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01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02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密封线内填写个人信息, 晴初霜旦,, 99到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练习试卷
    2021年11月2日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密封线内填写个人信息。
    3.答案一律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金秋十月,初二年级举办了 “赏秋•品秋”的主题活动,请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走进秋日田野
    (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中摘录的一段文字。请阅读文段,完成1-3题。(共6分)
    初秋的一场zhóu□兩,将天空洗得如碧玉般明澈。心随着白云的飘逸,也渐入了秋的意境。
    田野上的万物告别了夏天的zào□热,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和昂扬【甲】黄澄澄的稻谷上,丰满的稻穗在虔诚地鞠着躬;挺拔的高粱,向天空举起燃烧的火把;①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红薯在垄里长得壮壮的,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乙】
    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里,有沉甸甸的内涵。
    我喜欢秋的澄澈、秋的成熟,更喜欢秋的给予。②给予是世间万物最美的品质之一。秋,总会对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无私地奉献出她的所有。
    1 .根据注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口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对文中【甲】【乙】两处标点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破折号【乙】句号 B. 【甲】破折号【乙】省略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省略号
    3.请在划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2分)
    表述有误的是: (填序号)
    修改:

    活动二:踏访秋日山林
    (二)下面是一位同学周末登山后写的一篇周记。请阅读文段,完成4-6题 (共6分)
    有人说秋天是悲凉的,而野三坡的秋天却浓墨重彩,绚丽奔放,像极了陆游所写的:“雨【甲】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乙】。”白草畔在夏天蓊蓊郁郁,现在看上去,恰似被水化开的彩虹糖。沿着山间小路走来,树叶由绿渐变黄变红,一路上满是诗意。
    百里峡清风徐来,沁人的清凉赶走了暑热,绯红的海棠花将山谷装点得更加绚烂。两边是陡峭的山壁,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行走其间让人 (眼花缭乱 流连忘返)。
    满山的野果成熟了,松鼠——野三坡的小精灵,也进入了忙碌的状态,山林里树叶沙沙作响,那不是秋风,是松鼠在储粮。
    4.在文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fēi 眼花缭乱 B. fěi 眼花缭乱
    C. fēi 流连忘返 D. fěi 流连忘返
    5.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上一个字,使上下句对仗工整,最恰当的一 项是(2分)
    A.【甲】打 【乙】黄 B.【甲】打 【乙】红
    C.【甲】侵 【乙】黄 D.【甲】侵 【乙】红
    6.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短语“被水化开的彩虹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

    活动三:品味秋之气韵
    7.下面四个“秋”字,是一位同学从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收集的。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图一是草书,笔势连绵,写出了秋之灵动飞扬。
    B. 图二是楷书,字体方正,写出了秋之端庄秀美。
    C. 图三是行书,体态宽扁,写出了秋之悠远绵长。
    D. 图四是隶书,蚕头雁尾,写出了秋之沉稳厚重。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默写(共6分)
    8. 晴初霜旦, 。(逦道元《三峡》)(1分)
    9.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1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1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分)

    12.曹操在《龟虽寿》中用“ , ”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人感受到一代枭雄的意气风发。(2分)
    (二)阅读《渡荆门送别》和《送灵澈上人》〉,完成13-14题。(共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3,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画线的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
    14.读以上两首送别诗,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请你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达深情的。(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 题。(共8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②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注】①拏(ná),撑(船)。②毳(cuì)衣,裘皮衣服。毳,鸟兽的细毛。③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 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④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解衣欲睡 善解人意 B.湖中人鸟声俱绝 四时俱备
    C.是金陵人,客此 不速之客 D.上下一白 负势竞上
    1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念叨着没有和我一同享受这快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理解:苏轼不愿独自赏月,去找张怀民同赏。“遂”字体现出他的毫不迟疑,可见张怀民是他的知己,是要分享快乐时首先想到的人。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我撑一条小船,裏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理解:冬夜严寒,张岱却一个人撑船去西湖看雪。“独”字写出了张岱的形单影只,也让读者感受到他遗世独立的孤高和傲岸。
    17.古文写景,或丰美,或简淡,往往各得其妙。以上两篇文章中的写景文字都堪称妙绝,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其妙处。(4分)
    答:
    三、 名著阅读(5分)
    18.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说阅读名著对你产生的影响。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共8分)
