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展开《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
情感交流:
游戏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的脸?
一、创设情境、启情导入
1、同学们,刚才脑筋急转弯游戏,你们很聪明,接下来再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来提供线索,大家在手机上拼一拼,看看能不能快速找到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这位男同学乌黑的短发,浓浓的眉毛,鼻子略短两边略宽,嘴唇厚厚的,特别是他有一双乌黑锃亮的小眼睛。你拼完了吗?
2、拿着这画像,能找到他吗?
3、看来这些线索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相貌,借此机会我们也来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
4、这些相貌特征是谁带给我们的?你长的比较像谁?哪里像呢?
二、活动激趣,深化主题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照片,你能猜猜下面三个小朋友哪一个属于上面这个大家庭吗?真有眼力,为什么大家猜的这么准呢?通过刚才比较寻找你有什么发现?(孩子与父母之间都有相似的地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再来看一组图片,仔细观察,他们当中谁像谁?能把他们连起来吗?
我们再把他们放在一起看看他们像吗?再来猜猜他们之间各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和家人除了这些形态特征有相似的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相似的地方呢?说说吧!
大家交流的很好,我们与家人像的特征里既有形态特征,也有生理特性,通过这些观察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换句话说:人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对不对?知道这是什么现象?谁能说说什么是遗传现象?你知道哪些关于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同学们,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种族,其特征都具有遗传性,并且这种遗传性是相对稳定的。另外,遗传还具有区域性,所以才有了世界上的四大人种。比如我们黄种人基本上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三、交流调查,发现问题
是不是有了遗传,我们和家人就一模一样了呢?能找到相貌相同的人吗?(能——双胞胎 克隆人;不能)
请同学们在手机上打开一组全家福照片,小组中比较自己和父母亲的相貌特征,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出示调查记录表)(相貌特征不同的地方)
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眼皮、耳垂、下颌、发际、脸型、酒窝、头发等相貌特征在生物学上又叫做性状。
我们像科学家那样选取最典型的5个性状进行研究。(课件出示:前额、眼皮、下颌、耳垂、舌头5个性状)
观察两个人的前额发际有什么不同?(我们把前额发际简单分为平发际和V发际两大类,课件出示)
眼皮有什么不同?下颌呢?(课件出示)指导学生咧开嘴,横着手指,摸一摸你的下颌中央有沟吗?相互看一看。
再看看他们的耳垂有什么不同?(耳廓像一个小括号,直接和面颊相连,叫无耳垂;耳廓下方多出一块,我们叫有耳垂。
同学们再把舌头伸出来,同桌互相看一下有什么发现?
好了,大家明白这5个性状的研究方法了吗?就以班主任老师为例展开研究。
四、性状编码图探究
1、为了便于观察和分类,我们制作一个性状编码图。根据耳垂这一性状,可以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两类人(出示利用耳垂将人分成两类的性状图),老师属于——(第一类,有耳垂,你呢)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两个相貌特征的性状两两组合呢?比如眼皮和耳垂呢?
2、这里仅有两项特征,就出现了4种可能性,如果再加一项呢?5个性状可以分成多少类?
3、通过饼图,你们找到自己的性状编码了吗?下面我们以小
组为单位,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填写调查问卷。
4、观察小组的调查统计表,小组里面有没有性状编码完全一样的?
有没有两个同学的性状编码是一样的?这两个同学的性状编码一样,他们长得一样吗?为什么他们的性状编码一样,但却长得不像?
5、观察大屏幕:班级相貌性状统计表和柱状统计图,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6、5个性状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32类,那6个呢?7个呢?(课件出示:随着性状的增加,依次出示20个性状)20个性状可以将我们分成1048576类,(课件再出示:40……),40个性状可以分成多少类呢?(出示数据:1099511627776类。你们在感叹什么?
7、40个性状可以分成超过1万亿类人。我们相貌上的性状差异远远不止40个性状,同学们,现在还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人吗?
(克隆人是不是一模一样?克隆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可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人,可是克隆人不是自然人,今天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下节课研究这个问题)
8、教师小结: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相貌也有细微的差别,不仅如此,他们的性格、脾气、声音等也各不相同。子代与亲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变异。
9、你们喜欢这种差异吗?为什么?
10、的确如此,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而变异使我们的生命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老师喜欢丰富多彩的世界,喜欢丰富多彩的你们,有一个礼物送给大家。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 基因是可以遗传的;变异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我了)
2、还有什么问题吗?(隔代遗传是怎样形成的?遗传与变异仅仅是我们人类具备的特征吗?这个问题有同学能试着说说吗?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找到完全一样的动物和植物)
3、这个同学说的对吗?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进行研究,有什么发现可以向老师汇报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探究新知,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设计特色简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设计特色简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