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1月学分认定考试(期中)试题地理及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1月学分认定考试(期中)试题地理及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上图中的X处即为,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1月学分认定考试(期中)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织女星被称为“夏夜的女王”,是夏季夜空著名的亮星,它距地球约25.3光年(银河系半径约为5万光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织女星是( )
A.行星 B.恒星 C.星云 D.彗星
2.织女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行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纬度
64°N
50°N
40°N
30°N
20°N
0°N
可能总辐射量(W/m2)
139.3
169. 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量(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3.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4.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的恰当时段于黄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千米高度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6.和陆地航天发射相比,海上航天发射的优势有( )
①发射更加灵活、经济②配套设施和补给压力较小③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低④火箭弹道沿线更加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8.上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外核交界
2017年4月20日晚,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两天后到达离地面380km的天宫二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大气质量约80%都在a层
B.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
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10.下列是“太空快递”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道理的是( )
A.我晕,越来越缺氧
B.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
C.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
D.我要飞得更高,离地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地层①~④动物经历地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15.有关断层和地表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如华山北坡大陡崖
B.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C.水库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D.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不会对原有地貌造成影响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流水沉积 D.丁——断裂下陷
17.“五岳独尊”的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下面是四幅景观素描图,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9.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
A.下游泥滩 B.中游凸岸 C.上游凹岸 D.入海口处
21.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
A.风蚀蘑菇 B.移动沙丘 C.冲积扇 D.花岗岩风化球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2016年我国在贵州黔南成功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直径达500米。FAST台址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附近5公里范围没有任何乡镇,25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小县城,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理想之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
A.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B.石灰岩溶洞坍塌形成的天坑
C.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盆 D.古代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
25.“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④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左为山东寿光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棚顶是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大棚。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6.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表示地面辐射
27.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优点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强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8.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主要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9.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3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2.“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3.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34.下图符合实验模拟的原理的是
A. B.
C. D.
唐代诗人李商隐途径巴蜀之地,晚上居住在“巴山”时,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5.下列有关当晚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图示空气环流呈逆时针
②图示空气环流呈顺时针
③诗人李商隐住在山谷
④诗人李商隐住在山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6.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巴山多夜雨”最相似的是( )
A.迎风坡多地形雨 B.城市“雨岛效应”
C.台风带来狂风暴雨 D.冷暖空气相遇成云致雨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7.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
A.只有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来源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38.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下图为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9.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40.丁的风向是(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41.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左图)”和“地貌景观素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从地质构造上看,①为____;从地貌上看,①为____,形成原因是____。
(2)左图中,____处(填序号)为良好的储油构造,____处(填序号)适宜建隧道,原因是____。
(3)左图中,a处河段常形成____型河谷,主要原因是____作用。
(4)左图中乙处地貌对应右图中的____。(填字母)
(5)右图中B地貌的成因是____作用,E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作用。
42.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____,E____,H____。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哪一环节有关____。(填字母)
(3)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____(填字母),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4)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根据上图分析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____。
43.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2)甲、乙两地受热的是____;甲、乙两地容易形成降水的是____。
(3)用“→”完成图中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
(4)若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白天或夜间);甲、乙两地间吹____(海风/陆风)。
(5)若此热力环流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简析此环流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分析】
1.
织女星被称为“夏夜的女王”,是夏季夜空著名的亮星,根据天体分类,织女星为类似于太阳的恒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由题可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5.3光年,银河系半径约为5万光年,所以织女星为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的一颗恒星,属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恒星自身会发光放热,夜空中用肉眼看到的大多数为恒星。
3.A
4.B
【解析】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对;其余选项排除。
4.赤道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B对。其余选项排除。
5.D
6.C
【解析】
5.
航天器导航不是依靠地球磁场,因此地球磁暴不会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排除A。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的降水异常,对航天发射影响有限,排除B。由于地球磁场和上空大气的影响,太阳风暴不能到达大气下层,更不能干扰发射场风速,排除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6.