    【材料一】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自强不息,奋力向前;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有着承载万物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道德。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曹用这句话概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种现象本身就证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坚忍不拔的民族个性。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女蜗补天、羿射九日、 等等,都反映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气概。
    【材料二〕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解释:“ ,正如_ 。其实 。” 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为奥林匹克格言,并在当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材料三】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成功入围男子100米决赛,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在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历史。
    半决赛中,苏炳添在第三小组第四道。发枪前,他揪了揪紧身衣,双手合十,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赛后记者跟他求证手势的意思,他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但是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成,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苏炳添说,自己从9. 99到9.91 (提高0.08秒)用了 3年时间。此后,他又为自己制定接下来的0.01秒的目标,“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由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
    为此,他保持严格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坚持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在32岁还保持在巅峰状态。就是为了能不断实现“进步一点点”。
    19.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入符合要求的故事名称。(2分) 答:
    20.依据上下文,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处恰当的-项是(3分)
    ①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②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③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A.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1.阅读【材料三】,说说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同前两则材料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有什么联系。(3分)
    答:
    (二)阅读《我有过这样的老师》,完成22-24题。(共12分)
    我有过这样的老师
    陈志华
    ①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8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从尸体堆里逃生,又从日本侵略者细菌战造成的肺鼠疫大流行中幸存下来。我们年纪小,不懂事,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
    ②我一生都敬仰他们,包括常常要批评我不肯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您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我们仓卒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女音乐老师紧紧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裹。
    ③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担当着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简单地说,他们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都住在祠堂里或者庙宇里,宿舍没有门也没有窗,山区冬季很冷,天天晚上,身为级任导师的语文老师都要来查铺,摸摸我们的手脚,拂去被面上的一层积雪,掖紧被角。春天雨多,偶然出太阳了,便来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我们自己种菜、砍柴,到山上背来竹子搭房子。农民收了稻子之后,我们把地租来,在禾兜下挖一锄头,塞几粒豆子进去,抓上一把草木灰,天冷之前能收一茬豆子。级任导师,也就是语文老师,总和我们一起劳作。
    ④有两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浙赣铁路,占领了金华,向丽水进逼。老师们带着我们“逃难”,到了碧湖,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不能船渡。我们几百个学生停在江边。这时候有很多很多中国军队也被阻在渡口。忽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路。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遗憾的是,受到这样的惊吓,我们有些同学在以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情绪不正常,时时会顶撞老师。后来回忆起来,我就想,不知有没有伤了老师的心。
    ⑤另一件事是,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浙江南部放过肺鼠疫菌,造成严重的疫情。我们学校在景宁,紧靠疫区边缘,大家提心吊胆。有一天下午,我们下地给白菜施肥、松土,当晚很累,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紧挨在我右侧的同学——我们的劳动组长,竟莫明其妙地死在了地铺上。那时根本没有医生,大家只好猜测他死于鼠疫。鼠疫的传染非常厉害,惟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把尸体烧掉,又把我隔离起来。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时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搂住我,一起哭。
    ⑥老实说,60年前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楚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
    ⑦关于语文课上的情况,我只记得一些事儿。既然60年没有忘记,就是不应该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了。
    ⑧那也是在景宁,我们的学校“撤退”过去,请了当地一位前清举人当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同学少年,不明白道理,笑他迂腐。可是他的授课终于镇住了我们的调皮。那时候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定,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我们动手抄下来。开学第一堂课,他也是穿戴整齐,走进教室门,庄重地看了我们一眼,缓缓转身,用非常漂亮的大字,在黑板上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然后,低沉地朗诵起来。我们虽然还小,但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辞别父母,颠沛流离,饱尽苦难,心头郁积着仇恨和悲愤。这首诗我们以前学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地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以后我们陆续又学了“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的许多诗。对祖国,对同胞刻骨铭心的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根,哪怕天崩地裂,哪怕海枯石烂,决不能动摇。
