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1分)下列物质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物质挥发性 B.物质氧化性 C.物质可燃性 D.溶液酸碱性
2.(1分)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3.(1分)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6g固体
B.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大小相同的滤纸称氢氧化钠
C.用250mL烧杯量取100mL水
D.用10mL量筒量取9.6mL水
4.(1分)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5.(1分)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内液体
D.熄灭酒精灯
6.(1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mL B.小于9mL C.等于9mL D.不能确定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澄清的河水
C.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残留试管中的固体
D.冰水混合物
8.(1分)浓度和质量都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往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不加。当a、b均完全反应后,测得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9.(1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10.(1分)下列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二氧化碳→碳酸
C.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11.(1分)下列各选项中物质、性质、用途及发生变化的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氧气一氧化性一动植物呼吸一缓慢氧化
B.二氧化碳一稳定性一灭火一化学变化
C.氮气一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一食品防腐一化合反应
D.稀有气体一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霓虹灯一氧化反应
12.(1分)木炭燃烧实验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现象是木炭发白光
B.②中操作是将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底部
C.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13.(1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或点燃
14.(1分)“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15.(1分)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水银 C.二氧化碳 D.氧气
16.(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1分)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B.阳离子带正电,带正电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和离子能相互转化
18.(1分)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19.(1分)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20.(1分)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8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2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 。
(4)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的原子在 (填“相同”或“不同”)周期。
22.(4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们常用图中的 (填A或B)图所示装置和红磷研究空气的组成。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4)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只写一种)
23.(11分)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欲使用KMnO4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 气体,确定该气体的现象为 。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成后,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可多选,填字母)。
A.KMnO4中混入了MnO2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实验室中常用电石(固体)跟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已知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收集乙炔可选用的装置 (填字母)。
(6)小杜同学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进入(填M或N,下同);小李将G装置装满水并用于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进入。
24.(7分)小明取暗紫色粉末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其中固体C在化学反应②、③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F 。
(2)C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 和 。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③ ,④ 。
(4)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1分)下列物质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物质挥发性 B.物质氧化性 C.物质可燃性 D.溶液酸碱性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物质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物质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物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溶液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1分)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分析】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逐一分析各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②错;
不能直接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③错;
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故⑤错;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⑥错;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故⑧错。
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是①④⑦⑨。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1分)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6g固体
B.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大小相同的滤纸称氢氧化钠
C.用250mL烧杯量取100mL水
D.用10mL量筒量取9.6mL水
【分析】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6g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大小相同的滤纸称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能用250mL烧杯量取100mL水,应使用10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可用10mL量筒量取9.6mL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中实验通入人呼出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不是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有实验没法确定氧气是否存在。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1分)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内液体
D.熄灭酒精灯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1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mL B.小于9mL C.等于9mL D.不能确定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9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79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实际体积大于70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9mL,
故选:B。
【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澄清的河水
C.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残留试管中的固体
D.冰水混合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澄清的河水、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残留试管中的固体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澄清的河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残留试管中的固体中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1分)浓度和质量都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往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不加。当a、b均完全反应后,测得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要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角度考虑,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或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都能产生氧气,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应该是相等的,但速度不同,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速度快.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或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都能产生氧气,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应该是相等的,但速度不同,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速度快。
故选:C。
【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另外,催化剂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9.(1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1分)下列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二氧化碳→碳酸
C.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水+二氧化碳→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下列各选项中物质、性质、用途及发生变化的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氧气一氧化性一动植物呼吸一缓慢氧化
B.二氧化碳一稳定性一灭火一化学变化
C.氮气一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一食品防腐一化合反应
D.稀有气体一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霓虹灯一氧化反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及发生的变化类型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动植物的呼吸,此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非常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1分)木炭燃烧实验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现象是木炭发白光
B.②中操作是将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底部
C.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分析】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①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木炭发红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中操作是将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底部,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或点燃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分解反应,如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合反应的条件不一定是加热或点燃,如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分)“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
【解答】解:“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超临界水”(H2O)就是水的一种状态,还是水分子。
15.(1分)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水银 C.二氧化碳 D.氧气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和带电荷的情况考虑本题.
