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语文试卷.doc
    • 语文答案.docx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1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2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3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1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2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答案docx、语文试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科答案

    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D     6. D    7. C    

    10. C   11. D   12. D    15. C   18. B    19. C

    答案与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我国每年因耕地土壤而受到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表述有误,原文“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见,是受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不是“因耕地土壤而受到污染”。

    C. “采用了农田土壤修复工程的最佳模式”,此说法太武断,该模式不错,但未必最佳。

    D.“这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平均每年浪费高达1800万吨”强加因果,“菜系众多”和“美食”不是导致食物浪费严重的原因,“餐桌上铺张浪费是很多中国人好面子、摆阔气的下意识之举”才是真正的原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消除耕地污染”错误,原文“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说消除耕地土壤污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

    A.“大面积种植非食用性经济作物,形成安全生态农作物产业”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重金属污染依然存在,没有解决污染问题。

    B.“用石灰类药剂中和土壤酸性以减少作物根系对重金属汞的吸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可见,它成本高,难以确保对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

    C.“将好土覆压在耕地的表面,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深埋于地下”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重金属污染物依然会“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

    D.“在耕地上大量种植香根草、蜈蚣草、鳞苔草等超富集型植物”最有效,根据材料一“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知,该项正确。

    故选D

    4. 材料一从耕地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治理土壤污染存在的问题等角度突出粮食安全问题。

    材料二从我国粮食浪费情况严重、制止浪费并珍惜粮食不容易等角度出发突出粮食安全问题。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根据“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我国耕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耕地污染涉及公众利益和粮食卫生品质,严重制约受污染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势必给民众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可见,是从耕地污染的角度来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并从如何治理土壤污染、“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等角度分析。

    材料二根据“中国平均每年浪费1800万吨食物,相当于3000万人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可知,主要是从制止浪费、珍惜粮食的角度分析粮食安全问题;“餐桌上铺张浪费是很多中国人好面子、摆阔气的下意识之举,要遏制起来并不容易。为了树立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耐心的教育熏陶比干巴巴的禁令更有效”,也分析了制止浪费的方法。

    5. 如何引出:先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强调治理耕地污染的必要性。再分别介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各种方法,指出它们的缺点,成本高、时间长,可能对耕地生态功能造成影响,从而提出要从根本上清除污染重金属,才能消除隐患。由此引出国际普遍认可的“植物萃取修复技术”。

    突出重要性:先介绍其优点,成本低、不破坏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再举例论证其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它能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污染对粮食安全威胁的办法,从而突出其重要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首先指出“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的现状,提出“我国耕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的观点,强调“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

    接着,按照研究工作的进程,分别介绍了“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等方法,指出其缺点“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上的隐患”,由此引出“植物萃取修复技术”。

    在论证其重要性的方法上,先指出其有点“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再举例子论证其取得的良好效果,“在广西河池环江县,上万亩重污染耕地土壤,采用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桑树等)间作的耕地净化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并结合上一层结论指出“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分析其不受重视的原因在于“所需启动投资相对较多”,针对该问题,特别指出“从长远来看,植物修复技术的总成本要远远低于安全利用技术的总成本”。再次强调耕地污染治理对于粮食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性,从而突出该技术的重要性。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D.“人们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对待时间都无济于事”错误,原文“对‘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它飞跑着;对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啬着;对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挥霍放纵着”,可见,并非“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对待时间都无济于事”。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A.“表达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错误,根据后文“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时间是空的”可见,化用该诗句主要是为了表达出“时间是空的”这个观点。

    B.“表现了人类捕捉时间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错误,根据“人们以为捉住了它,紧密地把它关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关了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鼬鼠。在这种儿童游戏面前,它是宽容的。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可见,这只是人们自以为捕捉了它,实际上只是“幼稚的错觉”,并不是真的“捕捉”了时间,更不能体现“方法之巧、效能之高”。

    D.“就是把诗歌的艺术特征赋予散文。力争把散文写成诗歌”错误,原文是“周涛散文的特点,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当诗写”,并不是“把散文写成诗歌”。