    (有删改)
    22.文章③-⑤段,作者深情回忆了课堂之外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请阅读相关文字,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学生
    老师
    住在祠堂或庙宇
    给我们掖被角、煮衣服杀虱子,和我们一起劳作
    在轰炸中逃难

    因疫情被隔离

    23.文章第⑧段写到的语文老师,一定让你印象深刻。请结合老师课堂内外的表现,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分)
    答:
    24.文章题目“我有过这样的老师”,以平实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五、 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们的一生,其实从不会真正孤单。回望一路走来的岁月,一定有一个我和他(她)或者它的美丽故事,让我们铭记、珍惜,也许如今,你仍然沉浸其中。请以“我和我的 (可以是一座城市,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为题目, 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请以“暮色四合,大地一片沉寂……”为开头,用上“秋天、森林、月亮”这三个词语,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600-800 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练习
    2021年11月2日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密封线内填写个人信息。
    3.答案一律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金秋十月,初二年级举办了 “赏秋•品秋”的主题活动,请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走进秋日田野
    (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中摘录的一段文字。请阅读文段,完成1-3题。(共6分)
    初秋的一场zhóu□兩,将天空洗得如碧玉般明澈。心随着白云的飘逸,也渐入了秋的意境。
    田野上的万物告别了夏天的zào□热,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和昂扬【甲】黄澄澄的稻谷上,丰满的稻穗在虔诚地鞠着躬;挺拔的高粱,向天空举起燃烧的火把;①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红薯在垄里长得壮壮的,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乙】
    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里,有沉甸甸的内涵。
    我喜欢秋的澄澈、秋的成熟,更喜欢秋的给予。②给予是世间万物最美的品质之一。秋,总会对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无私地奉献出她的所有。
    1 .根据注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口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对文中【甲】【乙】两处标点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破折号【乙】句号 B. 【甲】破折号【乙】省略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省略号
    3.请在划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2分)
    表述有误的是: (填序号)
    修改: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zhòu雨”写作“骤雨”,“zào热”写作“燥热”。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甲处,“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和昂扬”对下文内容有提示作用,应使用冒号。乙处,结合“田野上的万物告别了夏天的zào热”可知,“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之后还有许多景象,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应使用省略号。
    故选:D。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有错误,该句的主语是“花生”,是施动者,“地表”是受动者,应在“地表”前面加上“把”或“将”字。
    【解答】答案:
    (1)骤    燥
    (2)D
    (3)第①句有错误,应改为: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将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活动二:踏访秋日山林
    (二)下面是一位同学周末登山后写的一篇周记。请阅读文段,完成4-6题 (共6分)
    有人说秋天是悲凉的,而野三坡的秋天却浓墨重彩,绚丽奔放,像极了陆游所写的:“雨【甲】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乙】。”白草畔在夏天蓊蓊郁郁,现在看上去,恰似被水化开的彩虹糖。沿着山间小路走来,树叶由绿渐变黄变红,一路上满是诗意。
    百里峡清风徐来,沁人的清凉赶走了暑热,绯红的海棠花将山谷装点得更加绚烂。两边是陡峭的山壁,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行走其间让人 (眼花缭乱 流连忘返)。
    满山的野果成熟了,松鼠——野三坡的小精灵,也进入了忙碌的状态,山林里树叶沙沙作响,那不是秋风,是松鼠在储粮。
    4.在文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fēi 眼花缭乱 B. fěi 眼花缭乱
    C. fēi 流连忘返 D. fěi 流连忘返
    5.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上一个字,使上下句对仗工整,最恰当的一 项是(2分)
    A.【甲】打 【乙】黄 B.【甲】打 【乙】红
    C.【甲】侵 【乙】黄 D.【甲】侵 【乙】红
    6.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短语“被水化开的彩虹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和补充词语的能力。“绯红”读作fēi hóng。结合“沁人的清凉赶走了暑热,绯红的海棠花将山谷装点得更加绚烂。两边是陡峭的山壁,脚下是潺潺的流水”的语境可知,这里主要强调百里峡秋天的景色给游人美好的感受,让人流连忘返。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句积累能力。秋雨不及夏雨猛烈,“打”字表示的力度大,“侵”字表示的力度柔和,因此甲处应使用“侵”。据此可排除AB两项。再结合上下文“而野三坡的秋天却浓墨重彩,绚丽奔放”“被水化开的彩虹糖”等语句,以及对该诗内容的了解可知,乙处应填写“红”。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野三坡的秋天却浓墨重彩,绚丽奔放”“沿着山间小路走来,树叶由绿渐变黄变红,一路上满是诗意”等语句可知,画线短语的意思是野三坡的森林染上了秋色,红、黄、绿多种颜色深浅不一,丰富多彩,交相错杂。
    【解答】答案:
    (1)C
    (2)D
    (3)野三坡的森林染上了秋色,红、黄、绿多种颜色深浅不一,丰富多彩,交相错杂。
    【点评】学习语文要注重经典诗文名句的积累,多读多背,准确书写。
    活动三:品味秋之气韵
    7.下面四个“秋”字,是一位同学从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收集的。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图一是草书,笔势连绵,写出了秋之灵动飞扬。
    B.图二是楷书,字体方正,写出了秋之端庄秀美。
    C.图三是行书,体态宽扁,写出了秋之悠远绵长。
    D.图四是隶书,蚕头雁尾,写出了秋之沉稳厚重。
