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4页。
    第一部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①以小见大,反映了中国美学的内在超越思想。
    ②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大雪三日,与人偶遇于湖心亭看雪之事。乾坤同白,在这白色的世界中,亭中的我惟是一点,这一点置于【甲】宇宙,【乙】雪国中,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伸展。这一点是小的,但当他融入了【丙】世界,你能觉得他小吗?他在心灵的超越中拥有了世界。万物皆备于我,虽只一心,有与万物同其造化者。
    ③苏州拙政园有见山楼。“见山”二字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的背后深涵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诗人生活在一个偏xiá ▲ 的场所,物质是短缺的,地偏人少秋寂寞,无往来之车马,无喧闹之酬酢。但诗人的心灵体验是充满圆足的。诗人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就在于心灵的超越功夫。空间虽然是寂寞的,但偶然的兴会,悠然的把玩,可以穿透世界,洞察千秋,guàn ▲ 通人伦。“见山”,就是见性灵之南山。
    ④ A 明代艺术家王世贞是个博物学家,他家有弇山园,弇山园并不大,其中有一个小亭,亭zuò ▲ 落于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上有匾额曰“乾坤一草亭”。 B 王世贞认为这个匾额包含了神秘的意旨。一个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唐代的禅师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他泛小舟于三湖九泖之上,小舟居然也成了一只“宇宙船”。 C
    ⑤这里就有一个以小见大的思维。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náng ▲ 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用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偏xiá ▲ ②guàn通 ▲ ③zuò落 ▲ ④náng括 ▲
    2.文中第二段【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叠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茫茫 莽莽 皑皑 B.莽莽 茫茫 皑皑
    C.皑皑 茫茫 莽莽 D.莽莽 皑皑 茫茫
    3.第④段中省略了一句话,你认为应该放在文中A、B、C中哪一处?( ▲ )(2分)
    元代画家吴镇喜欢泛小舟于湖中,他说自己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巴山楚水凄凉地, ▲ 。(刘禹锡《 ▲ 》)
    ③三年谪宦此栖迟, ▲ 。( ▲ 《长沙过贾谊宅》)
    ④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⑦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在一次书展参观之后,有同学画了以下这幅画,你认为最匹配这幅画的选项是哪一项?并说明理由。( ▲ )(2分)
    A.读书泯灭个性。 B.一本好书很重要。 C.读书不利于视力。D.读书让人容光焕发

    6.名著阅读。
    《赞美》 《农夫》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你们是从土地里钻出来的么?——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脸是土地的颜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上升起又降落了 身上发出土地的气息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手像木桩一样粗拙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两脚踏在土地里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像树根一样难以移动啊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你们阴郁如土地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不说话也像土地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你们的愚蠢,固执与不驯服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更像土地呵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你们活着开垦土地,耕梨土地,
    再一次相信名辞,溶进了大众的爱, 死了带着痛苦埋在土地里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也只有你们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才能真正的爱着土地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诗人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名,源自他写作的哪一首诗歌?( ▲ )(2分)
