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听说过细胞吗?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观察到细胞?
A、洋葱表皮标本的制作。B、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实验器材: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方法: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取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然后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切片。
制作显微镜装片,具体方法如下: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3、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4、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即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5、用滴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水。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上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描述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它像长方形的格子,或者说像砖墙等等。
其中的黑点是细胞核,右下是一个液泡。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2、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4、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当堂检测题 填一填
当堂检测题二、填空。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 #)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3、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注意要平展开。4、再把(盖玻片)倾斜地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气泡)。5、最后用(滴管)取几滴(碘酒),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三、判断题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 )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3、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的亮度。( )4、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 )
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标本必须又薄又透明。( )6、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视野更大。( )7、使用显微镜时,调节载物台下面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四、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不变 C、越小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图像偏上,使图像居中的方法是( )A、将玻片上移 B、将玻片下移 C、移动物镜调节
3、使用显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时,眼睛必须看着(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4、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取下洋葱表皮后,要经过以下步骤,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A.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B.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C.将盖玻片从上面直接盖到标本上D.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A、左眼观察,右眼看画图 B、右眼观察,左眼看画图 C、闭上左眼右眼观察 D、闭上右眼左眼观察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0页。
小学教科版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课件ppt、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背景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调节旋钮,反光镜,载物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