【解答】解: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①说法错误;原子和分子都时刻在不断运动,所以②说法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③说法正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④说法正确;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所以⑤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电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7.(1分)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B.阳离子带正电,带正电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和离子能相互转化
【分析】A、根据微粒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带正电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阳离子带正电,但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和离子能相互转化,原子和离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能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微粒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分)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性质和酚酞遇碱溶液能变红的性质回答.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大烧杯内的酚酞试液变红,但是A和B并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正确;
B、酚酞本身就有水,但是酚酞是无色的,所以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结论错误;
C通过对比实验,放在大烧杯外的酚酞没有变红,说明空气能使酚酞变红的结论错误,故结论正确;
D、烧杯内的酚酞变红,而露置在空气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结论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酚酞试液的变色以及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有关的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9.(1分)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电子尽可能排布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故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高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1分)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分析】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B、根据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行分析;
C、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D、根据使用太阳能清洁能源,能够减少污染进行分析。
【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B、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C、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能源的利用对空气的污染,属于常识性的基本内容,学生很容易回答。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8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2的原子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Mg2+ ;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增加 。
(4)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C (填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的原子在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周期。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离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根据同一周期中的原子结构来分析;
(4)根据粒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一致来分析。
【解答】解:(1)原子序数为12的原子是镁原子,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少于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Mg2+,镁离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则镁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失去;Mg2+;;
(2)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
(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故答案为:依次增加;
(4)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B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属于阳离子;C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A、C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B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答案为:AC;B;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2.(4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们常用图中的 A (填A或B)图所示装置和红磷研究空气的组成。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3)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且占集气瓶体积的大约 。
(4)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红磷量太少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只写一种)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我们常用图中的A所示装置和红磷研究空气的组成,因为B装置中燃烧匙中红磷的位置太靠近集气瓶口,很难使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故答案为:A;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由于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致使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且占集气瓶体积的大约,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空气体积的;故答案为: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且占集气瓶体积的大约;
(4)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红磷量太少,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完全反应或装置漏气,瓶外空气会进入,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减少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温度高,压强大,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就会减少;故答案为:红磷量太少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1分)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酒精灯 。
(2)欲使用KMnO4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AE (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正放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 二氧化碳 气体,确定该气体的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 。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成后,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BD (可多选,填字母)。
A.KMnO4中混入了MnO2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实验室中常用电石(固体)跟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已知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收集乙炔可选用的装置 C或E或G (填字母)。
(6)小杜同学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M 进入(填M或N,下同);小李将G装置装满水并用于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进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以及氧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考虑;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
(6)根据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解答。
【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是a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属于固体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较纯净的O2,应用排水法,故选E;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AE;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正方;
(3)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F装置中是澄清石灰水,因此克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水变浑;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
(4)A、KMnO4中混入了MnO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因此混有二氧化锰不影响生成的氧气的纯度;错误;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收集的氧气中混用空气,氧气不纯,正确;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是收集的氧气少,不影响纯度,错误
D、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收集的氧气中混用空气,氧气不纯,正确;
故选:BD;
(5)实验室中常用电石(固体)跟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此可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乙炔可选用的装置C或E或G;故答案为:C或E或G;
(6)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长进短出,从M进入;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m将G装置装满水并用于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短进长处,从N进入;故答案为:M;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和连接方法,会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
24.(7分)小明取暗紫色粉末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其中固体C在化学反应②、③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高锰酸钾 ;F 氯酸钾 。
(2)C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 生成物 和 催化剂 。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③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④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
(4)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②③ 。
【分析】A为暗紫色固体,生成的C在在化学反应②、③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可知C为催化剂,而暗紫色固体常见为高锰酸钾,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所以A为高锰酸钾,B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B氧气与铁丝反应生成四氧化铁,所以E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F为氯酸钾,G为过氧化氢,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中,A为暗紫色固体,生成的C在在化学反应②、③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可知C为催化剂,而暗紫色固体常见为高锰酸钾,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所以A为高锰酸钾,B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B氧气与铁丝反应生成四氧化铁,所以E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F为氯酸钾,G为过氧化氢,由此可知,A为高锰酸钾,B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E为四氧化三铁,F为氯酸钾,G为过氧化氢;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氯酸钾。
(2)二氧化锰在反应①中作为生成物,在反应②和③中作为催化剂使用;
故答案为:生成物;催化剂。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书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所以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4)反应①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反应②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反应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反应④是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所以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8 14:44:45;用户:13784622801;邮箱:13784622801;学号:37960971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4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pdf、2024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初三二模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2022-20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特答题卡的整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