    A.《大堰河——我的保姆》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C.《我爱这土地》D.《太阳》
    (2)阅读上面两首诗歌,请你判断哪一首是艾青的诗歌,并根据你对艾青诗歌风格的了解,从语言特点、典型意象、主题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3分)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灵岩山
    范仲淹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①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注:①延陵,古邑名,大约在今常州、江阴等吴地沿江一带地区。为春秋吴邑,季札(季子)所居之封邑。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常州市焦溪镇与江阴市申港镇交界处);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遂封季札于延陵。
    7.结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说说你对尾联借用“延陵”故事的用意。(3分)

    8.下面诗句中的“空”和颔联中的“空”表意不一样的是哪一句( ▲ )(3分)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余家旧藏书三万余卷,丧乱以来,所亡几半。山居狭隘,余地置书囊无几。雨漏鼠啮,日复蠹败。今岁出曝之,阅两旬才毕。其间往往多余手自抄,览之如隔世事。因日取所喜观者数十卷,命门生等从旁读之,不觉至日昃。旧得酿法,极简易,盛夏三日辄成。色如重醴,不减玉友。仆夫为作之。每晚凉即相与饮三杯而散,亦复盎然。读书避暑固是一佳事,况有此酿,忽看欧文忠诗,有“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十分”之句,慨然有当其心。公名德著天下,何感于此乎?邹湛有言,如湛辈乃当如公言耳。此公始退休之时,寄北门韩魏公诗也。
    苏子瞻在黄州作蜜酒,不甚佳,饮者辄暴下。蜜水腐败者尔。尝一试之,后不复作。在惠州作桂酒,尝问其二子迈、过,云亦一试之而止。大抵气味似屠苏酒。二子语及,亦自抚掌大笑。二方未必不佳,但公性不耐事,不能尽如其节度,姑为好事借以为诗,故世喜其名。要之,酒非曲蘖①,何可以他物为之?若不类酒,孰若以蜜渍木瓜樝橙等为之,自可口,不必似酒也。刘禹锡传南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快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况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安知其为美酒?但土俗所尚,今欲因其名以求美亦过矣。(选自宋朝叶梦得《避暑录话》)
    注解:①曲蘖:在上古时代,曲蘖只是指一种东西,即酒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酿酒技术的进步,曲蘖分化为曲(发霉谷物)、蘖(发芽谷物),用蘖和曲酿制的酒分别称为醴和酒。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所亡几半(死去) B. 今岁出曝之(晒)
    C. 日复蠹败(蛀蚀) D. 饮者辄暴下(急剧地)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山居简陋,但晒书读书,也颇快意。
    B.作者亲手做出来的酒曲,成色不比玉色差。
    C.苏轼作蜜酒往往不成功,连家人也会嫌弃。
    D.作者认为因名求美,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要之,酒非曲蘖,何可以他物为之?

    (2)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

    12.作者对欧阳修“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十分”是否赞同?请简要阐述。(3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5题。
    材料一:
    诗酒文化是以诗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酒文化的内涵,将诗的“雅”与酒文化相结合,以此来拓展诗的内容,丰富酒文化的内涵。古人饮酒或独酌,或群饮;既有壮士出征的壮行酒,少年壮志的抒怀酒,又有友人相分的离别酒,诉衷肠的忧思酒、离愁酒。一杯酒,一怀情,一首诗,文人墨客的情思尽在推杯换盏之间。朝堂宴请、婚丧嫁娶、送别饯行、聚友思乡、久别重逢、野游小叙、踏歌载舞,都需有酒相伴,有诗怡情。诗酒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生态度。中国诗酒文化之畅达,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有着众多表现,诗人们的悲伤愁苦、喜悦欢腾、忧郁寂寞、感慨深思、豪迈壮志都在诗酒之中挥洒得淋漓尽致,为中国文学史书写了辉煌篇章。在卷帙浩繁的古诗中,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亦或是送别诗、闺怨诗、应制诗……几乎每一种诗体都写到酒,有关酒的名篇名句、诗酒佳话俯拾皆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
    材料二:《清酒与浊酒》
    酒的演变,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果酒、黄酒、烧酒(白酒)。
