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01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02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版·年级上册——专项综合全练()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阅读

    ()(2020贵州黔西南中考)阅读古诗,完成12题。

     

    ()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一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柳桥晚眺

    陆 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                                      

                                            

     

    二、文言文阅读

    ()(2020四川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贼攻郡。友人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毁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胡贼攻郡      :    

    (2)友人巨伯曰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译文: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译文: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                                      

                                            

    ()(2021江西期末测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海中有宝山焉。众宝错落其间,白光煜然也。海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行未百里,风涛汹涌,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急沉之,否则累我矣!

    海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股藏之,海波遂平。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嗟夫!天下之至贵者身尔。人乃外物而丧其身,身死虽宝奚用焉?何其惑之甚也?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有改动)

    [] ():照耀,光亮的样子。势迫:形势所逼迫。(wān):挖。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众宝/错落其间      B.舟载/以还

    C./剜股藏之      D.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  (2)(  )  (3)(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译文:                                      

                                           

    (2)身死虽宝奚用焉?

    译文:                                      

                                           

    4.寓言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心灵之门。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答案:

    一、

    ()

    1.答案 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云至雨来,顿解禾苗干渴,写出了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丰收有望感到欣喜,表现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

    教你解题

    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的五种方法

     

     

    一看背景(有时诗下“注释”会对背景有所交代)

    从诗人的生平、诗歌的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诗歌的主旨。

    二看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提示内容、点明情思。

    三看词句

    诗歌中往往有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如“别、惜、独、愁、思、沾襟”等,结尾句一般直接表达诗人情感。

    四看意象

    诗人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具体的景物中,由此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意象,如杨柳、浮云等往往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而明月、鸿雁、杜鹃等则往往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五看题材

    每一题材的古诗常常表达相对固定的情感。田园诗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送别诗多表达与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

    2.答案 “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信心。两个字合起来,鲜明而恰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雨一下,旱情马上得到缓解,诗人为农人担忧的心情也得到缓解。“定”的意思是“一定”,语气肯定,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信心,这两个字恰切地体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教你解题

    诗歌语言赏析题的答题模式

    考查

    角度

    考查

    重点

    答题模式

    词语

    品析

    关键性的动词、修饰词、叠词及色彩词等

    先写出该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最后点出使用该词语突出了什么内容,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佳句

    赏析

    多是描写景物、意蕴丰富、揭示哲理的句子

    先指出该句写景的特点,或运用的修辞手法,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然后说出该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或给人以怎样的启示(思考)等。

    风格

    辨析

    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怎样的哲理等。

     

    ()

    1.答案 在小溪边能听见鱼儿跳水的声音,纵横交错的树林静候着白鹤飞回。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意境、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在翻译的基础上,抓住“鱼跃”“鹤归”等词语想象画面。

    教你解题

    把握诗歌形象、意境的四个步骤

    找形象

    从诗句中找出所描写的具体形象。

    析特点

    抓住关键性词语与细节,并结合常见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绘画面

    发挥想象,紧扣诗歌中的形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突出画面营造的氛围。

    明情感

    理解诗歌的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2.答案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淡淡悲情。

    解析 第一问属于写法类题。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然后根据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号入座。这首诗通篇写景,但目的却在抒情,因此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第二问结合诗歌大意分析诗人的感情。

    教你解题

    鉴赏诗歌常用表现手法的方法

      1.了解常用表现手法及其特点

     

     

    渲染

    对环境、景物等进行多方面描写,以突出形象。

    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景抒情

    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旨趣。

    虚实相生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更好地表达情感。

    动静结合

    将动态景物与静态景物结合起来,使诗句生动鲜活。

      2.牢记答题步骤与模式

    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运用此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二、

    ()

    1.答案 (1)适逢,正赶上 (2)告诉

    解析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一定要在语境中解词。

    教你解题
    解释文言实词的方法
     

    方法名称

    具体阐述

    课文

    求义法

    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语境

    辨义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确定文言实词的意思。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可能被错误解释为“狗”;但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屠户遇到的是两只狼,所以“犬”在这里为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

