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4.3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15·黄山一模)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 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存在回复突变的现象;转基因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不是因为杀虫剂的诱变作用,而是因为杀虫剂起到选择作用,把抗药性差的个体杀死,而抗药性强的个体则存活下来。
    答案: B
    2.如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
    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解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有关知识,准确梳理图解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其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比较这对同源染色体可知基因a~f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部分片段的倒位,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其上的基因并未丢失。联会时若基因c所在的染色单体片段与基因c+所在的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会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答案: C
    3.图中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由于某些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两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解析: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甲、乙两个种群的个体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且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但两个种群的部分基因库组成可能相同。
    答案: B
    4.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筛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
    B.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1
    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基因
    D.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9∶1
    解析: 图甲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而非转基因水稻基因型可看作aa,图乙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因两个SCK基因都在一条染色体上),图丙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Bb(A、B任一都抗虫)。则甲图个体自交,F1中所有的个体都抗虫,A错误;乙图个体(Aa)与正常水稻(aa)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与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1,B正确;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3/4含SCK基因,C错误;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5∶1,D错误。
    答案: B
    5.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中某个碱基的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21号染色体增加了1条,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很大影响
    C.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人工诱导产生所需的多倍体,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解析: DNA中某个碱基的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且一般会对个体造成较大影响,B正确;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一般只会增加基因的数目,不会增加基因的种类,C错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属于多倍体育种,所有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D错误。
    答案: B
    6.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少于隐性基因
    解析: 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其仅对隐性纯合子起作用,对杂合子不起作用,但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其对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均起作用,则甲、乙分别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和对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A正确;生物对环境是否适应是一种性状表现,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B正确;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少于隐性基因,D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
    答案: C
    7.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并需要植物组织培养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须经过基因突变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V
    解析: 经过Ⅲ培育形成④的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处理的幼苗在自然状态下就可以长成纯合植株,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能稳定遗传的品种⑥通过常规的杂交育种需要很多年,通过单倍体育种只需两年,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
    答案: C
    8.(2015·山东日照一模)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
    A.1∶1 B.1∶0
    C.2∶1 D.3∶1
    解析: 根据分析可知,雌雄配子以及后代的基因型:
    所以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1∶1。
    答案: A
    9.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DdEe,能产生8种比例相同的精子
    B.图乙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与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dE、aDe、aDe
    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可能共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
    解析: 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DdEe,但由于这些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但考虑到交叉互换,能产生8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但比例却不相同,A错误。图乙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与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DE、ade、aDe,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0.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右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C.该育种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解析: 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根据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A、a)可知,DNA分子上发生过基因突变。根据亲本的基因组成判断,该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丙品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AaEE∶aaEE=1∶2∶1,其中AAEE和aaEE能稳定遗传,占1/2。
    答案: C
    11.将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植株杂交得到幼苗,将幼苗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①植株需要经过多次选育
    B.②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C.③植株能够提供9种类型的雄配子
    D.④到⑤过程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会移向细胞同一极
    解析: 获得①植株的过程属于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①植株需要经过多次选育,A正确。幼苗的基因型为AaBbcc,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B正确。③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AAaa能产生AA、Aa、aa三种配子,BBbb能产生BB、Bb、bb三种配子,cccc能产生cc一种配子,故③植株能产生3×3×1=9种配子,C正确。④植株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⑤全部为纯合子,故不会出现A、a所在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这种情况,D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2015·河南郑州一模)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的。
    (4)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
    ③若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颗粒的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若只让F1中抗旱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做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答案: (1)增大 (2)基因选择性表达 (3)碱基对替换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4)①4/9
    ②1/6 ③24∶8∶3∶1 (5)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交种(RrDd)。
    13.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R/r)控制,已知A和R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且其中R/r仅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一只纯合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正常F1全为红眼(偶见一只雌果蝇为XXY,记为“M”;还有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N”)。
    (1)由题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不可能与R/r一样位于X染色体上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以上实验过程(产生正常F1果蝇)。
    (2)M果蝇能正常产生配子,其最多能产生X、Y、XY和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其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_。
    (3)N果蝇出现的可能原因是:①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②是亲本雄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③是亲本雌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④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XO型果蝇(XO为缺一条性染色体的不育雄性),请利用现有材料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N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观察
    子代雌果蝇的性状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__,则是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__,则是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
    Ⅳ.若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 (1)由题意知,A和R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则F1全为红眼时,亲代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XRXR、AAXrY。(2)XXY产生的配子类型为X、XY、Y及XX四种类型,其比例为X∶Y∶XY∶XX=2∶1∶2∶1。(3)欲确认N果蝇(白眼雄性)出现的原因,可将N果蝇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果蝇的性状及比例。若由环境改变引起,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它与AaXRXr杂交子代基因型为3/4A_XRX-、1/4aaXRX-,即红眼∶白眼=3∶1;若是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N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表现型应为红眼∶白眼=1∶1;若是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它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3/8红眼、5/8白眼。若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则N果蝇为XO型不育雄性,它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将无子代产生。
    答案: (1)AAXrY 若A/a与R/r都在X上,则纯合白眼雌果蝇的雄性子代也只能是白眼
    P 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aaXRXR × AAXrY
    F1 AaXRXr AaXRY
    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比例: 1 ∶ 1
    (2)XX 2∶1∶2∶1
    (3)将果蝇N与F1红眼雌果蝇交配
    Ⅰ.红眼∶白眼=3∶1
    Ⅱ.红眼∶白眼=1∶1
    Ⅲ.红眼∶白眼=3∶5
    Ⅳ.无子代
    14.(2015·潍坊一模)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条。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条。下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则配子②和③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________。
    (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欲观察7号染色体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____________期的细胞,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则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
    (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F1水稻抗病∶非抗病=2∶1。
    请预测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________,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香稻的香味由隐性基因(b)控制,普通稻的无香无味由显性基因(B)控制,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6号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7号染色体上。现有正常的香稻和普通稻,7号染色体三体的香稻和普通稻四种纯合子种子供选用,请你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定位等位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实验步骤:
    a.选择正常的________稻为父本和三体的____________稻为母本杂交得F1。
    b.用正常的香稻为母本与F1中三体的普通稻为父本杂交。
    c.统计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结果:
    d.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则等位基因(B、b)位于7号染色体上。
    e.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则等位基因(B、b)位于6号染色体上。
    答案: (1)不可能 A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13或26 (3)1/6 3/5 (4)a.香 普通D.1∶2 e.1∶1(或a.普通 香 D.2∶1 e.1∶1)
    雌配子eq \f(1,2)A
    雌配子eq \f(1,2)a
    雄配子a
    eq \f(1,2)Aa(单瓣花)
    eq \f(1,2)aa(重单瓣花)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点一生物的变异: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点一生物的变异,共8页。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点二生物的进化: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点二生物的进化,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解生物进化的脉络过程,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含答案,共10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