    原始社会初期,当人类还处于采集经济的时期,就发现了天然发酵的野果,于是原始人类便开始对采集来的野果进行人工发酵,这样最早的酒——果酒便产生了,它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5度左右。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粮食产量增加,在果酒的基础上,夏商时人们开始了谷物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和稻,古代称为黍酒,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酒。浊酒就是没有经过过滤的黍酒,因为有酒渣在里面。而清酒就是滤去渣滓的酒。
    古代常以酒的清与浑作为区别酒的质量好坏的标准,清酒质量好,浑酒质量差。白酒什么时候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
    在古代,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为贤人。“清圣浊贤”的说法就是来自于此。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在当代,清酒、浊酒也可以表示尊称和谦称。称他人的酒为“清酒”,表敬意;自己的酒为“浊酒”,表谦意。常说自己的酒是“浊酒”的人,也有表示喜欢酒,爱好酒之意。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与饮酒相关的诗词歌赋,不论其基调是豪迈激越,还是低回悲凉,大多都与个体对“有限时间”的深刻体验有关。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韦庄的“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唱的都是同一个调调。在波斯的《鲁拜集》中,类似的哀矜之辞亦比比皆是。我们通常会认为,文明、文化、道德所提供的意义是一种“真”,而美酒虽好,却总是给人带来某种幻觉或幻相。不过,我的看法刚好相反。文化或文明本身才是不断制造幻觉或幻相的机器——正因为我们承担不了太多严酷的真相或真实,我们才会求助于文化或文明的保护。酒本身虽是致幻剂,但它的催化作用,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重返“本真状态”。周邦彦或者杜甫,在劝人“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时,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看穿身外功名利禄的虚幻,珍惜时间中的当下,绝非仅仅是让人及时行乐。罗隐那句妇孺皆知的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语近俚俗,却把这层意思说得更为直白,从而具有了存在论哲学意义上的智慧——只有斩断对于未来的恐惧和忧虑,“现在”和“当下”才会真正产生。因此,如果说喜欢饮酒的人更偏好从根本上来理解生活和生命,从而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并接受人生的本相,并非是无稽之谈。
    如果要说到饮酒为我们最为熟知的功能,大概就是所谓的“助兴”了。人生的确艰难,且充满了痛苦。但平心而论,生活中值得高兴的事,也还不少。朱敦儒的“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很形象地提醒我们,要找到理由喝杯酒,让自己放松或高兴一下,其实也不难。快乐如果不来找你,你去找它也是一样。克尔凯郭尔好像也说过,他是从田野上怒放的百合花那里,学会了不要去忧虑。事实上,酒与鲜花,本身就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象征,兴之所至,一杯在手,谁不谈笑风生呢?(选自《中华读书报》,2021年10月,有删改)
    13.除以上材料和题目中提到的,另默写一句和酒有关的诗词句。并写出题目和作者。(3分)

    14.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中的酒是不是白酒?试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15.以材料3的观点是否可以用来诠释欧阳修“颓然乎其间”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木工小记
    李成
    如果当年我没有考上学校,端上所谓的“铁饭碗”,我的父母为我设计的道路很可能是当裁缝或木匠,而我的选择很可能是后者。
    因为在我看来,木匠所做的是多少有些创造性的工作,他打制一个物件,如果加进他的巧思或者说匠心独运,很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那些沉甸甸的浑然一块的木材,在他的手里变成便利的器具,还可能变成栩栩如生的动物、玲珑精巧的玩具,这多么有意思啊!难怪中外都有木匠出身的人最后成为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如齐白石、安徒生,都是世人共知的大师。
    我当然不敢说我如果做了一名木匠,将来也会成为一名什么方面的大师,但谋生大概绰绰有余;甚至在谋生之余,雕琢几件小玩艺把玩把玩也不无可能。
    在我的前面,就有好几位校友书没有读成,做木工却比较成功的范例;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做出的活儿是否说得上工艺水平很高,但是很漂亮的器具则无疑。