    故选C

    8. ①正标题是喻体,副标题是本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印象:“捉不住”。

    ②“鼬鼠”的比喻,深刻地揭示出时间的特点:灵活、具有伸缩性、速度快、无处不在、冷酷凶猛等。

    ③正标题与副标题结合,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奇妙的比喻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捉不住的鼬鼠”是一个比喻,副标题“时间片论”揭示了本体,主标题“捉不住的鼬鼠”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印象,“捉不住”,难以捕捉。

    该标题结合文中“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来理解,可以解读出更多“时间”的特点,“灵活”“伸缩性”“速度快”“无处不在”“凶猛冷酷”等。

    由此可见,该比喻生动形象,极好地展现出作者对于时间的感受,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 ①多处句式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②描写时间时句式简短,语言精练,富含哲理。③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④抒情方式含蓄与直接兼顾,表达情感强烈,令人深受感染。⑤思想深邃,对时间的本质和生命的可悲本性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发现,富含哲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文体特征的能力。

    结合文本二的句子,“其语言如诗一般节奏鲜明、简洁精练,具有音乐的美感”,再看文本一的句子,如“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儿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等节奏鲜明,句式整齐,富有音乐性。“时间是空的”“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等句子,简洁精练,写出时间迅疾变幻的特点。

    “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等句子,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让语言表达富有诗意。

    “其情感无论含蓄还是直率,都较之于一般散文更强烈而直接”,文中抒情如“它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让我们饮食、劳动、思考,让我们创造,它多么伟大仁慈”“把太阳想象为它的脸,心里流露出一个生命对它的崇拜和感激”“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感情强烈而直接,既有含蓄的以“您”字尊称时间,表达对它的崇敬之情,又有直接的抒情。

    “重在对事物、对生命的深入理解和发现,这该是更高层次的诗质对散文的介入”,结合“我们怎么能够有或者没有时间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它赐予的,都为它拥有,就像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没有天空一样”“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我们不珍惜生命,但我们却贪生怕死”“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等,可见,作者对于时间和生命作了非常深层次的理解发现,指出人类无可奈何的悲哀本性,显得十分深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随同胶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被敌人打败。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无声息的前进。

    “胆勇”作“有”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D

    “分军”的结果是“为数道”,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指让后死者与先死者合葬”错误,配食,即附祭,配享。在祠庙中祔祭,祔祀。配食并非合葬,这是两种行为。配食是让亡灵在同一祠庙里共享子孙的祭品,让后死者附于先灵合祭。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D.“宗悫参与攻克林邑之战,击溃雍州群蛮”错误,根据原文“林邑王倾国来拒……遂克林邑。……后为随郡太守,雍州蛮屡为寇……悫率其所领先登,众军随之,群蛮由是畏服”可见,参与攻克林邑之战与“击溃雍州群蛮”并不是同一件事,后者是作随郡太守时的战事。

    故选D

    13. (1)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

    2)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的正确翻译:

    1)制:制作。形:外形,形状。御:抵抗。众:敌军。克:攻克。

    2)据:占据。表:上表。乘驿:骑着驿马。面:当面。节度:指挥。

    14. 志向:自小便立下大志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行为:年仅十四即挺身而出打散强盗,勇猛而有担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找到其年少时的语段“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意思是: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没能进屋。

    可以概括出志向与行为两点。志向:自小便立下大志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行为:年仅十四即挺身而出打散强盗,勇猛而有担当。

    参考译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叔父宗炳,性格孤傲清高不愿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没能进屋。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随同胶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被敌人打败。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无声息的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宗悫)后来担任随郡太守,雍州的少数民族部落屡次作乱,建威将军沈庆之率领宗悫以及柳元景等将领,分兵攻打,蛮夷部落大败溃散。又南新郡的部落首领田彦生率领部下叛乱,焚烧郡城,屯聚在白杨山。柳元景攻打他们没有打下来,宗悫率领自己的部队首先登上白杨山,其余的部队随后而上,各少数民族因此畏惧投降。孝武帝即位后,任命他为左卫将军。孝建(宋孝武帝年号)时期,宗悫多次升官到豫州刺史。在这之前,当地人庾业,是富豪人家,施舍饭菜,用来招待宾客;而宗悫到他家的时候,却用蔬菜高粱饭招待他,对门客说:“宗悫当兵出身,习惯吃粗饭。”宗悫吃饱而去。到这时庾业担任宗悫的长史,管辖梁郡,宗悫对待他非常优厚,不以从前的事情怨恨他。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宗悫耸身跳跃数十下,跳跃时左顾右盼气度豪迈威严,皇上赞扬他的健壮。到出兵时,隶属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部下。起初,刘诞哄骗部下说:“宗悫是帮助我的。”及至宗悫来到,骑在马上绕城急驰高呼说:“我就是宗悫。”事情平定后,入朝任左卫将军。大明五年(461),皇上任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去世,谥号为肃侯。泰始二年,下诏让宗悫配食孝武庙。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延颈’写白鹭盼望诗人到来”错。“延颈”写白鹭的顾盼之姿态。实际上是写诗人盼望赏识和推荐他的人到来。