    【分析】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解答时结合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的特点来解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体态宽扁是隶书的特点。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熟知各种字体的特点,并学会赏析、鉴别。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默写(共6分)
    8. 晴初霜旦, 。(逦道元《三峡》)(1分)
    9.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1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1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分)
    12.曹操在《龟虽寿》中用“ , ”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人感受到一代枭雄的意气风发。(2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林寒涧肃
    (2)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写法)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注意“骥”的写法)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渡荆门送别》和《送灵澈上人》〉,完成13-14题。(共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3.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画线的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
    14.读以上两首送别诗,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请你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达深情的。(4分)
    答:
    【分析】《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送灵澈上人》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
    【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描绘画面时应有月亮像明镜一样,云彩结成海市蜃楼的字眼。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渡荆门送别》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解答时要读懂句子。《送灵澈上人》有夕阳、青山、荷笠者等意象,描写送别的场景,景中也寓之以情。“独”的意思是独自,这里指的是诗人看着朋友自己独自一人向远方走去,渐渐地消失在远方从中,可见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答案:
    (1)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江上云霞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2)前者“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后者情感寓于写景之中,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营造了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落寞的心情。
    译文:
    渡荆门送别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送灵澈上人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 题。(共8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②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注】①拏(ná),撑(船)。②毳(cuì)衣,裘皮衣服。毳,鸟兽的细毛。③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 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④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解衣欲睡 善解人意 B.湖中人鸟声俱绝 四时俱备
    C.是金陵人,客此 不速之客 D.上下一白 负势竞上
    1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念叨着没有和我一同享受这快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理解:苏轼不愿独自赏月,去找张怀民同赏。“遂”字体现出他的毫不迟疑,可见张怀民是他的知己,是要分享快乐时首先想到的人。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我撑一条小船,裏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理解:冬夜严寒,张岱却一个人撑船去西湖看雪。“独”字写出了张岱的形单影只,也让读者感受到他遗世独立的孤高和傲岸。
    17.古文写景,或丰美,或简淡,往往各得其妙。以上两篇文章中的写景文字都堪称妙绝,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其妙处。(4分)
    答: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来,(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对比作答。
    A.不同,解衣欲睡,译句: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解:解开。善解人意,译句: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解:理解。
    B.相同,湖中人鸟声俱绝,译句: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俱:全,都。四时俱备,译句:四季都有。俱:全,都。
    C.不同,是金陵人,客此,译句: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不速之客,译句:未经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客:客人。
    D.不同,上下一白,译句:上下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上:天上。负势竞上,译句: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上:向上。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有误,“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写出了张岱不是一人去赏雪,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与之为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单。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写法的赏析。甲文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乙文写景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一幅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同时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在描写手法上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
    答案:
    (1)B
    (2)B
    (3)甲文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乙文写景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一幅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运用白描手法,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三:名著阅读(5分)