    在我的同龄人(或比我略大一两岁)当中,第一个成为木匠的,应该是齐红星。他的父亲是我的老师,最初还是一名公办教师,不知怎么被贬为民办教师,这在当年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当了民办教师,收入骤减,家庭困顿,加上齐老师身体也不好,而家里孩子又多,想想看,作为长子的齐红星哪有心思念书。于是,勉强把小学糊弄毕业,连初中都没有考上,就回到家里去搞农业生产。他的家离我们村不过两三里地,虽相隔不远,但从此信息全无。几年后,我忽然见他出现在我们的村头,身上背着那特有的敞口工具箱,走到住在村头的那户上海下放人家,我才知道他已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木匠。过了一两天我到上海人家去看热闹,见这家的地板上铺开了一地的木板木块,刀锯、弹簧、皮革之类,而【甲】齐红星正握着一把斧头,在砍削一块木头,砍一会儿还熟练地眯起一只眼睛,看看是否成直线。他见我来了,笑了笑,露出了一颗虎牙,问我:“你那还有什么连环画?”他做了木匠,竟没有改变看闲书的习惯,这颇赢得我的好感。我反问他有什么好书,他说没有什么,只有一册《呐喊》:“呶,就在那里!”我顺着他指示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他的工具箱上头躺着一本书。我奔过去把这本白封面印有鲁迅先生塑像的名著拿到手里,简直有一种在荒野里遇见一颗宝石的意外之喜!前不久,我还曾问高年级同学《阿Q正传》写的是什么,这会儿,一整本小说集《呐喊》都有了!我当然要借过来看,而齐红星把手一挥,说拿去吧,不用还了。这真让我高兴莫名。这本《呐喊》也是我拥有鲁迅先生著作之始,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
    后来,我还去齐红星的劳动现场看过一两次,最后看到的是几只崭新的皮革沙发椅赫然摆放在那间土坯房中,真可谓蓬荜生辉啊,我不禁对齐木匠的手艺肃然起敬。到底是有慧根,在乡民们几乎不知道沙发为何物的年代,他给这穷乡僻壤造出了这带有一定洋味儿的家什,岂不令人敬佩!可惜从此以后,我俩竟然再也没有碰过面。
    我自己村庄里后来也出了一位年轻的木匠。他是我的堂兄,很可能还与齐红星做过同班同学,但他是在初中毕业以后成为木匠的。他在初中读书时一度成绩很好,如果不是父亲年老体弱,他一放学就得做家务,一放假就得参加生产劳动,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他考上高中不成问题。但这只是假设,现实是,他初三那年,父亲一瞑而逝,他要肩起家庭的重担了。他的母亲咬咬牙,决定让他去山里一户人家拜师学艺。一去三年,几乎没见到他人影;三年后,他下山了,却已是一位“满了师”的木匠,可以独立开展业务了。
    他出师不久,正好我家翻盖新房,便请了他与另外一位师傅做木工。在我家小院里,两位木匠摆开了战场,一切檩条、椽子,都经过他们量裁打理才能用上;一切门窗、户扇都由他们打制。那时我还在读初中,不能整日在家,只在中午和傍晚放学回来,才看到他们劳动的场面。【乙】只见他们有时在搭起的棚架上解木,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不停拉锯;有时他们在画墨线,眯着眼,把墨绳绷直在木料上,确定好后,就弹一下那墨绳,把墨迹留在木上;有时在凿卯眼,用尖锐的錾子剔得木屑纷飞;有时在刨木,木花在刨子下翻卷……总之是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相见,连话也不能多说,只是会意地一笑。他也曾是我们的孩子头儿,带我们打野战、拦水坝、采红菱;家境决定他要经常在星期天到几十里外的大山里打柴,每次挑着沉甸甸的柴担回到村里,还不忘给我们带山花山果。而更使我难忘的是,我在小学而他在初中读书时,有一次我们几个对供销社里出售的小说《铁道游击队》感起了兴趣,可是谁也单独买不起,我们便商议凑钱买了一本,大家轮流看。我至今记得我们几个坐在草堆上,欢喜地打开这本新书的情景。
    这次我家翻盖新房比较成功,完全得益于几位瓦工、木工把活做得细致、精工,使得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没出过问题。而且,我这位堂兄还用剩余的木材为我家打了两只水桶,那木桶箍得非常牢固。堂兄做的活就像他本人一样,敦厚结实,看起来有些笨,实则经久耐用。这在乡村颇得人好感,所以找他做活的人也不断,他因此很快改变了家境,变得殷实起来;而更重要的,他的敦厚实诚,让他在一次出工时赢得主家的赞赏,并主动牵线把小姨妹介绍给了他。不久,这个小姨妹成了我的堂嫂子,一转眼又生儿育女,家道兴旺,把我那受了大半辈子苦的伯母乐得逢人开口即笑。我每次回乡,我这堂兄也欢喜过来聊天,偶尔还站到我家的书架前挑几本书借走。尤其想不到的是,他有一次竟然捧来一册《聊斋志异选注》,问我要不要看,他还老实地承认他不太看得懂;我欢喜地收下了,其实,我也不敢说我每篇都能读懂,虽然我已是一个大学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
    现在,我的这位木工堂兄早已在县城里开了木匠铺,大约他的事业更加兴盛发达了吧!
    我最后一次在家乡见到木匠干活是在我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一座小镇教书。与我搭档的一位同事要结婚了,据说请来一位木匠师傅,打制了一房漂亮的家具,我正准备去欣赏,忽然竟传来那木匠师傅指名想见见我的消息。我很诧异,跑去一看,原来是他,我在初中读书时就认识的一位师兄。他的学习成绩其实不错,也考上了高中,但是那时高考体检严,他因为脖子有点扭着,自以为不会被录取,便自动退学了。我们都为他可惜。几年之后,我几乎把他忘记了,没想到他回乡做了木匠。这次相见彼此都很高兴;再看他的“作品”,果然是那么精致、雅洁,传统与现代风格融合,让人一看就十分喜欢。我们谈了别后的情况,再次令我诧异的是他竟然跟我谈到了写作,仿佛他知道我偶尔喜欢舞文弄墨一样。让我感到尴尬的是,他问到我一个比较生僻的“喆”字,我过去查过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但是这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丙】只得告诉他,我知道台湾作家琼瑶本名“陈喆”,一边暗暗脸红,心里感叹:这个木匠了不得呀!
