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提升(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108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提升(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108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提升(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108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提升(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寒冷冬天的早晨,思雨同学从家里到学校后,发现头发上有白花花的霜;进入教室后,过一会儿头发变湿了。这里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汽化 B.凝华、熔化 C.凝华、升华 D.凝固、液化
2.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将白糖加入水中制成糖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B.将山楂蘸上糖浆制成冰糖葫芦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C.利用高温蒸气蒸馒头的过程利用了液化吸热
D.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液化放热的缘故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过一会儿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D.夏季从冰箱取出的饮料瓶表面过一会儿有水珠出现是液化现象
4.以下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2℃ D.泰州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5.重庆春秋两季不明显,冬夏的气候特点十分凸出,钟灵毓秀的重庆,有着各种景色。下列关于重庆美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金佛山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圣灯山的霜打枫叶——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仙女山上的云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巫溪县的阴条岭上冰雪——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6.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四周飘着“白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凌消融 B.花瓣上的露珠 C.雪的形成 D.霜打枝头
7.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新材料,在200℃开始熔化,300℃都还没有熔化完。能反映该材料熔化特点的图是( )
A. B. C. D.
8.下列发生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9.冬季常吃的火锅中经常加入“冻豆腐”,原本光滑细嫩的鲜豆腐,经过冷冻和解冻,豆腐中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是因为豆腐中的水(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凝华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凝固,后升华
10.小明和父母到山区游玩,发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挂了很多装液体的塑料袋或塑料桶,每个塑料袋或塑料桶通过细管连到地下,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给果树施肥,防止肥分流失
B.给果树施药,防止污染环境
C.给果树浇水,防止水分蒸发
D.给果树喷水,防止树温过高
11.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实验l: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
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汽化后体积会膨胀
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
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
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 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
13.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4.物理实验课上,小梅同学在玻璃杯中倒入左右的温水,将体温计和寒暑表插入杯中,待示数稳定后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当水温下降到室温,电风扇停止工作后,将寒暑表从水中取出,其示数将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15.(1)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这是由于干冰 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入的。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_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 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
16.请根据以下现象,在空栏中填写相应的物理知识。
| 现象 | 物理知识 |
1 | 堆在外面的雪人,没有看到融化,但是雪人却逐渐变小 | ________ |
2 | 水中的“蓝天白云” | ________ |
17.小阳在学习升华与凝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看到老师做了演示实验,把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管放在温度约为的热水中,可以看到碘升华管中有紫色的气体产生。小阳想:为什么不把碘升华管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上直接加热?如图所示。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是,由此分析可知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把碘升华管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直接加热;用热水加热是为了使碘不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18.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
A.-10~110℃ B.35~42℃° C.-20~50℃ D.0~50℃
(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___________;
(2)若要来测量南京气温应选___________;
(3)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
19.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_______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四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__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无锡和哈尔滨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无锡此时温度为__℃;哈尔滨此时温度为__℃;(C)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
2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热。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B
7.B
8.A
9.C
10.C
11.D
12.B
13.B
14.不变 先减小后增大
15.升华 吸热 水蒸气 凝华
16.升华 光的反射
17.不能 熔化
18.A C 热胀冷缩 36.6
19.吸收 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20.热胀冷缩 19 -7 36.6
21.汽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熔化 吸
初中粤沪版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