    18.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说阅读名著对你产生的影响。
    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解答此题要围绕名著内容及主题展开论述。首先要选出相应的名著,再次要写出其具体内容,最后要谈一谈对自己的影响。最后注意100这左右的字数要求。
    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人的成长历程和优秀品质的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最后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变成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保尔的成长经历启示着我,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共8分)
    【材料一】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自强不息,奋力向前;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有着承载万物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道德。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曹用这句话概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种现象本身就证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坚忍不拔的民族个性。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女蜗补天、羿射九日、 等等,都反映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气概。
    【材料二〕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解释:“ ,正如_ 。其实 。” 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为奥林匹克格言,并在当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材料三】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成功入围男子100米决赛,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在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历史。
    半决赛中,苏炳添在第三小组第四道。发枪前,他揪了揪紧身衣,双手合十,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赛后记者跟他求证手势的意思,他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但是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成,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苏炳添说,自己从9. 99到9.91 (提高0.08秒)用了 3年时间。此后,他又为自己制定接下来的0.01秒的目标,“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由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
    为此,他保持严格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坚持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在32岁还保持在巅峰状态。就是为了能不断实现“进步一点点”。
    19.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入符合要求的故事名称。(2分) 答:
    20.依据上下文,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处恰当的-项是(3分)
    ①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②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③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A.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1.阅读【材料三】,说说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同前两则材料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有什么联系。(3分)
    答:
    【分析】本题为“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神话故事的积累,第二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第三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
    【解答】(1)只要写出的答案是古代神话,且都反映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气概即可。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
    (2)所填句子要与语境内容契合,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首先是“参与”,然后是“奋斗”,最后是”拼搏“。
    故选:B。
    (3)“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成,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与奥林匹克精神“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是一致的。
    答案:
    (1)示例:夸父逐日、愚公移山
    (2)B
    (3)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同时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的最好注解。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我有过这样的老师》,完成22-24题。(共12分)
    我有过这样的老师
    陈志华
    ①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8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从尸体堆里逃生,又从日本侵略者细菌战造成的肺鼠疫大流行中幸存下来。我们年纪小,不懂事,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
    ②我一生都敬仰他们,包括常常要批评我不肯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您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我们仓卒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女音乐老师紧紧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裹。
    ③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担当着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简单地说,他们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都住在祠堂里或者庙宇里,宿舍没有门也没有窗,山区冬季很冷,天天晚上,身为级任导师的语文老师都要来查铺,摸摸我们的手脚,拂去被面上的一层积雪,掖紧被角。春天雨多,偶然出太阳了,便来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我们自己种菜、砍柴,到山上背来竹子搭房子。农民收了稻子之后,我们把地租来,在禾兜下挖一锄头,塞几粒豆子进去,抓上一把草木灰,天冷之前能收一茬豆子。级任导师,也就是语文老师,总和我们一起劳作。