    “你推动木刨/像驾驶着独木舟/在那平滑的海上/缓缓漂流……”这是诗人顾城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一诗中的诗句,因为他在下乡当知青时,也曾做过木工。确实,劳动神圣,有创造性的劳动更值得赞美!这使我想起吾乡的传说:凡是在外地做工到很晚才回家的人,在夜行途中,只要带有一件他的劳动工具,就可以叫一切鬼物不敢靠近,比如木工,他们常常要走夜路的,如果感觉遇见了污秽之物,把手中的木尺剁剁地或将斧头抡空砍一下,就会叫它们烟消云散!钦哉,连鬼神都不得不敬服神圣的劳动者!
    16.下面是关于文中有关三个木匠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注意用语简洁。(3分)
    A B C
    17. 有同学认为文章标题应该改成“木工与读书的故事”,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18.文中反复提到“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如何理解“创造性”?(3分)

    19.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20.有同学认为文章还写了一位木工,你赞同吗?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提炼观点,结合生活,或记叙或议论,写一篇作文。(60分)
    《伞》早晨,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初三语文答案
    1.偏狭 贯通 坐落 囊括
    2.D
    3.B
    露从今夜白 二十三年弃置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 雪拥蓝关马不前 鸡声茅店月 何事长向别时圆 忧谗畏讥
    在乎山水之间也
    言之成理即可。最佳 B,因为是一次书展之后的感悟,应该体现阅读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其次 A 书本标准化地培养人才,无论何种职业,何种性格,读完书以后全部统一,虽然西装革履,外表非常光鲜,却抹杀了人物个性。选 C 或 D 都过于狭隘,不给分。
    6.(1)A
    (2)《农夫》朴素的语言与艾青诗作的特点比较符合;诗中频繁出现的“土地”一词是诗人艾青笔下的典型意象;表达了对国家民族苦难的忧伤。
    7.范仲淹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得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他认为如果像季札那样少一些朝廷内部的争斗,或许吴国可保长存。
    8.C
    9.A
    10.B
    11.(1)总之,酒若非发霉发芽的谷物(不可),怎么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做?
    (2)大凡(作)酒用药的话,没有不改掉它原本的味道的。
    12.不是非常赞成,从“公名德著天下,何感于此乎?”看出,他认为欧阳修一生名满天下, 晚年不必有此凄凄之感。再引“如湛辈乃当如公言耳”,从旁佐证,欧公不必作常人之叹。 13.略。
    14. 不是。从文章来看,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的发展最多有六七百年历史,李清照是宋朝人,那时尚未产生白酒。 15.可以。材料 3 的观点是饮酒可以让人回归到一种本真的状态,欧阳修“颓然乎其间”恰恰是“与民同乐”的本真状态。
    16.A.娴熟,有创造力,会打带洋味儿的沙发B.父亲去世,被迫退学
    C.和我交流写作,询问生僻字读音17.两可,能自圆其说即可。
    创造性体现在把一块木头变成一件作品,甚至艺术品,这加进了木匠的巧思。这和木匠懂生活,会思考,爱阅读有一点关联。
    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齐红星娴熟的技艺。乙是场面描写,写出匠师们对这门手艺的热爱。
    丙是侧面描写,通过“我”的感受写出对师兄的钦佩与折服。
    还写到顾城,“你推动木刨/像驾驶着独木舟/在那平滑的海上/缓缓漂流……”这是诗人顾城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一诗中的诗句,因为他在下乡当知青时,也曾做过木工。虽然没有实写,但暗含了对木工也是诗人的褒赞。
    作文
    木匠
    文化程度
    辍学原因
    手艺
    阅读故事
    齐红星
    小学毕业
    父亲成为民办教师,家庭困顿
    A
    送我《呐喊》
    我的堂兄
    初中毕业
    B
    为我家打造牢固精良的家具
    送我《聊斋志异选注》
    我的师兄
    高中生
    高考体检严格,自动退学
    打造出漂亮家具
    C

    相关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材料二】,现代文阅读,按要求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共7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直属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直属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填空, 九,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小苏读了甲词与乙词,感慨地说,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