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月夜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美。
2对比阅读五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3.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4.学习诗人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感悟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重情怀,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课文导入;导读《月夜》《萧红墓畔口占》二诗。
课文导入
诗中一些典型的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我们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如《月夜》中“顶高的树”,《萧红墓畔口占》中的红山茶,《风雨吟》中的风、雨、海、舟,《统一》中的叶、花、果实等,看看《短诗五首》中的这些意象分别蕴含了怎样的情思。首先欣赏第一首:《月夜》。
一、导读《月夜》一诗。
(一)预习展示
1.介绍作者。[来源&~:#%中教网*]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2.了解背景。【老师边介绍边多媒体展示】
沈尹默的《月夜》这首诗写于1917年,发表于1918 年1 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二)合作探究
1.提问:《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中~国%教育出#版&^网]
2.提问:本诗写了哪几种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本诗写了霜风、月光、高树和“我”四种意象,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冬夜的“霜风”“月光”代表着环境的萧森,象征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追求独立,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追问:诗人通过这几种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它在表现手法上已经避免直白浅露,而追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象征意境,情感和思绪蕴藏很深。
4.提问:《月夜》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www.~z#zste&p*%.cm]
明确:“我”是一个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5.提问: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来%^#源:中&教~网]
6.提问:诗歌中的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7.提问: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
明确:(1)意境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
(2)语气委婉,节奏舒缓。
这首有和谐的节奏和韵律,“呼呼”“明明”两个叠音词的运用,以动词“照”“靠”押韵以及每句末尾的“吹着”“照着”“立着”“靠着”等都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来源%:中~#&教*网]
板书设计
霜风:呼呼地吹着
人格独立
思想自由
个性解放
环境(萧森)
月夜
月光:明明地照着
并排立着
人物(孤独) 高树
没有靠着
二、导读《萧红墓畔口占》一诗。
(一)预习展示
1.介绍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2.了解背景。【老师边介绍边多媒体展示】
1942年1月,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2岁。这首诗,是戴望舒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古人作绝句,常说:“口占一绝。”可见,戴望舒是把这首诗当作绝句来写的。
(二)合作探究
1.提问:“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追问:从“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一句诗中,你能读出哪些情感意味来?[来源^:&*@中教网%]
明确:“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耗费六小时去给死者上坟,而且完全是步行,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这里,有两个精确的细节特别强化了其中的情感意味。一是,时间的细节。诗人和女小说家之间并没有血统和亲情关系,连结他们的只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小时,去给另一个人上坟,便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种行为不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二是,历史的细节,或说,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它不那么直接,却对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这首诗写于一九四四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的战乱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了。也正是在这里,这首诗开始偏离悼亡诗的传统范式、加入了谈论人的命运、生与死的关系以及对自身生命的意义的觉察的内涵。
3.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红山茶”这种意象的?[中^国教育出版&~网#@]
明确:“红山茶”在诗中是诗人所使用的一个隐喻。这一隐喻非常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赞赏。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这首诗中,“红山茶”孕育这首诗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
4.提问: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中国#~教育出*版网%@]
5.提问: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①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②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③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6.布置:说说你对这首诗主旨的理解。
明确: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7.提问: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www.%@z&zst*e#p.cm]
明确:巧用对比。在这首诗的前两行,有一个对比运用得非常巧妙。六小时的行程喻示一种“长度”(时间上的,空间上的),而且诗人也点明了它的性质,它令人感到内心的寂寞。也不妨说,在这种“长度”里,还包含着一种“重”,即它通过寂寞给人带来了内心的沉郁,它指涉了我们内在意识中的生与死的关系。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句,却闪露着一种动作上的短促与轻逸,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放,将一束美丽的鲜花点缀在墓畔。一长一短,一重一轻,透露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折。
板书设计
走六小时
萧红墓畔口占
友情深挚、心境悲凉
寂寞的长途
痛惜早逝、深情悼念:头边、红山茶
盼望胜利、漫长痛苦:等待着、长夜漫漫
伤悼友人、惋惜早逝:卧听“海涛闲话”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18)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月夜/沈尹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18)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月夜/沈尹默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文本链接,整体感知,课文精读,文章主旨,写作特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断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断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读《断章》一诗,导读《风雨吟》一诗,导读《统一》一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等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等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