    ④有两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浙赣铁路,占领了金华,向丽水进逼。老师们带着我们“逃难”,到了碧湖,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不能船渡。我们几百个学生停在江边。这时候有很多很多中国军队也被阻在渡口。忽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路。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遗憾的是,受到这样的惊吓,我们有些同学在以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情绪不正常,时时会顶撞老师。后来回忆起来,我就想,不知有没有伤了老师的心。
    ⑤另一件事是,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浙江南部放过肺鼠疫菌,造成严重的疫情。我们学校在景宁,紧靠疫区边缘,大家提心吊胆。有一天下午,我们下地给白菜施肥、松土,当晚很累,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紧挨在我右侧的同学——我们的劳动组长,竟莫明其妙地死在了地铺上。那时根本没有医生,大家只好猜测他死于鼠疫。鼠疫的传染非常厉害,惟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把尸体烧掉,又把我隔离起来。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时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搂住我,一起哭。
    ⑥老实说,60年前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楚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
    ⑦关于语文课上的情况,我只记得一些事儿。既然60年没有忘记,就是不应该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了。
    ⑧那也是在景宁,我们的学校“撤退”过去,请了当地一位前清举人当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同学少年,不明白道理,笑他迂腐。可是他的授课终于镇住了我们的调皮。那时候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定,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我们动手抄下来。开学第一堂课,他也是穿戴整齐,走进教室门,庄重地看了我们一眼,缓缓转身,用非常漂亮的大字,在黑板上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然后,低沉地朗诵起来。我们虽然还小,但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辞别父母,颠沛流离,饱尽苦难,心头郁积着仇恨和悲愤。这首诗我们以前学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地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以后我们陆续又学了“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的许多诗。对祖国,对同胞刻骨铭心的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根,哪怕天崩地裂,哪怕海枯石烂,决不能动摇。
    (有删改)
    22.文章③-⑤段,作者深情回忆了课堂之外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请阅读相关文字,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学生
    老师
    住在祠堂或庙宇
    给我们掖被角、煮衣服杀虱子,和我们一起劳作
    在轰炸中逃难

    因疫情被隔离

    23.文章第⑧段写到的语文老师,一定让你印象深刻。请结合老师课堂内外的表现,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分)
    答:
    24.文章题目“我有过这样的老师”,以平实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了在自己学习生涯,遇到的几位老师,深情回忆了课堂之外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结合“忽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路。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可以概括出: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结合“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时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搂住我,一起哭”可以概括出:老师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给“我”送饭。
    (2)本题考查对人物的把握。结合文中“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可以看出老师勇敢;结合“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可以看出老师教学水平很高;结合“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可以看出老师很有责任心;结合“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可以看出老师坚韧;结合“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可以看出老师很有爱心;结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可以看出老师非常爱国。据此可以整理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我有过这样的老师”,平实的语言流露出珍视、自豪、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同时他们让我们对祖国,对同胞刻骨铭心的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在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根。“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据此即可作答。
    答案:
    (1)①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②老师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给“我”送饭。
    (2)勇敢、教学水平很高、有责任心、有爱心、非常爱国。
    (3)“我有过这样的老师”,语言平实,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对祖国的热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样的老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们的一生,其实从不会真正孤单。回望一路走来的岁月,一定有一个我和他(她)或者它的美丽故事,让我们铭记、珍惜,也许如今,你仍然沉浸其中。请以“我和我的 (可以是一座城市,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为题目, 写一篇作文。
    【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提示的补题选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我和我的                 ”适合写成记叙文。构思行文时,应切实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首先,要合理补题。合理补题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为了避免因补题不当而导致的内容虚假、素材撞车、难以下笔等现象,补题时必须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要避生就熟--即优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亲人”“老师”“同学”“宠物”等,以保证真实、具体;二是要熟中求新--即优先选择那些比较有新意的内容来写,如“选择”“性格”“心里话”“梦想”等,以使文章给人以足够的新鲜感;三是要小处落笔--即以小见大,以实写虚,这样容易下笔,且言之有物。其次,既要把“我的                 ”的具体内容写具体、写详细,又要把所补充的内容与“我”的关联写清楚、写充分。例如将作文标题补充为“我和我的选择”,那么不仅要把“我的选择是什么”具体地写出来,还要把“我”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理由交代清楚。对“我的            ”的具体内容的叙写与介绍是写作的重点,要做到具体细致,泼墨如水;而对“为什么”的阐述则应该少而精,点到为止,惜墨如金。
