的是
A.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在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中采用了差速离心技术
C.艾弗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分子结构
2.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卵子死亡”的新型单基因遗传病,其病因是细胞中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如图所示PANX1通道蛋白异常激活,从而加速了卵子内部ATP的释放,导致卵子出现萎缩、退化。已知PANX1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ANX1通道蛋白上突变点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与正常蛋白不同
B.“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卵子内能量供应异常
C.“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不能来自父方
D.“卵子死亡”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某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该植物控制花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花色形成的相关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红花基因型有4种,白花基因型有3种
B.用该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C.用该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后代出现少部分红花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
D.用该植株进行自交实验,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 白花=9 : 7
4.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C.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5.科学家发现家猪(2n=38)群体中有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多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B.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7条染色体
C.易位杂合于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易位杂合子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6.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育种则无需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S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Aa)的植株,应优先选择S(aa)为母本
C.基因型为N(Aa)的父本可通过精子将其N基因传递给子代
D.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子代的基因型最多有3种
7.某二倍体生物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同时受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当A基因不存在时,Y染色体会与X染色体结合成X﹣Y复合染色体(如图所示),只有含独立Y染色体的个体才表现为雄性,无论有无性染色体的配子都能正常完成受精,且后代正常存活。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基因纯合的雌性个体与A基因纯合的雄性个体杂交,子一代雌性∶雄性=1∶1,则证明A、a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杂合雌雄性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雌性∶雄性=5∶3
C.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aaX﹣Y的个体为雌性,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X﹣Y、a
D.a基因纯合的雌性个体与A基因纯合的雄性个体杂交,子一代全为雌性,则证明A、a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8.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调控机制和胞内色氨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B.该复合物需要穿过核孔才能结合色氨酸操纵子
C.该过程体现了大肠杆菌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D.大肠杆菌D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色氨酸
9.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B.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
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
10.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的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过量注射生理盐水导致血浆的pH 发生改变
B.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C.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所以成分相同
D.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
11.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Ⅱ(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I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刺激P点,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若S点电极移至膜内,再刺激P点,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相似
12.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丢失
B.Ⅱ﹣2个体的基因型是X A X a,患ALD的原因是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
C.a 基因比A基因多一个酶切位点是因为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D.若Ⅱ﹣1 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5%
13.科学家们制备了许多序列不同的mRNA作为体外翻译的模板,得到了不同的多肽(超过三肽)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RNA序列 | PolyUC | PolyAC | PolyUUC | PolyCAA | PolyUUAC |
翻译出的多肽中所含氨基酸 | 丝氨酸、亮氨酸 | 组氨酸、苏氨酸 | 苯丙氨酸、丝氨酸、亮氨酸 | 苏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 | 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 |
注;poly意为多聚,如polyAC指序列为ACACACACAC….的RNA片段,其中含密码子为ACA、CAC。体外翻译时从mRNA上的随机位置处起始翻译。
A.分析表中PolyUC和PolyUUC组的结果无法推知UCU是亮氨酸的密码子
B.分析表中PolyUUC和PolyUUAC组的结果可知CUC是亮氨酸的密码子
C.分析表中结果,最多可破译5种密码子
D.理论上翻译体系需添加的物质包括核糖体、各种氨基酸、mRNA、ATP、适宜缓冲液(含翻译相关的酶)即可
14.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体细胞中有54条常染色体。正常体(A)对油体(a)为显性,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腹部彩色(B)对腹部白色(b)为显性,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正常体腹部彩色蚕和正常体腹部白色蚕交配,得到的F1中既有正常体也有油体,让F1中的正常体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雌蚕中油体腹部白色的个体占1/1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家蚕基因组序列时需测29条染色体,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56条染色体
B.F2雌蚕中油体腹部白色的个体占1/18,则亲本雄蚕的基因型为AaZbZb或AaZBZB
C.若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代正常体:油体=3:1,腹部彩色:腹部白色=1:1
D.F2中正常体腹部白色雄蚕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基因A和基因b各4个
15.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3∶1,F1中个体随机受粉产生F2,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Aa植株产生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雌配子为A∶a=1∶1
B.F1植株产生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雌配子为A∶a=7∶5
C.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
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7/36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16.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细胞③为脑细胞,⑤处的CO2浓度高于①处,而O2的浓度相反
B.如果细胞③为胰岛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C.如果细胞③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尿素浓度低于①处
D.如果细胞③为肝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17.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类型Ⅱ和Ⅲ
B. 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 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 三种转基因植株都需要逐代自交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
