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2886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2886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2886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政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 一、单选题 |
1.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的正确选项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2.在奴隶社会存在着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形成了奴隶制国家。这说明奴隶制国家( )
①是协调阶级矛盾的机构
②是对奴隶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③是阶级压迫的暴力机关
④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
A.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是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的进步 D.出现了剥削,因而是历史的进步
4.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体劳动的盛行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 D.贫富分化的出现
5.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
A.奴隶和奴隶主 B.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D.氏族贵族和战俘
6.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 )
①在分配形式上的剥削程度是否在降低
②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③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经济基础是否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剥削代替了平等,专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压迫剥削背后,人类社会向前走了一大步。这一大步体现在( )
①私有制的确立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奴隶主阶级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④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下列选项中关于封建统治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剥削②政治压迫③思想钳制④自由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是( )
A.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服徭役 B.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度森严
C.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D.地主阶级占有所有的土地
10.唐诗《悯农》中描述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地,农夫犹饿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沉重剥削
C.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D.农民技术落后,生产无积极性
11.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 )
A.剥削的基础相同 B.剥削的形式相同
C.剥削的本质相同 D.剥削的程度相同
1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C.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开始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13.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迹斑斑的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奴役、对亚洲进行的鸦片贸易等罪恶的历史事实说明了( )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就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15世纪后,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使用暴力,拆毁农民的房屋,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将农民的耕地圈围起来;对外抢劫金银,贩卖黑人,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这些罪恶行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
①提供了大批雇佣劳动者②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提供了大量的货币财富④提供了必要的国际环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使劳动力成为买卖的商品
④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大量货币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必备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 二、课内填空 |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17.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________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18.在封建社会,封建________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19.生产________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20.资本主义终究要被________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辨析题 |
21. 幸福指数,又可称“幸福感指数”,幸福指数的高低,是由社会民众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决定的。有人说封建社会实行等级制度,封建社会人分三六九等,封建社会幸福指数最低。
有人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试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B
【详解】
B: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B符合题意。
ACD:其余选项对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均错误,ACD排除。
故本题选B。
2.C
【详解】
①: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因此,奴隶制国家并不是协调阶级矛盾的机构,①错误。
②③:奴隶制国家是对奴隶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阶级压迫的暴力机关,②③正确。
④: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进而形成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并未脱离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C
【详解】
C: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得以发展,城市更加繁荣,是历史的进步,C正确。
AB: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虽然产生了阶级,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AB排除。
D: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是看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虽然奴隶社会存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奴隶制的建立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奴隶社会出现了剥削因而是历史的进步,D排除。
故本题选C。
4.B
【详解】
AB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
故本题选B。
5.B
【详解】
ACD: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ACD不符合题意。
B: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B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C
【详解】
①:在分配形式上的剥削程度是否在降低不是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的标准,①错误。
②③: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③符合题意。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7.B
【详解】
②④: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剥削代替了平等,专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压迫剥削背后,人类社会向前走了一大步。这一大步体现在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②④符合题意。
①: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人类才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观点错误。
③:该选项强调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不是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表现,③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点睛】
8.A
【详解】
①②③: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对农民进行剥削,凭借权力对农民进行政治压迫,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①②③正确。
④:封建生产关系并不是自由平等关系,④排除。
故本题选A。
9.B
【详解】
A: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服徭役,这是生产关系的范畴,A观点不符合题意。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是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度森严,B观点符合题意。
C: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统治,地主阶级还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C观点不符合题意。
D:地主阶级收取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这是生产关系的范畴,D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A
【详解】
AB:唐诗《悯农》中描述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地,农夫犹饿死”,体现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沉重剥削,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A符合题意,B排除。
C: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C错误。
D:农民技术落后不是农民受地主剥削的原因,D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11.C
【详解】
ABCD:奴隶社会的剥削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封建社会的剥削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者的相同点是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即剥削的本质相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社会剥削的基础、形和程度都不尽相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
A:17世纪--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和巩固,A不符合题意。
B: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B符合题意。
C: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殖民扩展和掠夺开始,C不符合题意。
D: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确立,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C
【详解】
①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④符合题意。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但并不是唯一源泉,②说法错误。
③:生产力決定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內部萌生出来,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D
【详解】
①③: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将农民的耕地圈围起来;对外抢劫金银,贩卖黑人,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雇佣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货币财富,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题干中资产阶级的做法并不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国际环境,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15.D
【详解】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但不占有劳动者,①错误。
②③: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是雇佣关系,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使劳动力成为买卖的商品,②③符合题意。
④: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的人和大量货币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16.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详解】
略
17.文明时代
【详解】
略
【点睛】
18.土地所有制
【详解】
略
【点睛】
19.相对过剩
【详解】
略
【点睛】
20.社会主义
【详解】
略
【点睛】
21.①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标准就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②在奴隶社会后期,由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再加上奴隶主庄园的普遍衰落,从而使得奴隶制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国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农民饱尝其苦,但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农民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有少量自己的土地,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生产;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大部分作为地租缴纳给地主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使封建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
【分析】
本题以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对比为话题设置情境,主要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究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评析“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这一观点。首先判断此观点是错误的,再结合课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从判断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即可。
【点睛】
单向型辨析题特点:
题目中一种观点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或是公认的真理,即观点完全正确;另一种观点与客观规律或事实完全背道而驰,即观点完全错误。解题方法: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说明观点正确或科学性理由,接着得出结论;观点完全错误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说明观点不科学之处的理由和原因,然后提出正确的观点。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含解析docx、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