    【解答】我和我的祖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和我的祖国》。
      每当站在操场上,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我的心底便涌起一股热流,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位位先烈的身影:谭嗣同,面对清廷的屠刀毅然选择“向天笑”;张自忠,在日寇的重重包围下,视死如归,血战到底;董存瑞,为了炸毁敌人的碉堡,用自己的身躯当作炸药包的支架;邱少云,在熊熊烈火的焚烧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些为国捐躯的先烈,永远让我们缅怀!
        如今,祖国在日益向强大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我就亲眼见证了这一点。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经过的路上全都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走这条路时都要加倍小心,如果稍一不留心,就有可能被绊一脚。外婆拉着我,总是说:“唉……这地方就这样了……你要小心一点啊。”垃圾也是随地可见的东西,这里一个快餐盒,那里又是一张餐巾纸;这里一个空易拉罐,那里又是一个塑料袋;这里一张小广告,那里又是一个空包装袋……这里不仅环境不整洁、路高低不平,交通还不便捷,做个车常常要走上几站路。
          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听外公说,以前妈妈过十岁生日时,家里没有一样电器,当时还是3个舅舅凑钱买了一台10元的收音机。而现在呢,在我过十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家的电器已经有富余,瞧,我们亲爱的祖国,正在进步着。
          现在每天上学时,我仍旧经过那条路,可是,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高低不平的路变成了平坦宽广的马路,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公交车站走几十步就能到,这里还造起了“中环线”,这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祖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发达。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祖国也一直和我一起成长进步着!从我幼儿园到初中,这十几年的时间,祖国就变化如此巨大,我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自豪!我想,祖国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人们会越来越富裕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演讲稿。演讲稿以身边一条路的变迁为主体,以小见大,反映了祖国发展的飞速。文章由缅怀先烈引出热爱祖国的主题,很自然贴切。本文通过身边事反映大主题,比起空洞的说教,要令人信服得多。
    题目二:请以“暮色四合,大地一片沉寂……”为开头,用上“秋天、森林、月亮”这三个词语,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600-800 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本文是想象情境作文,开头已经给设置了一个情境:暮色四合,大地一片沉寂……要求写一个故事,即要有人物、有情节。并且要用上“秋天、森林、月亮”这三个词语。故事要求发生在秋天,所以文章必须有关于秋天的环境描写,从而为故事设置舞台,渲染气氛。这样的场景下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是要考虑的问题。可以从景色描写入手,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我们想象出来的内容就是具体的事件。在所记叙的事件中要突出细节描写,使想象的内容合理且具有波澜、生动,使所记之事与所抒之情要吻合,理从事来,情在事中,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解答】秋天的故事       暮色四合,大地一片沉寂……
           奶奶躺在小院的凉椅上,闭着眼,皎洁的月亮似在与她作伴,大蒲扇颠得奶奶荡悠悠的。
    “奶奶,我嗓子又发炎了,疼。”我无心打破静谧,但疼痛却无可忍受。
             老人并未睁眼,躺椅依旧颠儿颠儿的:“囡囡没事的,赶明儿我给你摘点枇杷叶吧。”
             枇杷叶,我心中猛地一紧。这话、这叶,我都无比熟悉,但说话的人却已不再是他了。以前说这话的是爷爷,现在他不在了,说这话的是奶奶。一样的乡音,一样的腔调,一样的话语,我的心突然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空荡荡的,陡然下沉,酸涩一下子涌了上来,不可遏止。
           乡间的早晨来得急。似乎是刚下过雨,砖瓦似又深了一轮,冷清的空气也并不寒冷,甜丝丝的味道钻入鼻腔,袅袅炊烟笼罩着乌色屋檐,宛如人间仙境。
          土灶台上烟雾燎绕,白墙熏得暗黄。熟悉的身影灵活穿梭于土灶台之间,薄烟薄雾朦胧如初。旁边安静地立着一篮枇杷叶,硬邦邦的。叶脉的沟壑层层叠叠遍布整片叶子,初秋的露水附在上头,浑圆饱满,撑饱了肚子,慢慢地滴下。奶奶回头舀水,看见我站在晨曦中,笑了:“囡囡今天起好早,去椅子上坐着,枇杷水马上就好。烟大,赶紧出去。”
           我趴在桌子上,一股热气熏着我毫无血色的脸,奶奶烫得直搓手,还不忘招呼我快吃。我轻吁一口,只觉入口微苦,稍涩,过了一会口腔回甜,有淡淡的香,有草本植物的清凉,抹去我喉咙的干痛。我咂了咂嘴,奶奶急切地问我:“苦吗?枇杷叶老了点,还行吗?”我点头。面前的老人顿时笑开了,一轮两轮的皱纹里填满了阳光,微眯的眼睛里闪烁着慈祥的光。我端起碗一饮而尽,草药的微苦如洪水猛兽般凶猛,涩涩的,隐隐的甘甜跳跃在舌尖,不突出,刚刚好,仔细回味,似乎还尝得露水的清凉、空气的甜香、泥土的芬芳。饮尽,精致的青花瓷跃然碗底。
           她似乎与我记忆里某个身影重叠,他也曾在每年秋天的这个时候到村边的森林主动给我采枇杷叶,但我从未知道,枇杷水的制作需要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只朦胧地记得,每一个带有乡间露水的早晨,他都轻轻拍我的头,柔声说:“囡囡,快起床,枇杷水好了,起来喝吧。”他知道我喉咙疼不想说话,总是默默为我做好一切,等着我喝。我已习惯他的照顾,他笑着,眼底的皱纹泛上来,骨节粗大的手握住我的小手,暖意一点点包裹着我,祖孙俩一老一少坐在小竹凳上,在升腾的白气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午后。他的样子在我心中交错、流转、进发!好像他从未离开过我。
           凝眸外望,屋外飘起细雨,檐上的水珠系成水帘,落下来,打在青石阶上,激起不小的水花。
           秋天的故事里,有枇杷水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点评】“秋天”之所以充满爱,充满温暖,是因为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碗枇杷水,串起了两个人的故事。一碗枇杷水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与时间才能熬成啊,当枇杷水熬成后当那淡淡的枇杷香留在口腔时,作者猛然想起来爷爷,想起了从前也是这般忙碌和勤劳的爷爷,不禁感慨万千。时光匆匆,还好有爱,还好有这么多温暖的回忆。文章开头提到秋天的味道,文中以枇杷水的味道代表了秋天的味道,象征了爱的味道,寓意深刻。结尾把三者联系在一起,点明主题,自己总结全文。


    相关试卷

    北京市八十中2021-2022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八十中2021-2022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诗歌鉴赏,课内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