18.普通小麦 6n=42,记为 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存在生殖隔离,因为杂交产生的 F1不可育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19.某种植物的E基因决定花粉的可育程度,F基因决定植株是否存活。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病基因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和EEFf两种植株(e和f分别指抗病基因插入E和F基因),e基因会使花粉的育性减少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从E和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其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
B.♂EeFF x ♀EEFF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 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
C.选择EeFF与EEFf进行杂交,再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1/12
D.抗病植株中,若同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育性都相同,则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
20.两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纯合转基因小鼠B和P品系,进行同品系交配及品系间交配繁育,得到F1,(PBF1表示母本为P,父本为B;BPF1同理),观察亲代和品系间杂交后代F1在热敏(在热板上感受到热刺激的反应时间越短,表明对热越敏感)实验中的行为差异,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实验结果分析合理的是
A.该杂交过程中涉及自交和正、反交,同品系间交配产生F1代为实验组
B.据F1代小鼠表现可知,热敏与热钝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B品系热敏强于P品系,F1行为特征为父系遗传,雌性F1中无明显不同
D.小鼠的行为特征与亲本的遗传背景影响关系密切,是可以遗传的行为特征
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55分)
三、非选择题
21.(9分)图1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2中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虚线内的体液组成内环境,其中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 C为淋巴液。一般情况下,A和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些病理条件下, A、B和C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用生物学语言描述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CO2进入红细胞后,红细胞内HCO3-数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2.(10分)某二倍体(2N=24)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不符合3: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
(2)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将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自交,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3)若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B决定红色素的形成,其隐性决定基因b则为白化基因;基因A决定红色素的沉积,基因a在纯合时则表现为粉色;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向某基因型AaBb的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上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则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23.(12分)大麦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杂种相当困难。育种工作者采用染色体诱变的方法培育获得三体品系,该品系的一对染色体上有紧密连锁的两个基因,一个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另一个是黄色基因(r),控制种皮的颜色。这两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Ms能形成正常花粉,R控制茶褐色种皮,带有这两个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连接到另一染色体片段上,形成一个额外染色体,成为三体,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分离出两种植株,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大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育成的新品系三体大麦体细胞染色体为___条。
(2)三体大麦减数分裂时,若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唯有这条额外的染色体,在后期随机分向一极,其中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授粉能力。三体大麦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体大麦自花授粉后,子代__________色种皮的个体为雄性不育,_________色种皮的个体与亲本一样,雄性可育。子代黄色种皮的种子和茶褐色种皮的种子的理论比值为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2n=24),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室内昆虫,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其抗药性增强,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非抗性基因T突变成抗性基因t导致的,请回答:
(1)德国小蠊雄性个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形成_____个四分体,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国小蠊基因组计划需测_____条染色体,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让两只非抗性雌雄个体交配,然后统计子一代德国小蠊的表现型及数量比,结果为非抗性:抗性=3:1,根据这一数据还不能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统计后代的雌雄个体的表现型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现有德国小蠊各种基因型雌雄个体若干,如果继续采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采用哪种杂交组合更易确定基因所在染色体,实验思路是_____。
25.(13分)果蝇是双翅目昆虫,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其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常用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1)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__。
(2)野生果蝇翅色是无色透明的。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酵母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驱动UAS下游基因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又将一个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含有GAL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后的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甲科研小组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
组别 | F1 | F2 |
甲 | 绿色翅∶无色翅=1∶3 | 绿色翅∶无色翅=9∶7 |
①仅用甲组杂交结果F1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组的F2杂交结果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填“是”或“不是”) ___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科研小组另选一对亲本果蝇进行以上的杂交实验,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D2.B3.C4.A5.B6.B7.A8.C9.D10.A11.D12.C13.A14.B15.D
16.AB 17. BC 18.ABD 19.B 20.CD
21.(每空1分,共9分)(1)血浆 组织液 A(或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最终导致组织水肿
(3) 增加 协助扩散 H2O Cl-(氯离子)
(4)神经-体液-免疫
22.(每空2分,共10分)(1) 缺刻叶 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 两 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25:11
(3)红色:粉色:白色=3:1:2
23.(每空2分,共12分)(1)15 (2)MsmsRr:msr=1:1
(3) 黄色 茶褐色 1:1 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授粉能力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11 11+X和11+O (2)12 经自然(杀虫剂)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t基因频率升高
(3)能(1分) 隐性的雌性个体和纯合显性的雄性个体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25.(13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8 (1分) 0或2或4或6或8 15/16
(2)① 不能(1分) 无论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F1分离比都是绿色翅∶无色翅=1∶3 不是(1分) 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7(9∶3∶3∶1的变式),可确定这两种基因不是插入到了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 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能插入到X染色体上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高三生物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x、高三生物答题卡A3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试卷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这是一份生物试卷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