海上发射平台可以移动,因此海上发射更加灵活,海上运输便利,可以移到低纬度发射,节省能源,可以降低成本,①符合题意。海上不易建设配套设施,发射平台补给不如陆地便利,②不符合题意。海上发射平台要求适应复杂变化的海况,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高,③不符合题意。因在海上发射,火箭残骸直接掉落海上,火箭弹道沿线比陆地更加安全,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7.B
8.B
【解析】
7.该题立足地理图表,考查地球内部圈层。据材料,横坐标为深度,纵坐标为速度,可知甲为纵波,乙为横波。
根据材料,横波由①到②过程中消失,说明②为液态,是地球外核,①为固态,包含地壳和地幔,A错;
无论横波还是纵波,在①层中的波速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快,B对;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
乙波可以通过地幔,无法通过地球外核,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8.根据题意,经过X处,横波消失,说明②层为地球外核,X处为古登堡界面,正确答案为B。
【点睛】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9.A
10.D
【分析】
9.
据图可知,a为对流层,大气质量约80%都在对流层,A正确;纬度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高度越高,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低,B错误;b为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臭氧吸收紫外线放热而增温,C错误;对流层的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不是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A。
10.
“太空快递”由对流层上升到高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升高引力减小,大气越来越稀薄,氧气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缺氧;在对流层会出现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在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会出现晴空万里的现象;在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彩虹只会出现在对流层中,300千米的高空不会有彩虹出现。综上分析,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1.D
12.B
13.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史。
11.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在古生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故选D。
1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故选B。
13.煤是地质史上的植物遗体经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石炭~二叠纪既然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那就可以推知当时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选C。
14.B
15.D
【分析】
14.
甲处岩层断裂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
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D说法错误。A、B、C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D。
16.B
17.C
【分析】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
16.甲是泰山,由于地层断裂抬升形成,A错;乙是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B对;丙是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C错;丁是壶口瀑布,壶口处河道狭窄,黄河流速快,壶口受到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而成,D错。故选B。
17.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因为地层断裂抬升形成,此地貌为地垒。故选C。
18.B
19.D
【解析】
18.从图中看,①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是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③是冰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④是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故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②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从图中看,①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是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③是冰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④是沙丘,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故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④,即D正确。
故选D
20.B
21.C
【分析】
考查地貌景观分布位置,形成原因,主要地质作用类型。
20.图示砾石景观属于颗粒较大的沉积物景观,常见于流速较快的大河中游凸岸,凸岸是沉积岸,可能有砾石沉积形成,B对。河源一般位于高山区,以风化、侵蚀作用为主,A错。下游泥滩沉积物颗粒细小,砾石沉积很少,A错误;凹岸是侵蚀岸,没有沉积物堆积,C错。入海口多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景观,泥沙沉积物颗粒较细,砾石沉积很少,D错。故选B。
21.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砾石滩成因是外力沉积作用在河流凸岸形成。冲积扇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成因相似,C正确;风蚀蘑菇是外力作用风力侵蚀形成,A错误;移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B错;花岗岩风化球是外力风化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C。
22.D
23.A
【分析】
22.
结合材料分析,河流阶地是指由于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阶地位置越高,则形成越早;读图可知,图中④位置最高,应是最早形成的,故选D。
23.
.跟据材料和上题分析,“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稳定期水流平缓,沉积物堆积于河床,因此,当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的过程,地壳也相对稳定,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需要充分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阶地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24.B
25.B
【解析】
24.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为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与暗河,地表坍塌,形成洼地,B正确;该地石灰岩地貌广布,岩浆喷发应形成岩浆岩,A错误;断层处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C错误。冰川侵蚀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贵州省无冰川地貌,D错误。故选B。
25.
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主要用于天文观测,选址大窝凼洼地的主要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多天坑、溶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便于安置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量小;人烟稀少, 城镇少,人为干扰少,②③正确。大窝凼所在的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当地多云雨天气,光照条件差;吸引高科技人才与“中国天眼”选址无关,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以我国天文观测的宏伟工程射电望远镜FAST的景观图为例,考查了工程选址的区位条件,区域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侧重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
26.C
27.D
【分析】
26.
根据大气 热力作用原理,①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A错误;②表示被大气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正确;④指向地面,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表示大气的逆辐射,D错误。故选C。
27.