    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的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根据实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2.答案 (1)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2)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如“令”“义”“入”要落实到位。

    教你解题

    文言句子翻译“六字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词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4)“调”,就是调整句式。翻译时,要把古汉语的倒装句式、固定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句式表述出来。

    (5)“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一般要用括号括起来。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对不便直译的内容,需变通,用意译。

    温馨提示:

    翻译文言语句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句意思的情况下,才用意译。

    3.答案 重义守信,有胆识。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做人要重义守信,在关键时刻,不能贪生怕死,要敢于舍生取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阐述阅读感悟的能力。第一问:在胡人攻打城池、友人劝他离开时,他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见荀巨伯是个重义守信之人;面对胡贼,他说“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以看出他有胆识,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第二问:我们要学习的是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

    教你解题

    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步,通读原文。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第三步,分析原文。该人物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分析其性格特点;抓住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注意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为分析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分析其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可以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贼到了之后,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出征的军队回去了,整个城因此获救。

    ()

    1.D “天下之至贵者身尔”的意思是:天下最宝贵的是自己的身体。根据句意可判断“天下之至贵者”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后应停顿。

    教你解题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方法
    1.根据句意划分
    阅读文言语句,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句意停顿。
    2.根据语法划分
    (1)主语、谓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2)谓语动词与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3)成分省略处一般要停顿。
    3.借助文言词语划分
    (1)表时间状语的词在句首时,其后一般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一般要停顿。
    (3)句中表转折、并列、顺承等关系的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4)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之间一般要停顿。
    (5)句中语气助词“也”后一般要停顿。
    温馨提示:
    (1)古代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人名等,要避免停顿。
    (2)“乎”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
    (3)连词“而”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作为一个整体作句子的某一成分,一般不在其前停顿;如果“而”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停顿。

    2.答案 (1)回家 (2)于是 (3)以……为贵

    解析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借助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3.答案 (1)到家后取出珠子,他因大腿的肌肉溃烂而死了。

    (2)自己死了,即使有宝珠又有何用呢?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需要将关键词落实到位,如“至”“溃”“卒”“虽”“奚”等。

    4.答案 这一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不要贪图钱财。(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阐述阅读启示的能力。文中的海客是一个不懂取舍的人。他得了宝珠,遭蛟龙抢夺,但他却不肯舍弃宝珠,最终抱财而死。联系关键语句“身死虽宝奚用焉”可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和生命是最重要的,因贪财而丧生是不值得的。

    教你解题 

    解答文言文启示看法类题的方法

    (1)要领会文章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2)要从文章本身出发,紧扣题之所问进行思考。

    (3)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4)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参考译文]

    大海之中有座宝山。各种各样的宝物散落在山间,阳光一照,璀璨夺目。有个海客偶然得到了一颗直径一寸的珠子,乘船回家。船行不到一百里,风狂浪涌,蛟龙时出时没非常可怖。

    船夫告诉说:“蛟龙想得到珠子。赶快把珠子丢下去,否则将连累我(一起送命)!

    海客准备丢下去又舍不得,不丢又抵不住形势的逼迫,于是剜开大腿上的肉把珠子藏进去,海浪便平静了。到家后取出珠子,他因大腿的肌肉溃烂而死了。

    !天下最宝贵的是自己的身体。这个人竟然过分看重身外之物而毁掉自己的身体。自己死了,即使有宝珠又有何用呢?为什么愚蠢糊涂到这般地步呢?

     

    相关试卷

    专项五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项五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项五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项五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语文九上 专项五 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九上 专项五 古诗文默写(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记性默写,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专项综合全练(四) 文学作品阅读: 这是一份04-专项综合全练(四) 文学作品阅读,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05-专项综合全练(五)古诗文阅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