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强化训练(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87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强化训练(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87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强化训练(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87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强化训练(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下列发生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2.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3.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水质量都不变4.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关于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在冷冻室液化放热B.冰箱内结霜是一种凝华现象C.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冰棍时,上方会出现“白气”5.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锅盖一直打开)。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C. D.6.对下列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7.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物质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沸点/℃﹣88.6﹣42.2﹣0.536.1﹣102.4﹣47.7﹣6.530.1 A.乙烷、乙烯 B.戊烷、戊烯 C.丁烷、丁烯 D.丙烷、丙烯8.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 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D.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B.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 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10.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液化生成的小水珠11.物质M原来没有流动性,在发生某种物态变化后具有流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物态变化一定是熔化B.这种物态变化一定是升化C.物质M发生该物态变化一定需要放热D.物质M发生该物态变化一定需要吸热12.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1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沸点/℃-33.578100150A.煤油 B.酒精 C.水 D.液态氨13.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A.汽化,内侧 B.液化,内侧 C.汽化,外侧 D.液化,外侧14.关于超市里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产区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减缓了地面上水的蒸发B.保鲜膜包裹的蔬菜,减缓了水分的汽化C.碎冰撒在冻鱼上,是利用冰液化时降温来保鲜D.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升华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 二、填空题15.瓦罐汤是我们南昌特色美食之一,由于滚烫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尽管刚出炉的汤汁温度很高,但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当用汤勺拨开上面的油膜后,能看到热腾腾的白气,这是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诗句中,“冰”是水 ___形成的:“露”是由水蒸气 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7.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 是采取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的;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18.小皓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19.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完成下列对图象的分析:该物质________是晶体,T2________是物质的熔点(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0~t1时间内物的分子热运动速度______,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20.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参考答案1.A2.D3.B4.B5.C6.C7.B8.B9.A10.D11.D12.A13.B14.B15.汽化 液化 16.凝固 液化 17.压缩体积 升高 降低温度 18.升华 熔化 凝华 19.不一定 不一定 增大 增大 温度不变,但持续吸收热量 20.升华 熔化 凝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