    故选C

    16. 本诗的“粘”是指对白鹭的描写。描写白鹭风姿幽雅,孤独久立河边的描写以及白鹭渴望振翅长空的心理描写;而“脱”是诗人的内心所想。本诗借咏白鹭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落寞,渴望有人赏识,以及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本诗是咏物诗,又是自荐诗。从题目看,这首诗是献给礼部李侍郎的诗。

    首联,描写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等待人来的幽雅风姿。实际上是写自己拥有才华。

    颔联,写白鹭久待不至的落寞与孤独的困境,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之情。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白鹭的心理: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长空,一展风采。“幽姿闲自媚”,诗人借助白鹭表现自我情怀,写白鹭悠闲自在自我欣赏,看出诗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苦闷孤寂。“逸翮思一骋”,本是表面写白鹭渴望飞翔,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希望有所作为,实现理想志向。

    尾联字面上是说白鹭如有长风凭借力,就能青云直上,高飞远举,实际上另有深意,表达了渴望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以及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青云直上的愿望。

    17.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季荷”表特定称谓。

    A.表讽刺、否定;

    B.表特定称谓;

    C.表强调;

    D.表引用。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划线句描写荷花“迎风弄姿”“睥睨一切”,是拟人。

    A.借代,“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B.对偶,“足蒸”对“背灼”,“暑土气”对“炎天光”;

    C.拟人、比喻,“无才思”“惟解”是拟人;“雪”是比喻;

    D.比喻,把“雪”比作“梨花”。

    故选C

    20. 原句采用感叹句的形式,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与上文“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的自豪情绪更和谐;而改句只是一个普通陈述句式,表达不出强烈的情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原句是“岂不大快人意也哉”,改句是“这是大快人意的”。从句式和语气上来看,原句采用感叹句式,用“岂不……哉”的语气,表达强烈的自豪情感,与上句“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的自豪情感一致,上下文衔接更和谐;而改句只是一个陈述句式,表达的情感并强烈,不能与上文的语气相和谐。

    21. (1)春暖花开;(2)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3)“惊蛰”是春耕的开始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冰雪消融”和后面“正式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时节”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春暖花开”。

    第二空,据后句“开始四处活动”,可知此处是说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醒来了,所以要填的是“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

    第三空,由前句中“土壤解冻,降水增多。‘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可知,要填的内容是说惊蛰就意味着农民要春耕了,据此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惊蛰’是春耕的开始”。

    22. “惊蛰”又名“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一,356日气温回升,万物萌动,春耕开始。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根据第一节“‘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今年3月5日16时54分将迎来‘惊蛰’节气。至此,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正式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时节”分析,概括出关键信息为:春雷始鸣,春暖花开,迎来“惊蛰”。

    根据第二节“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惊蛰’,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曾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而改名‘惊蛰’,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开始四处活动。‘惊蛰’的另一个意义是春天的真正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浓浓春光”分析,概括出关键信息为:公历3月5—6日交“惊蛰”,又名“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气温回升,万物萌动。

    根据第三节“‘惊蛰’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在不断升高,土壤解冻,降水增多……农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有这样的认识,‘惊蛰’是春耕的开始”分析,概括出关键信息为:“惊蛰”是春耕的开始。

    综上分析概括,整合出“惊蛰”的定义为:“惊蛰”又名“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为每年公历3月5或6日,自此气温回升,万物萌动,春耕开始。

    注意有字数限制。

    23.作文评分标准见高考标准。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届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考前预测卷(5月) 语文(PDF版): 这是一份2019届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考前预测卷(5月) 语文(PDF版),共13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与解析)练习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与解析)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语文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