夏季气温高,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正确;黑色尼龙网为镂空结构,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也不能阻止地面辐射或增强地面辐射,A、B、C错误。故选D。
28.A
29.C
【分析】
28.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正确;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不会产生影响,B、C错误;地膜能够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A。
29.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使苹果着色更加均匀,提高苹果品质,C正确;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误;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误;覆盖地膜减少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C。
【点睛】
农业中地膜的一般作用:①保温(针对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低,以春播为主的地区);②保湿(针对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地区);③保土(针对我国降水较少,风力作用较强的地区)。
30.B
31.B
32.D
【解析】
30.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增温,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B对。
31.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B对。
32.增加“烟气”就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D对。
33.A
34.B
【分析】
考查热力环流原理。
33.根据热力环流的)良哩,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环流。图A符合,A对。图D、图C没有形成环流,图B是逆时针方向环流,B、C、D错。所以选A。
34.该实验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主要模拟的是热力环流, B对。A错误。C选项晚上刮的是山风,有山顶吹向山谷,D选项是由郊区吹向市区,成逆时针。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
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温低、气压高,热的地方气温高,气压低,空气由高压欧向低压。热力环流是循环运动,形成环流。
35.C
36.B
【解析】
35.夜间,坡地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到谷地堆积抬升,因此图中气流呈顺时针方向,②正确。山谷处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诗人住在山谷,③正确。故选C。
36.巴山夜雨的形成主要是昼夜间坡地和谷地冷热不均造成的,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城市地区温度高于郊区,造成市区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形成“雨岛效应”,和巴山夜雨的成因相同,B正确。故选B。
37.A
38.B
【分析】
37.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风速但会影响风向,A正确。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摩擦力影响风力的方向和风速,所以BCD不符,故选A。
38.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判断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的d是水平气压梯度力,A错误。图示cb方向相反,为风向和摩擦力,a与两力垂直,则a代表地转偏向力,B正确。
39.A
40.A
【分析】
39.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从图中可知,四地中甲地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故选A。
40.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丁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南半球),因此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左偏,为西北风。故A正确,B、C、D错误。
41.向斜 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容易被侵蚀 ③ ③ 背斜的天然拱形 V 流水侵蚀 D 海浪的侵蚀 风力沉积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基础知识,较容易。
【详解】
(1)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其中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从形态看,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地、盆地、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五种基本类型,①处较周围高,为山地。向斜成山的主要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容易被侵蚀,而两侧的背斜构造,岩层在张力作用下崩解、破碎,被外力侵蚀,最终成山谷。
(2)背斜为储油构造,从岩层形态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背斜岩层上拱,天然拱形利于开凿隧道。
(3)图中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下切侵蚀显著,形成“V”型峡谷。
(4)乙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水流速度变慢,再加上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右图中A为风蚀蘑菇,B为海蚀崖,C为角峰,D为河口三角洲,E为沙丘。
(5)右图中B地貌为海蚀崖,因海水侵蚀而成。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42.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 E H 二氧化碳 水汽 新疆地处内陆,而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新疆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白天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新疆昼夜温差大。
【分析】
本题通过“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根据箭头指向,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E代表的是地面辐射,H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
(2)多云的白天,云层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而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对应的是E;地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对应的是H。
(4)新疆昼夜温差大应该从大陆性和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大陆性强,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获得的能量多,地面辐射强,导致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新疆昼夜温差大。
【点睛】
43.(1)④, ⑤
(2)乙;乙
(3)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4)白天, 海风
(5)有利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城市温度的降低。
【分析】
本题以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读等压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图中①至点⑤,气压相等的是①③,因为①③位于等压面上,④的海拔低于①③所在等压面的海拔,⑤的海拔高于①③所在等压面的海拔,依据“海拔高,气压低”的原理,④的气压大于①③,⑤的气压小于①③。故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
(2)由上题可知,高空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对应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因此甲、乙两地受热的是乙,乙地受热膨胀上升,易形成降水。
(3)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4)若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说明此时海洋气压较高,气温较低,为白天;白天甲、乙两地间空气由气压较高的海面吹向陆地,故为海风。
(5)城市热力环流是由于城市区域热,郊区区域冷而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在城市热力环流的作用下,城市空气上升,郊区近地面风吹向城市,带来了郊区的清新、凉爽的空气,有利于城市的空气清新,城市温度的降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